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好
“黨建帶關建”的帶頭人
——記黨的十九大代表、安徽太平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關工委主任葉太應
黃萬好
葉太應(左三)與關工委其他成員對青年職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安徽省無為縣傳來喜訊,葉太應榮膺十九大代表。葉太應是無為縣安徽太平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還是這個企業(yè)的關工委主任。消息傳來,單位干部職工紛紛向他祝賀,分享這個喜悅;特別是單位的五老,感到這也是他們的榮耀。大家都從心底佩服老葉,作為一個民營企業(yè)的黨委副書記兼關工委主任,黨建關工一肩挑,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業(yè)績,受到人們交口稱贊,說他不愧為企業(yè)“黨建帶關建”的帶頭人。
一
葉太應1952年3月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 1969年參軍入伍,在部隊表現(xiàn)突出,當年榮立個人三等功,第二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5年4月,他轉業(yè)到地方,長期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部門任職,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2012年3月,他從縣糧食局黨委書記崗位退休,組織看重他多年的黨建工作經驗,安排他到太平洋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任黨建工作指導員。他服從組織決定,第二天便走馬上任,一周內完成了公司黨委的各項籌建工作,并擔負起專職黨委副書記的職責。
老葉在非公黨建上起步高標準,勇于探索、善于創(chuàng)新,公司的黨建工作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短短4年間,黨員由原有的30名發(fā)展到61名,設立了3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黨員亮身份”“黨員責任區(qū)”“黨員示范崗”等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特別是他在實踐中總結的“秉持一條心、厘清一條路、把握一個‘度’”的非公黨建工作法,受到一致好評。公司黨委先后被授予省級“優(yōu)秀‘雙強六好’非公企業(yè)黨組織”“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老葉于2016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受到中組部的表彰。
二
老葉從事關工委工作,也是在2012年。這年年底,公司成立關工委,由老葉兼任關工委主任,將黨建、關工兩副擔子同時擔在了肩上。民營企業(yè)黨建工作難做,關工委工作更難做,但這一切都沒有難住老葉。他懷著對關工委工作的滿腔熱忱,努力探索民營企業(yè)“黨建帶關建”的新路子。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老葉養(yǎng)成了勤于學習的習慣。上任伊始,他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學習各級黨委、關工委有關文件、會議材料,領會精神實質,提高認知能力。開展好關工委工作,建立健全組織是關鍵。他多方動員、精心謀劃,配備了2名熱愛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為公司關工委副主任,健全了公司關工委領導班子;以車間為單位,組建起5個關工小組,每個小組確定了關工小組長,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工作體系,為全面開展關工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
當時,公司共有688名職工,其中青年職工378名,占比55%,這些青年職工都是關工委的關愛對象,老葉由此更加掂出關工委工作的分量。他借鑒在職時黨建工作積累的好經驗、好方法,會同工會、共青團組織,形成工作合力。
在工作中,老葉善于“彈鋼琴”,并不因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而忽視了關工委工作。他認為,這兩項工作密切相關,處理好了可以互為促進。他要求自己對關工委工作要做到“兩不”,不當名義主任、不當甩手主任。縣關工委召開會議,他再忙也要趕去參加。在較短的時間內,他對關工委工作做到了入耳、入腦、入門。談起關工委工作,他如數家珍;干起關工委工作,他得心應手。
“關愛青年職工,要把思想關愛放在首位?!被谶@一認識,他組織青年職工參觀新四軍七師司令部舊址、渡江戰(zhàn)役紀念塔等紅色教育基地,組織五老給青年職工講企業(yè)發(fā)展史,在青年職工中深入開展“學先烈、學先輩、學先進”活動,培育他們的紅色基因,促使他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老葉通過開座談會、個別談心、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在隨時隨地做好思想引導的同時,對一些共性問題,他梳理歸類向黨委和董事會主要領導匯報,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2015年3月,19名青年員工由于對班組長的粗暴管理方式不滿,聯(lián)名上書公司領導,由此受到不公正處理,導致干群矛盾。老葉得悉這個情況,與兩位關工委副主任分頭下車間走訪調查,了解實情,然后向黨委和董事會主要領導匯報,并拿出了解決方案,使問題得到妥善處理。一段時間,公司離職人員較多,老葉“嗅”到這個“異常”信息,及時深入下去了解原因,原來是公司薪酬政策設計與員工對薪酬的心理預期差距較大,由于涉及面廣,個中情況復雜,弄不好會事與愿違。為此,他向董事會反映了解到的情況,建議修正并延遲實施已出臺的薪酬政策規(guī)定,還發(fā)動五老做青年職工的思想工作,從而穩(wěn)定了員工隊伍。在青年職工開展的技術培訓、崗位練兵、知識競賽活動中,他充分發(fā)揮有技術專長的五老的作用,搞好“傳幫帶”,有效提高了青年職工的技術素養(yǎng)和生產技能。他還把關愛工作做深做細,做到每個青年職工的心坎上。2012年12月,公司青年員工徐遠勝不幸身患尿毒癥,換腎需30萬元費用,這對于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來說,可謂天文數字。老葉得知這一情況,當即建議公司董事會從愛心基金中資助3萬元,同時向公司黨員、職工發(fā)出“愛心捐款倡議書”,他自己帶頭捐款,很快收到愛心捐款42931元,助力小徐戰(zhàn)勝病魔渡過難關。
作為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30多年黨務工作經歷的老黨員,老葉將關心下一代工作有機融入于黨建工作之中,把企業(yè)的黨建、關工工作做得風生水起,凝聚了人心,促進了青年職工成長成才,有力配合了企業(yè)的生產經營工作,“黨建帶關建”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公司關工委被評為蕪湖市五好基層關工委,他被授予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