新聞一束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太炎全集》日前在北京師范大學首發(fā)。20冊的《章太炎全集》出版歷時近40年,被譽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一個里程碑。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范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著述甚豐,被魯迅譽為“有學問的革命家”“革命元勛,國學泰斗”。作為一代國學大師,章太炎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集大成者。上海人民出版社自上世紀70年代末即組織章門弟子及相關領域的專家整理《章太炎全集》。經過近40年的接力奮斗,2017年,收錄最全、整理最精的《章太炎全集》(全17種20冊)全部出齊,包含章太炎一生的著作、翻譯、演講、書信、談話、年譜等共計680余萬字,也是研究章太炎、中國近代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資源。整理出版《章太炎全集》的最早動議,出自于章太炎弟子王仲犖先生,他前后奔走、聯絡整理者,煞費苦心。而當時章太炎的弟子雖然大多年老,但在世的還有不少,因此,全集最初由章門弟子及再傳弟子倡議、合作整理。此后,《章太炎全集》還于上世紀80年代初列入《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1982-1990)》之中。但隨著王仲犖先生于1986年突然辭世,全集的出版工作不得不停頓下來,直到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才將重新整理出版《章太炎全集》提上議程。
第十一屆《上海文學》獎于日前揭曉,獲獎的優(yōu)秀作品從近三年間在《上海文學》刊登的作品中遴選而出,獲獎作者中有著名作家,也有文壇新秀。本屆獲獎作家共計30人,中篇小說有張抗抗《把燈光調亮》、孫颙《哲學的瞌睡》、小白《封鎖》、李月峰《離你有多遠》、常小琥《收山》等;短篇小說有白先勇《Silent Night》、蔡駿《北京一夜》、何立偉《昔有少年》、文珍《夜車》、王甜《霧天的行軍》等;專欄有梁鴻《云下吳鎮(zhèn)》、陳文芬和馬悅然《斯德哥爾摩筆記》、羅達成《煮字風云》等;非虛構有彭小蓮《記憶的顏色》;散文有陳佐洱《貓親咪咪》、金波《我的冬蟈蟈》、朱大建《我的父母我的家》、湯朔梅《相呼之情》、天諦《血地》等;詩歌有楊煉、何向陽、楊志學、李娟和冬青和等人的作品;理論和評論文章有岳雯、戴舫、何平和丁璐、程光煒等人的作品?!渡虾N膶W》獎創(chuàng)立于20世紀80年代,旨在鼓勵優(yōu)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和文學評論的創(chuàng)作,在文學界和讀者心目中頗有影響。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主辦的第二屆青銅葵花小說獎頒獎儀式日前在京舉辦。洪永爭《搖啊搖,疍家船》獲最高獎項“青銅獎”,西雨客《你的腳下,我的腳下》獲金葵花獎,陳帥《莫里》、吳新星《蘇三不要哭》獲銀葵花獎,馬三棗《溪山雪》、王璐琪《刀馬人》、于瀟湉《鯨魚是樓下的?!帆@銅葵花獎,朱歡《沐恩奇遇記》、鹿鳴《草原之鷹》獲潛力獎。“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是由作家曹文軒發(fā)起,以其代表作《青銅葵花》命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曹文軒兒童文學藝術中心主辦的獎項。該獎項的設立意在繁榮中國兒童小說創(chuàng)作,發(fā)現和培養(yǎng)更多的兒童文學作者,支持和鼓勵純文學優(yōu)秀中長篇兒童小說的出版。
由山東文藝出版社主辦的“通向經典化之路——‘身份共同體·70后作家大系’出版發(fā)布會暨研討會”日前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吉狄馬加、山東文藝出版社社長李寧出席并致辭。白燁、李少君、陳曉明、賀紹俊、陳福民、張檸、何言宏、韓春燕等批評家與“70后”作家、批評家魏微、喬葉、朱文穎、付秀瑩、李遇春、李云雷、張莉、饒翔、王世強等,圍繞文學寫作的共性與特性、“70后”作家的整體特點及其對文學現場的影響等展開對話交流。吉狄馬加認為,“70后”作家是承前啟后的一代,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既能了解到“50后”、“60后”一代人的人生經歷,也對之后的全球化、新媒體時代有切身感受。同時,“70后”作家有著相對完整的教育背景和比較全面的文學視野、閱讀修養(yǎng),很多作家、詩人、批評家一開始寫作的起點就已很高。把具有代表性的“70后”小說家、詩人、批評家的作品作為一個整體推出來,無論是對讀者、研究者還是對“70后”作家本身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文本意義和文化意義。作為國內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70后”作家叢書,“身份共同體·70后作家大系”由孟繁華、張清華主編,經過三年多策劃與編纂,目前共推出42卷,包括小說集20卷、詩集10卷、批評文集12卷。該書系既是對目前活躍在文壇上的“70后”作家創(chuàng)作成績的系統(tǒng)梳理,也是一次整體的階段性總結,全面展示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風貌與文學實績。整體來看,“70后”作家從前輩作家的經驗型寫作轉向知識型寫作,他們的文字“精致、優(yōu)雅、軟綿綿”,在內容題材和寫作手法上有別于前輩作家,呈現出廣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