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觀念遇上新世道
曾幾何時,那些老觀念被傳承下來,作為一種自我教育的經(jīng)典語錄,成為了整個社會所信奉的道德底線。然而隨著時代的迅猛發(fā)展,所謂的“老觀念”變成了時下年輕人眼中迂腐頑固的過氣產(chǎn)物。這種否定,大到人生“三觀”,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
記得朋友跟我說過,長大之后,她發(fā)現(xiàn)她媽從小灌輸給她的東西有好多是不對的,比如漂亮不能當飯吃,吵架是不理智、解決不了問題的行為。工作之后,她眼睜睜地看到,漂亮就是能當飯吃,還有,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和面對特定的人,有時候吵架勝過心平氣和一百倍,她的很多手續(xù)、證件、資格都是在正常情緒無法解決之后通過爭吵而獲取的。
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說:“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在錯綜復(fù)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見風(fēng)使舵、迎合世事是明哲保身之人的本能,老觀念最難能可貴之處是用最純真的方式提醒我們勿忘初心,但一味提倡遵守老觀念,頂多是讓我們重新回歸保守,并不能幫助我們?nèi)ダ斫鈧鹘y(tǒng)的精髓,更別提傳承老觀念的內(nèi)涵與精神。這是對彼岸的無知,也是對當下的自欺。
老觀念像是具體而細致的條條框框,對當下多元的價值觀適應(yīng)度是不足的。它只是在用生硬的細則召喚人們進行單純的價值判斷,略顯苛刻,常常受到時代浪濤的沖擊。我們必須以更加開放包容的胸懷來建立符合時代潮流的新理念新秩序。長輩的文化資本和社會經(jīng)驗可以成為新生代的參考書,但卻不是這個時代的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