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君甫
周末在家陪女兒用無紡布做手工花,女兒專心地用膠棒做造型,我在一邊微笑著幫忙。有朋友來訪,看我一眼說:“她自己玩她的,你該干嗎干嗎去唄,你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嗎?”
朋友在意每一段時間是否“發(fā)揮最大作用”,而我不是,有些時光我寧愿就這樣“浪費”。
其實以前我也曾經(jīng)心急火燎過,女兒在身邊玩,我要么用手機看新聞,要么拿本書看小說,女兒問啥我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漸漸地女兒不想讓我陪她了。小小的人兒會撅著嘴說:“你連看都不看我一眼,我才不要你陪呢!”
直到后來看到那幅在網(wǎng)絡(luò)上風(fēng)行的漫畫:“我的粑粑麻麻(爸爸媽媽)被手機怪獸抓走了”,心里的震撼讓我開始反省:我并沒有做到真正的親子陪伴,我只是在忙自己的事兒,親子陪伴的質(zhì)量低、效果差,完全背離了初衷。
從那以后,我學(xué)會了真正陪孩子,她在身邊時,我專心致志、心無旁騖。記得第一次專心陪女兒用兒童廚具做飯時,女兒一邊開心地玩,一邊小心翼翼地問:“媽媽,你今天不忙了?”我很肯定地告訴她:“對,以后媽媽陪你的時候就專心陪,再也不干別的事兒了?!币恢庇浀门畠盒∧樕蠞M足的笑容和幸福的表情。
孩子能和家人親密的時間是那么短,等她漸漸長大,就再也找不回童年的那份親密了,我寧愿“浪費”這段時光,來換取女兒無憂無慮的童年,來換取自己不至于后悔的將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