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杰+薛獻存
摘要:施工項目質量問題的分析,是正確擬定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前提,是明確質量事故責任的依據(jù)。為此,要求對質量問題的分析力求全面、準確、客觀;對事故的性質、危害、原因、責任都不能遺漏。要有科學的論證和判斷;言之有理;論之有據(jù),方能達到統(tǒng)一認識的目的。
關鍵詞:施工;裂縫;分析
1 墻體裂縫分析
1.1 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墻體裂縫分析
房屋的全部荷載最終通過基礎傳給地基,而地基在荷載作用下,其應力是隨深度而擴散,深度大,擴散愈大,應力愈小;在同一深處,也總是中間最大,向兩端逐漸減小。也正是由于土壤這種應力的擴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層非常均勻,房屋地基應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勻的,從而使房屋地基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兩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狀曲面的沉降分布。在地質較好、較均勻,且房屋的長高比不大的情況下,房屋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差值是比較小的,一般對房屋的安全使用不會產(chǎn)生多大的 影響 。但當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質或軟塑狀態(tài)的粘性土上時,由于土的強度低、壓縮性大,房屋的絕對沉降量和相對不均勻沉降量都可能比較大。如果房屋設計的長高比較大,整體剛度差,而對地基又末進行加固處理,那么墻體就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裂縫。裂縫對稱的發(fā)生在縱墻的兩端,向沉降較大的方向傾斜,沿著門窗洞口約成45。呈正八字形,且房屋的上部裂縫小,下部裂縫大。這種裂縫,必然是地基附加應力作用使地基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而形成的。
當房屋地基土層分布不均勻,土質差別較大時,則往往在不同土層的交接處或同一土層厚薄不一處出現(xiàn)較明顯的不均勻沉降,造成墻體開裂,其裂縫上大下小,向土質較軟或土層較厚的方向傾斜。
在房屋高差較大或荷載差異較大的情況下,當未留設沉降縫時,也容易在高低和較重的交接部位產(chǎn)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裂縫。此時,裂縫位于層數(shù)低的荷載輕的部分,并向上朝著層數(shù)高的荷載重的部分傾斜。
1.2 溫度應力引起墻體裂縫分析
一般材料均有熱脹冷縮性質,房屋結構由于周圍溫度變化引起熱脹冷縮變形,稱為溫度變形。如果結構不受任何約束,在溫度變化時能自由變形,那么結構中就不會產(chǎn)生附加應力。如果結構受到約束而不能自由變形時,則將在結構中產(chǎn)生附加應力或稱溫度應力。由溫度應力引起結構的伸縮值。
由于鋼筋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a=1.08X10/C,而普通磚砌體的線膨脹系數(shù)為0.5XlO/C,在相同溫差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伸長值要比磚砌體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結構中,當溫度變化時,鋼筋混凝土屋蓋、樓蓋、圈梁等與磚墻伸縮不一,必然彼此相牽制而產(chǎn)生溫度應力,使房屋結構開裂破壞。
溫度應力引起墻體裂縫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2.1 八字形裂縫
