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迎輝,曹振芳,蘇 浩,呂志強,李丹丹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 邯鄲 056027)
運用QC 方法降低催化元件零點漂移量
滑迎輝,曹振芳,蘇 浩,呂志強,李丹丹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 邯鄲 056027)
介紹了如何運用QC方法降低催化元件零點漂移量的問題,通過現(xiàn)場調查,制作了因果分析圖和要因確認表,從中得出了催化元件漂移量高的要因,并針對要因采取針對性措施,對策實施后使零點漂移量有了顯著的降低。將改進的有效措施寫入工藝規(guī)程,檢查其目標完成情況。
催化元件;傳感器;零點漂移;甲烷
催化元件是用于檢測可燃氣體的傳感器。由兩個元件配對組成,一個元件為檢測元件,另一個元件為補償元件,從而達到測量可燃氣體濃度的目的。零點的穩(wěn)定性是保證氣體濃度準確測量的關鍵,催化元件的零點漂移量越低,它的穩(wěn)定性就越好[1]。
1.1 問題的選擇
圖1 零點漂移量記錄柱狀圖Fig.1 Zero drift record
國家標準規(guī)定元件的零點漂移量要低于6.0%[2],我們現(xiàn)在生產(chǎn)的元件零點漂移量為4.0%左右,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但客戶提出要求,希望零點越穩(wěn)定越好,最好控制在3.0%之內。針對客戶提出的質量要求,立即召開專題分析會,進行元件穩(wěn)定性分析,責成相關負責人啟動了課題的攻關工作。為此我們選定降低催化元件零點漂移量為此次QC活動的課題。
1.2 現(xiàn)狀調查
現(xiàn)場對正在生產(chǎn)的可燃氣體傳感器催化元件(型號2.9V90mA)進行測量記錄,15d連續(xù)記錄元件零點,并通入濃度為2.04%的甲烷氣體測試其零點漂移量,見表1。
表1 連續(xù)記錄15d的催化元件零點Tab.1 Catalytic element zero for 15 consecutive days
通過對正在生產(chǎn)的催化元件抽樣測試的數(shù)據(jù)看,零點漂移量在4.0%左右,高于客戶要求的3.0%以內,不能滿足客戶要求。為了更好的把握現(xiàn)狀,我們把催化元件生產(chǎn)工序分成以下幾個部分(圖2)。
圖2 生產(chǎn)流程圖Fig.2 Production flow chart
依據(jù)催化元件生產(chǎn)框圖,我們對元件漂移量進行了分析、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漂移量偏高主要集中在這5個生產(chǎn)步驟上。
表2 主要原因排列表Tab.2 Table of main reasons
圖3 元件漂移量高主次問題排列圖Fig.3 High order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mponents drift
小組根據(jù)生產(chǎn)工序,找到造成漂移量高的主要癥結,從排列圖(圖3)中可以看出負載Al2O3是主要原因。如果把該問題解決,則元件漂移量可降低到2.5%以下。
由于催化元件測量的準確性是基于元件的零點漂移量,基于客戶的要求和上述現(xiàn)狀調查,小組成員經(jīng)認真討論后,一致同意將本次活動的目標確定為:催化元件零點漂移量降至2.5%。
針對負載Al2O3的問題,QC小組運用頭腦風暴法對該問題從人、機、料、法、環(huán)5個方面的諸多因素進行分析總結,繪制因果分析圖,見圖4。
圖4 因果分析圖Fig.4 Causal analysis diagram
小組成員根據(jù)因果分析圖,采取現(xiàn)場調查、試驗驗證和分析測試等方法,對負載Al2O3的問題末端因素進行逐個的分析和要因確認,并制定了要因確認表(見表 3)。
表3 要因確認表Tab.3 Confirmation form
通過要因確認,找到兩條主要因素,即Al2O3載體粒度大、煅燒次數(shù)少。
針對影響Al2O3負載的要因,QC小組成員制定對策實施表(見表4)。
表4 對策表Tab.4 Countermeasure table
6.1 調整Al2O3粉體粒度
現(xiàn)在元件生產(chǎn)用Al2O3粒度為200目,現(xiàn)選取300目和400目的進行試驗,加入粘合劑后混合5h后使用其加工為成品,觀察元件零點漂移量的變化,并進行了效果驗證:
表5 Al2O3粒度對零點漂移量的影響(%)Tab.5 Effect of alumina particle size on zero drif
試驗發(fā)現(xiàn)Al2O3粒徑越小零點漂移量越小,300目的時候能夠降到2.5%以下,在保證較高靈敏度的前提下減小Al2O3粒徑,所以我們選定Al2O3粒度為300目。
6.1 調整Al2O3粉體粒度
目前,元件生產(chǎn)煅燒次數(shù)為3次,將煅燒次數(shù)增加為4次、5次,觀察對元件零點漂移量的影響,并進行了零點漂移量的測量,并進行了效果驗證。
表6 煅燒次數(shù)對零點漂移量的影響(%)Tab.6 Influence of calcination times on zero drif
