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盛
審視錄
很多時候,我們生活過的許多部分都在騙我們。時日愈久,這種被欺瞞的感覺更重。
是的,在許多人看來,那真正的部分尚未開啟。我們時時都有推倒一切重來的沖動。
但這終究是可笑的荒蕪,那一切值得原宥的其實并未完全發(fā)生。有一些力量,本來不曾強(qiáng)大到可以改變世界的地步,但在有“缺陷”的自我主義者眼中,這力量無比笨重,可貴而突出。
我們的生活就這樣一天天地終結(jié)在“內(nèi)心之魔”中。
我們在自己所定義的生活中困守,獨居一處。因為沒有適時疏導(dǎo),而變成生命叢林中的異人。
我從未相信過任何權(quán)威。在我同樣有“缺陷”的自我審察中,真是吾道不孤。
我們彼此彼此,皆為同路人。
但這真是群體性孤獨的共同索求,只要我們的生活可以堅守,我們從未求告任何人。在同樣堅定的祖父母那里,我們的生存幾乎就像一個遠(yuǎn)年的洞窟。我們以自己的寒微之力,解救自己的整體,孤寂歲月中的大多數(shù)。
盡管如此,我們生活在自我設(shè)置的假象之中的事實仍在。許多年來,我們被自我的“意識”蒙蔽,無視那絕對性的更為廣闊的外在“世界”和“時間”。
許多年來,那寧靜的詩篇根本無法詮釋的許多事實俱在。
而我們始終徘徊在那臨界之點坍塌前的漫漫歲月。我們終生未遇那真正可以考驗靈魂的一刻。
在瑣碎、麻木度日和建立一個思想國之間,我們已經(jīng)逐步地傾向于前者。懷恨之心,嫉妒之心如此難以遏止。
我們?nèi)绱肆魇в谀承┆M隘的困局之中,如此率性而堅定。
很多時候,我們的隱性命運正在發(fā)生。時日愈久,那種被迫遭逢的感覺更重。但在我們自身所建立的“主動性虛無”之中,并沒有任何跡象證明這一切足以涵蓋我們的一生。
在那秘密的“虛無”之中,有戀人和親朋,宿敵與路人,一切在我們之余的都會起作用。他們以不斷身老之姿陪伴我們體味人世。
關(guān)于局限的認(rèn)知:“我們從來不能揭露與我們的認(rèn)識、趣味、行為的局限相符的種種偏見,來解放自己?!?/p>
那一切既定的并非全然作數(shù),有時,我們是在猶豫之中走上歧途,那命定之責(zé)來自我們看不到的暗處。
因為時間向前,一切可能性只是唯一,我們皆是看不清的“自己”。
是啊,那唯一性如何破解?
單一性的沉默
單一性的沉默與思索并非絕對沒有意義,但我們相信,即使是最為纖細(xì)入微的心靈都很難把握我們所處在的那一刻的所有動機(jī)。很多時候,我們寫日記的目的或許在于,及時地挽救與彌補(bǔ)記憶的不足,使舊日生活能以不變的延續(xù)性抵達(dá)我們的所知。迄今這種頗有成效的做法記載了很多偉大的“思想”,而我們明白,一切著述的來源或許都在于這種枯燥的累積。
日記確是偉大事物的先驅(qū)。
但日常生活卻鼓勵動作性和有著豐富的表演經(jīng)驗的眾生,在喧囂的合唱之中,狂風(fēng)海嘯,野馬塵埃,都被席卷而來,席卷而去。距離如此之近,我們卻看不到真正的事物表情。
當(dāng)然,在經(jīng)驗主義者看來,一切紛亂之中,都密布奇跡。
我們在平和的教育之中,自然從來不會想到另外的可能。
那沉思冥想者是我們的兄弟,親朋或者敵人。而站在世俗的角度,我們在沉默之中所固守的內(nèi)在辨識并無助于我們面對接下來的無數(shù)時刻。平靜生活的暗部仍然遍布著最為隱蔽的尖刺與荊棘。
不能不說,我們?nèi)匀簧硖幈煌崆c變形之中。
但那種單一性的沉默顯然應(yīng)該降落在更為開闊的河道之中。所有的水流都帶不走的沉積物是建筑我們今天一切思想的基石。
我經(jīng)常難以置信的是,這個小小寰宇,何曾有多少領(lǐng)地,可以藏儲自古至今的一切文明?
“喧囂的合唱”過后,那一切聲響都?xì)w于安靜了,在一切“大聲”之中,是否有致密的物質(zhì)留存?
有時我覺得完全無趣。在一切徒勞無功的生活中,我們猶如被牽線的木偶一般昏昏然度日。在一切被想象的生活中,我們只是那個身不由己者,卻迷戀于被一切外在之力操控。
身不由己,這是我們?yōu)榱双@得一種存在感的本能舉措。有時在一種強(qiáng)制之力到達(dá)之前,上蒼已經(jīng)為我們打開了一雙洞察之眼,但我們放棄了這次機(jī)會。
只有一種置身于群體中的強(qiáng)制性定位可以使我們遠(yuǎn)離孤寂?