當外界溫度上升時,外墻本身沿長度方向將有所伸長,但屋蓋部分(特別是直接暴露在大氣中的鋼筋混凝土屋蓋)的伸長值大得多。從屋蓋與墻體連接處切開來看,屋蓋伸長對墻體產(chǎn)生附加水平推力,使墻體受到屋蓋的推力而產(chǎn)生剪應力,剪應力和拉應力又引起主拉應力,當主拉應力過大時,將在墻體上產(chǎn)生八字形裂縫。由于剪應力的分布大體是中間為零,兩端最大,因此八字形裂縫多發(fā)生在墻體兩端,一般占二、三個開間,且發(fā)生在頂層墻面上。
1.2.2 水平裂縫和包角裂縫
平屋頂房屋,有時在屋面板底部附近或頂層圈梁附近,出現(xiàn)沿外墻頂部的縱向水平裂縫和包角裂縫,這是由于屋面伸長或縮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內推拉力而產(chǎn)生的,包角裂縫實際上是水平裂縫的一種形式,是外橫墻和縱墻的水平裂縫連接起來形成的,在這種情況下,下面一般不會再出現(xiàn)八字形裂縫。有時,外縱墻的水平裂縫也會出現(xiàn)在頂層的窗臺水平處。
2 懸挑結構坍塌分析
懸挑結構坍塌實例較多,一是整體傾覆坍塌;二是沿懸臂梁、板根部斷塌。其主要原因有:
2.1 穩(wěn)定力矩小于傾覆力矩
懸挑結構是靠壓重或外加拉力來保持穩(wěn)定,要求抗傾覆的安全因素不小于1.5,若穩(wěn)定力矩小于傾覆力矩時,必然失穩(wěn),傾覆坍塌。如雨蓬、挑梁,當梁上壓重(砌磚的高度)不能滿足穩(wěn)定要求時,就拆除支撐、模板,即會產(chǎn)生坍塌事故。
2.2 模板支撐方案不當
懸挑結構根部受力最大,當混凝土澆筑后,尚未達到足夠強度時,模板支撐產(chǎn)生沉降,根部混凝土隨即開裂,拆模后將從根部產(chǎn)生斷裂坍塌;若懸挑結構為變截面時,施工時將模板做成等截面外形,而造成根部斷面減小,拆模后也會造成斷塌事故。
2.3 鋼筋錯位、變形
懸挑結構根部負彎矩最大,主筋應配在梁板的上部。若施工時將鋼筋放在下部,或被踩踏向下變形過大,或錨固長度不夠等原因,拆模后,均會導致根部斷塌。
2.4 施工超載
懸挑結構的固端彎矩與作用荷載成正比,如施工荷載超過設計荷載,當模板下沉時就在根部出現(xiàn)裂縫;尤其是當由根部向外澆筑混凝土時,隨著荷載增加;模板變形,也極容易在根部產(chǎn)生裂縫,導致拆模后斷裂。
3 鋼筋混凝土柱吊裝斷裂事故分析
3.1 事故概況
某工程項目C列柱為等截面柱,長l2m;斷面為40Omm*6OOmm;采用對稱配筋,每邊為4業(yè)16,構造筋為2業(yè)12;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吊裝時已達100%強度;柱為平臥預制,一點起吊;吊點距柱頂2m;剛吊離地面時,在柱腳與吊點之間離柱腳4.8m左右產(chǎn)生裂縫,裂縫沿底面向兩側面延伸貫通,最大寬度達1.3mm,使柱產(chǎn)生斷裂現(xiàn)象。
3.2 事故原因分析
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柱平臥預制吊裝,吊點受力與使用受力不一 致;吊點選擇不合理,吊裝彎矩過大,其抗彎強度和抗裂度不能滿足要求所造成?,F(xiàn)予以分析驗算如下:
3.2.1 吊點選擇不符合吊裝彎矩MDm,最小的原則
柱子吊裝彎矩的大小與吊點位置密切有大而遭受破壞,其吊點選擇的原則:必須力求吊裝彎距最小。為此,對等截面柱,當一點起吊時,應使|Mmx|=|一MD|,即跨中最大正彎距語吊點處負彎距的絕對值相等。據(jù)此求得吊點位置距柱頂為0·293L(L為柱長)處。當L為12米時,吊點距柱頂應為0.293X12=3.5m。原吊點離柱頂為2m,故不符合吊裝彎矩最小的原則,吊裝時必然使跨中最大彎矩的絕對值大于吊點處負彎矩的絕對值,所以裂縫發(fā)生在跨中最大正彎矩的截面處。
3.2.2 柱子吊裝中抗裂度不夠
按施工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鋼筋混凝土構件在吊裝中受拉區(qū)裂縫寬度不大于0.2~0.3mm,而裂縫寬度與鋼筋的受拉應力有關,鋼筋受拉應力愈大,則裂縫寬度愈大。所以,在柱子吊裝中常用鋼筋的拉應力來控制裂縫的寬度。只要鋼筋拉應力滿足下式要求,說明裂縫寬度在允許范圍內,能滿足抗裂度要求。說明抗裂度不能滿足要求。
作者簡介:李玉杰,身份證號碼:410425197210223016
薛獻存,身份證號碼:410425197109186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