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紹京(659-746年),字可大,唐代興國清德鄉(xiāng)(今江西省興國縣長崗鄉(xiāng)上社)人,是江西第一個宰相。系三國時期魏國太傅、著名書法家、楷書之祖鐘繇的十七代孫,歷史上人們把姓鐘的這兩位著名書法家,鐘繇稱為“大鐘”,鐘紹京稱為“小鐘”。
鐘紹京幼時家貧,全仗才能進入長安府事職,因書法超群,被兵部尚書裴行儉保薦擢升入“鳳直閣”任職。武則天朝廷之時,宮殿之中的門榜、匾牌、楹聯(lián)等,盡是他的手跡,后來更是輔助李隆基鏟除奸佞,成為唐朝功臣。在書法上鐘紹京繼承了家學淵源,有《靈飛經(jīng)》《升仙太子碑陰》《轉(zhuǎn)輪五經(jīng)》傳世,其中小楷法帖《靈飛經(jīng)》最為著名,此帖結(jié)體秀美,筆意瀟灑,全篇一筆不茍,風姿俊逸,神采飛揚。在用筆上露鋒順入居多,流暢中求穩(wěn)健,輕而不浮,重而不滯。董其昌認為趙孟的楷書就是學習鐘紹京小楷的,可從趙孟的楷書中看到鐘紹京的楷書風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