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精彩片段一
茶峒小鎮(zhèn)的生活
風日清和的天氣,無人過渡,鎮(zhèn)日長閑,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巖石上曬太陽?;虬岩欢文绢^從高處向水中拋去,嗾使身邊黃狗自巖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虼浯渑c黃狗皆張著耳朵,聽祖父說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戰(zhàn)爭故事?;蜃娓竿浯鋬扇?,各把小竹做成的豎笛,逗在嘴邊吹著迎親送女的曲子。過渡人來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獨自跟到船邊去,橫溪渡人,在巖上的一個,見船開動時,于是銳聲喊著:“爺爺,爺爺,你聽我吹,你唱!”
爺爺?shù)较醒氡愫芸鞓返爻饋?,啞啞的聲音同竹管聲振蕩在寂靜空氣里,溪中仿佛也熱鬧了一些。
有時過渡的是從川東過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轎,翠翠必爭著當渡船夫,站在船頭,懶懶地攀引纜索,讓船緩緩地過去。牛羊花轎上岸后,翠翠必跟著走,送隊伍上山,站到小山頭,目送這些東西走去很遠了,方回轉(zhuǎn)船上,把船牽靠近家的岸邊。且獨自低低地學小羊叫著,學母牛叫著,或采一把野花縛在頭上,獨自裝扮新娘子。
茶峒山城只隔渡頭一里路,買油買鹽時,逢年過節(jié)祖父得喝一杯酒時,祖父不上城,黃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備辦東西。到了賣雜貨的鋪子里,有大把的粉條,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紅蠟燭,莫不給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邊,總把這些東西說個半天。那里河邊還有許多上行船,比起渡船來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記。
(節(jié)選自沈從文《邊城》第一章。題目為編者加)
讀書筆記
這幾段描寫翠翠和祖父閑適淡然的日常生活,表現(xiàn)祖孫相依為命的親情。
沈從文先生在刻畫人物形象上,筆法極為細膩。如第三段中描寫翠翠看到喜歡的牛羊與新娘子,搶著拉船,并“懶懶地攀引纜索”,刻意將船速放慢,讓這些新奇的東西能在船上多待一會兒,讓自己好好看個夠,表現(xiàn)出翠翠的能干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
另外,作者還以景來襯托人物形象。邊城山青水清,養(yǎng)育了翠翠的清純天真;溪水、黃狗、渡船、牛羊、迎親曲子等相互調(diào)和,渲染出濃郁的湘西風情,映襯出翠翠的乖巧活潑。
端午日
端午日,當?shù)貗D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11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門口與各個碼頭上看。河中龍船以長潭某處為起點,稅關前為終點,進行比賽。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shù)赜猩矸莸娜耍辉诙愱P前看熱鬧。劃船的事各人在數(shù)天以前就早有了準備,分組分幫,各自選出了若干身體結實、手腳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練習進退。船只的形式,與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著朱紅顏色的長線,平常時節(jié)多擱在河邊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時,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個到18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jié)拍,把船向前劃去。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嘭嘭當當把鑼鼓很單純地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diào)理下槳節(jié)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紅玉擂鼓戰(zhàn)金山的種種情形。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前領賞,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好事的軍人,當每次某一只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500響鞭炮。
(節(jié)選自沈從文《邊城》第一章。題目為編者加)
讀書筆記
這段文字,描述了全茶峒人在端午日這天,爭相到長潭觀看賽龍舟的歡樂場景。作者主要寫了河邊看劃船、河上賽龍船和勝利者領賞三個場面。這三個場面又是按照賽龍舟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順序來記敘的,顯得脈絡清楚,條理分明。比如對河上賽船的場面描寫,作者在描寫時準確把握住了幾個特點:寫人員的多而復雜,突出場面的熱鬧;寫賽手的活動,突出場面的緊張;寫兩岸人的呼喊,突出場面的歡快;寫鑼鼓、鞭炮的震響,突出場面的緊張、熱鬧……文字富有感染力,給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之感。
◇精彩片段三
翠翠與儺送
(翠翠在焦急地等待爺爺同她一起回家時),翠翠誤會邀她進屋里去那個人的好意,正記著水手說的婦人丑事,她以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樓上去,本來從不罵人,這時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聽人要她上去,以為欺侮了她,就輕輕地說:“你個悖時砍腦殼的!”
話雖輕輕的,那男的卻聽得出,且從聲音上聽得出翠翠的年紀,便帶笑說:“怎么,你罵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待在這兒,回頭水里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關你的事?!?/p>
那黃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來。那男子把手中白鴨舉起,嚇了黃狗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黃狗因為自己被欺侮還想追過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給黃狗“那輕薄男子還不值得叫”,但男子聽去的卻是另外一種好意,男的以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著,不見了。
……
翠翠說:“二老他怎么知道我在河邊?”
那人便笑著說:“他從河里捉鴨子回來,在碼頭上見你,他說好意請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爺爺,你還罵過他!”
翠翠帶了點兒驚訝輕輕地問:“二老是誰?”
那人也帶了點兒驚訝說:“二老你都不知道?就是我們河街上的儺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我送你回去!”儺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個生疏的名字!
(節(jié)選自沈從文《邊城》第二章。題目為編者加)
讀書筆記
這幾段敘寫翠翠和二老儺送初次相遇的情景。相逢不識,翠翠只當二老是一般輕薄男子;過后才知此人就是眾人口中神一樣的儺送。
文中的語言富有地方特色,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翠翠和儺送的你一言我一語的問答、斗嘴,鮮明地表現(xiàn)出翠翠正直、外柔內(nèi)剛的個性特征,表現(xiàn)出儺送的機靈、善良、大度。
“你個悖時砍腦殼的!”是翠翠誤會儺送的話,以為欺侮了自己,所以嗔怪惱怒而罵人?!盎仡^水里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是儺送因翠翠罵人而嚇唬她。好心不得好報,不僅不發(fā)火,反而陪上一臉笑,表現(xiàn)出儺送的寬容大度。
翠翠說“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意思是這個輕薄男子不值得你叫,但是儺送卻聽出是要狗不要向著好人亂叫。簡短的語言表現(xiàn)出了邊城人民美好、純樸的心靈世界。
儺送一番好意卻挨了翠翠的罵,但還是托人專程送翠翠回家,突出邊城熱情、淳樸、友善的民風,也為下文翠翠對儺送產(chǎn)生愛意做了鋪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