如今,愿意選擇沉默者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
在浮動如云的人叢中,這是格外獨特和單一的種族。
有時,我覺得只有異常強(qiáng)大的心靈才可以領(lǐng)略這種真正的,率性的自由。只有真正的心靈才與上帝的聲息相通。在我們的“歷史”之中,我格外青睞那些淡定而有持守的人格平衡之人。
在我們的“歷史”之中,“我”已然無救。
如今我所有的自我追尋都已經(jīng)大大地滯后了。在我謙卑屈辱地忍耐之時,我多么需要接受一種內(nèi)在的自我教育和疏通。
我終歸仍是緘默無聲。
面對天空和星群,我覺得一切言辭都是無益的。
面對無可挽回的流逝,我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
我曾經(jīng)有過,但迄今已無絲毫偽道德感和狂熱。
虛無中誕生
相比于我母親,我減少了感受力,因此影響了思維的豐富性。當(dāng)然,在此同時,因為我多識了幾個字,因此比她多出了那么一點兒見解,但還僅僅限于在我的領(lǐng)地內(nèi)。如果我們辯論,我常常會陷入她巨大的思維怪圈,因此不免焦躁,毫無耐心。我們母子之間的談話地位其實并不平等,有時我是滔滔不絕的一方,而她在沉默,但我后來知道,她并不會接受我的看法,她一直在伺機(jī)反駁。更多的時候,是整個事件顛倒過來,她一直喋喋不休,而我在沉默,并且力求裝出在聽她講話的樣子。我希望自己的耳朵上有個過濾器,可以忘卻她講述的一切東西并不為她所知,盡管知道這很不妙,但事實確實如此。我們母子二人,活在各自不同的時空里——這樣的時間是十年還是二十年?反正已經(jīng)太久了。有時候,我很難做個徹頭徹尾的孝子,在母親面前,我也是暴躁易怒。我對于她的講述,有一種近乎本能的抵觸。就這樣,過了多少年后,我覺得她老了,像個小孩子講一些適當(dāng)不適當(dāng)?shù)脑?,需要人哄,并且不能對她的生活埋怨絲毫,當(dāng)然更多的時候,我埋怨她,完全是出于心痛——而她變得蠻橫無理,看似無比寬容,實則無比堅守。她的自我是一尊神。她變得更加矛盾,相信虛無。有時她還會不住地對我講述她的小時候,仿佛她真的已經(jīng)老得不能再老了,需要通過回憶來加強(qiáng)對于自己生命來路的某種確證。她活得孤苦,一生操勞而無人心痛。在相當(dāng)長的時間里,她是孤單單一人。我在相當(dāng)長的時間里,與她分離,并且——是的,我對過去的生活感到厭倦。我是直到最近兩三年才可以慢慢地接受母親的,觀察她蒼老的樣子,想象她獨自生活的樣子,并且不排除想象這個世界上沒有她的樣子。以前我很恐懼,從來不敢想象這個世界上沒有她的樣子,我在三十歲之前的時光都是提著一顆心度過,但類似的想象卻總在重復(fù),直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快四十歲了,這種恐懼感才慢慢減輕。我對她的厭倦和仇恨在于,她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同我談?wù)撍劳觯蚁嘈攀沁@種不安全感引領(lǐng)我的一生并使我最終走上作家之路。但我從來不能接受殘忍的事物,對于人生,我過于小心謹(jǐn)慎。我從來不能接受徹頭徹尾的孤單,我相信過于幽閉的環(huán)境會導(dǎo)致我心靈的破產(chǎn)。直到今天,我都無法想象在那些獨自吞咽生活的日子里我是如何想念母親的。在她尚未喪失對我的保護(hù)力的年月,我就提前走向了更為廣大的人間,是的,我變得沉默寡言,但內(nèi)心卻在產(chǎn)生一種發(fā)狠的力量。我必須通過自己的掙扎走出她帶給我的陰影。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這陰影如此豐厚,重如鐵石。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那種安泰閑散的日子對于我卻總?cè)缟褓n。即便如此,我仍然持續(xù)更新著自己的生命,在空蕩蕩的心靈內(nèi)部,“我”在一天天誕生,越過河海與重巒,變成我從來不曾認(rèn)識的某人。我何曾能夠記得母親談?wù)撝械摹霸谏阒啊?,我何曾能夠記得那片堅實土地上的虛無。迄今我所看到的所有結(jié)果都是在誕生之后,在茫然時辰,我們相互忍受著對方,既愛且恨;有時我們是相互看著對方,通過談?wù)摕o法回避的“生與死”,來談?wù)摫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