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芳
前言
紫花槐是刺槐的變種,是富貴樹的別稱,原產(chǎn)于我國,由于適應(yīng)性很強,在我國很多地區(qū)均有分布,在黃土高原及華北平原最為常見,同時在越南、日本等地也有分布,歐洲以及美洲國家也從我國引種。紫花槐枝葉繁茂,花穗碩大,花期很長,而且花色艷麗,是園林造景、庭院設(shè)計中倍受歡迎的樹種。慶城縣隸屬于甘肅省慶陽市轄區(qū)范圍內(nèi),近年來對園林綠化的重視程度較高,在選擇樹種時大量栽種紫花槐,紫花槐十分適宜在慶城縣內(nèi)生長。在紫花槐栽培過程中,主要采用嫁接方式進行繁育和培植,由于紫花槐的適應(yīng)能力很強,在栽培過程中很容易存活。本文對紫花槐的特性以及嫁接繁育技術(shù)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為紫花槐培育提供理論依據(jù)。
1 紫花槐基本特性
紫花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園林觀賞樹種,其主要用途是美化環(huán)境,用于觀賞,同時能夠凈化空氣。紫花槐的樹冠優(yōu)美,花芳香,其托葉形狀多變,有時呈卵形,有時呈線形或鉆狀,開花時景色十分壯觀。另外,紫花槐還有其他的使用價值,例如紫花槐的花和莢果可以入藥,有清涼、止血降壓等功效,其葉和根皮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瘡毒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紫花槐木材可供建筑使用,是十分優(yōu)質(zhì)的木材。
紫花槐的生長習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紫花槐適宜在春季埋根或嫁接,嫁接之后的當年可以生長2.5-3m高,而且可見花,第二年生長3-5m,同時形成1-1.5m樹冠,大量開花。第二,紫花槐的開花時間較長,可以多季開花,而且主要開紅花,紫花槐的花期每年有兩季,延長了花期的同時,花朵十分艷麗,花朵較大,提高了觀賞性能。第三,花期時間好。紫花槐每年的開花時間約為5月和7-8月。第四,抗性強,適應(yīng)地域廣,紫花槐的抗逆性很強,對各種天氣都能適應(yīng),因此在南北地區(qū)都適宜種植,是很多地區(qū)園林造景的主要樹種。第五,栽培成活率高。紫花槐的成活率很高,可以通過移栽或者嫁接的方式進行繁育,在春季進行移栽的時候不需要帶土或藥劑處理,成活率即可達到95%以上。紫花槐喜高溫、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適宜栽種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同時富含有機質(zhì)的沙質(zhì)土和壤土中。
2 紫花槐嫁接技術(shù)
嫁接是紫花槐繁育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嫁接成活率高,嫁接繁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2.1 接穗采集與保藏
對嫁接接穗進行采集,一般選擇在嫁接繁育前一年的冬季,從生長健壯的紫花槐母樹外圍開始采集。采穗時盡量選擇直徑范圍在0.5-1.5cm之間的枝條,而且要求確保枝條生長通直、圓滿,采摘之后要及時剪除根梢部葉芽不飽滿部位,防止發(fā)育不良的部位影響嫁接水平。然后將枝條截成50-60cm的小段,每15根捆扎之后用塑膜包扎,將其放于地窖中保藏。貯藏的時候還要使用細沙,細沙的濕度不能粘手,包扎之后應(yīng)該要確保枝條透氣,可以對薄膜扎孔通氣。貯藏過程中要定期對枝條進行觀察,防止由于外界環(huán)境不佳引起腐爛,確保來年隨時可以取用健康的枝條進行嫁接。
2.2 砧苗與嫁接部位選擇
嫁接砧苗的質(zhì)量也會影響嫁接成功率,應(yīng)確保砧苗生長充實、健壯、苗干通直,以刺槐苗木為宜。如果砧木是多年生的大樹,則應(yīng)該要在臨近主干部位選擇粗細相宜的枝梢作為接砧,進行頭嫁接。需要注意的是,接砧不能選取平生枝,防止嫁接之后枝梢往水平方向或者向下生長。如果無法選擇粗細合適的接砧,則可以在大樹高度適宜的位置選取樹皮光滑部位進行腹接。
2.3 嫁接技術(shù)
紫花槐嫁接時間一般為早春時節(jié),樹液流動至砧木發(fā)芽之前可以進行嫁接,嫁接的時候直接從貯藏處取出健康的枝條即可。根據(jù)接砧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嫁接方式,紫花槐主要的嫁接方法有以下兩種:
第一,切接。切接適用于接砧大小與接穗相當,或者比接穗稍微粗一點的接穗。切接方法如下:首先將接穗下端削成一個長度約為2.5cm的平滑的長斜面,然后再在斜面的背面削一個長度小于1厘米的短斜面,使得接穗的下端成扁楔形。然后對砧條進行處理,在粗細適中、光滑平直的地方將砧條剪斷,剪斷的時候要注意做到剪口平整,不要留下毛茬,然后利用切接刀將砧條帶木質(zhì)垂直下切,下切的深度要與削面相等或稍長。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可以將接穗直接插入砧木切口中,插入深度以露白0.2-0.3cm為宜,使得接穗與砧木之間可以完美銜接。嫁接完成之后要將砧木切開的皮層貼在接穗外面達到保護目的,同時要在留2-4個葉芽的位置剪斷接穗,將嫁接的位置用塑料薄膜包扎起來。
第二,腹接。腹接適用于枝干比較粗大,而且不適合進行切接的砧樹,腹接過程中,對接穗進行切削的時候方法與切接比較相似,但是不需要將砧木剪斷,只要在待嫁接的部位向下斜切一個大約為30°的切口即可,切口大小應(yīng)該與接穗削面的大小相適應(yīng)。然后直接將接穗插入砧木,并且用塑料薄膜將砧木與接穗包扎綁緊,促進砧木與接穗之間實現(xiàn)融合。
2.4 接后管理
嫁接結(jié)束之后必須要對嫁接樹木進行精細化管理,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促進紫花槐快速生長。嫁接后應(yīng)該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等到新梢生長到大約15cm的時候可以解除綁扎在嫁接部位的塑料薄膜,防止塑膜陷入皮層而影響枝干的正常生長。在解綁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觸碰接穗,以防接穗脫落。對于腹接的砧條,應(yīng)該要對接口上位的砧木進行剪除。如果嫁接的地區(qū)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風天氣,還應(yīng)該要注意日常管理,綁扶支桿,防止大風引起接穗劈裂。
3 結(jié)語
紫花槐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樹種,適應(yīng)能力強,抗逆性和抗病性強,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廣泛栽種。紫花槐栽培管理過程中,通常采用嫁接方法進行繁育,嫁接過程中要加強對嫁接技術(shù)的管理,提高紫花槐的成活率。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林業(yè)技術(shù)工作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