煅燒次數(shù)增多后,零點漂移量有了明顯的降低,降到2.5%以下,但隨著煅燒次數(shù)的增加相應成本會增加,生產(chǎn)周期會拉長,所以最終選擇為煅燒5次[3]。
7.1 目標完成情況
我們用改進后的方法生產(chǎn)了100只催化元件(型號2.9V90mA),15d連續(xù)記錄元件零點,進行零點漂移量的檢測,并通入濃度為2.04%的甲烷氣體測試零點飄移量&,記錄見表5,檢測結果全部達到目標要求,部分檢測結果見表6。
表7 元件零點漂移試驗記錄Tab.7 Component zero drift test record
由表7可以看到,對策實施改進后元件零點飄移量已降低到2%,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7.2 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降低催化元件的零點漂移量,保質保量滿足某特殊客戶要求。活動期間通過銷售新的型號元件增加效益30萬元。提高了運用QC活動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科研人員在催化元件改進方面的工藝研制和生產(chǎn)能力。體現(xiàn)了我所科研人員攻艱克難、誠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
根據(jù)本次活動的成果,將生產(chǎn)方法寫入生產(chǎn)作業(yè)指導書《催化元件生產(chǎn)加工工藝規(guī)程》,改進的有效措施寫入《催化元件改進工藝規(guī)程》,檢測數(shù)據(jù)、試驗結果,形成試驗報告并存檔,為以后型號產(chǎn)品持續(xù)改進提供經(jīng)驗和數(shù)據(jù)。
通過本次QC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小組成員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了大家的專業(yè)知識,增強了團隊意識,提高了相互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使小組成員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動力QC小組運用QC的理論方法,解決了催化元件漂移量的問題,滿足了客戶要求,在市場中營造了良好的口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把此理論和方法運用到處理其它問題中去。
[1] 李幸俊.煤礦用載體催化元件穩(wěn)定性的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1997,19(1):96-99.
[2] 朱正和,廖德林,等.甲烷載體催化元件靈敏度穩(wěn)定性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3,30(6):147-148.
[3] 曹振芳.載體催化元件穩(wěn)定性的分析研究[J].艦船防化,2006,20(3):36-38.
Method of reducing the catalytic element using qc zero drift
HUA Ying-hui,CAO Zhen-fang,SU Hao,LV Zhi-qiang,LI Dan-dan
(The 718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Handan 056027,China)
It describes how to use QC metho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catalytic element zero drift problems.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produced a map and causal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result table,figured out why the high catalytic element drift amount.Take measures to make the zero drift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for a reason.The improvement of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check the completion of the target.
catalysis element;sensor;zero drift;methane
TP212.2
A
10.16247/j.cnki.23-1171/tq.20170972
2017-03-21
滑迎輝(1985-),男,工程師,2012畢業(yè)于中國艦船研究院,應用化學專業(yè),碩士,主要從事空氣凈化相關專業(y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