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小時之后,第七屆DOTA2國際邀請賽正賽即將在Key Arena(鑰匙球館)拉開帷幕,16支戰(zhàn)隊將為象征榮耀與新生的不朽之盾展開激烈的角逐,Key Arena也因此成為了西雅圖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一路走來,無論是Koelnmesse(科隆展覽中心,TI1舉辦地),還是Benaroya Hall(貝納羅亞音樂廳),這些舉辦過TI的場館都保留了許多獨屬于DOTA2玩家、粉絲的印記?!?/p>
Koelnmesse
2011年的夏天,終年降雨氣溫偏低的西部城市科隆難得迎來了難得一見的好天氣。不僅僅是由于在經(jīng)緯度上更接近太陽,更因為科隆游戲展。這個此前受制于東部城市萊比錫地理因素的游戲展,在移居德國第三大城市科隆后,便一躍成為歐洲規(guī)模和影響力最大的游戲展示會,甚至與E3齊名。
Koelnmesse始建于1922年,與2005年移居新址。新建的場館擁有80個交易場所,能容納超過2000人。占地面積284,000㎡的Koelnmesse是德國最大交易場館之一。直到2008年,這個歷史悠久和見多識廣的場館才見識到了也許是世界上最瘋狂的賭徒之一——游戲開發(fā)商。這些人每年帶著自己開發(fā)的作品參展,或是一鳴驚人,或是黯然離場。不過在此之前,Koelnmesse始終與電子競技無緣。直到2011年。
隨著游戲的更迭速度越來越快,太多游戲廠商開始習慣性遺忘,以至于當V社攜DOTA2這款游戲參展時,他們已經(jīng)忘了13年前,這個在E3上一鳴驚人的公司曾經(jīng)從根本上改變了游戲業(yè)態(tài)的一部分。而Koelnmesse也并沒有對于新奇的賽場布置關注更多。畢竟在科隆游戲展期間,連同Koelnmesse周邊的公園等地域都會被“征用”,提供各式各樣的體驗,目的很簡單,就是在這場選美中脫穎而出。一切都很平常,一切又不平常。
與眾多參展參觀的人不同。在場館里游蕩的還有一群來自各個國家的青年。略顯疲憊的神情讓人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這是一群長時間與電腦打交道的程序員,而略帶質疑的神情也許是對參展作品的不滿意??傊?,在科隆游戲展上,見到任何奇怪的人都不奇怪。這群人也應該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來了,來看看DotA的正統(tǒng)續(xù)作DOTA2、以及號稱160萬獎金池,100萬冠軍獎金的“國際性電競賽事”——TI1。
隨后的事情無須贅述,烏克蘭核彈頭NaVi摘走了TI的冠軍,并順手收獲了100萬美金。而臨時組隊、練習時間不過兩周的EHOME則獲得了亞軍以及25萬美金。這便是TI的開頭,在科隆游戲展上,在Koelnmesse的見證下,在所有職業(yè)選手的質疑中。
隨后的日子里,Koelnmesse依然見證著游戲行業(yè)的一場場豪賭,這次僅有的與電子競技的交集卻注定讓他在多年后仍然記憶憂新。
Benaroya Hall
貝納羅亞音樂廳,這座位于西雅圖市中心的音樂廳,建造花費約120億美金,于1998年9月開放。貝納羅亞音樂廳由含有2500個座位的 the S. Mark Taper Foundation Auditorium和擁有536個座位的Illsley Ball Nordstrom Recital Hal組成。
在TI之前,這座位于西雅圖市中心的音樂廳只單純地與藝術結緣:音樂、電影,其中又以交響樂最出名,古典、儒雅是被那羅亞音樂廳最明顯的氣質。然而,當TI2的比賽落地到這種古典儒雅的音樂廳時,就像是一位來自未來的冒險家邂逅了來自富豪家族的千金小姐——分道揚鑣總是在所難免,但在此之前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火花。
2012年he 2013年,這座音樂廳見證了太多關于TI的奇跡。兩年的時間,既有中國隊的崛起,也包含了中國刀塔的“奇數(shù)年魔咒”。
不管怎樣,當你驅車來到這座音樂廳時,就如同當?shù)厝苏f的一樣,走進去的是你的人,留在外面的是西雅圖的冬天。你依然可以欣賞到上乘的交響曲,也許在夜深人靜時,還有來自TI的呼喊聲。
Key Arena
Key Arena,這座有著55年悠久歷史的場館,其前身是Seattle Center Coliseum球館。隨著1995年被超音速隊買下并翻修,Key Arena才以今天的身份出現(xiàn),與從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連續(xù)舉辦了7屆的電競賽事。
這座球館既見證了西雅圖超音速隊和老板霍華德舒爾茨經(jīng)營下的星巴克的崛起,也記錄了芝加哥公牛隊踩著超音速隊完成賽季加冕。當然,從2014年,還有TI上無數(shù)的精彩瞬間:LGD背水一戰(zhàn)Yao的怒吼,DK折戟LaNm的眼淚,CDEC的外卡賽奇跡,F(xiàn)y神之拉比克偷天換日,F(xiàn)ear的夙愿得償,全明星賽歷史第一彩蛋屠夫Dendi,以及最近TI6上Wings的神鬼莫測一騎絕塵。
從2011年科隆游戲展上的一個項目,到2012年來到Benaroya Hall,再到2014年改址Key Arena本身,場館的變化不僅僅是DOTA2迅猛發(fā)展的寫照,也是整個電競行業(yè)蓬勃發(fā)展的結果。
但如今擺在面前的問題是,Key Arena已經(jīng)是西雅圖市內面積最大,容納觀眾人數(shù)最多的體育場館了?,F(xiàn)在還能往何處去呢?坐擁全球最大PC游戲市場Steam的V社,會財大氣粗到直接買下已經(jīng)苦尋老板近十年之久的Key Arena嗎?
很遺憾,在電子競技尚未真正從粉絲經(jīng)濟中獲得實際穩(wěn)定的收益時,這種概率非常小。即便V社用心運營,來自超音速隊的例子也告訴我們,西雅圖這個市場也許難以支撐Key Arena的翻修以及后續(xù)維護。
也許在TI7獎金再創(chuàng)新高的今天,V社已經(jīng)在考慮下一任場館。不管是舉辦S6的斯臺普斯球館,還是麥迪遜花園,在賽事規(guī)模不斷發(fā)展的同時,總有下一任更大的場館在等著TI。
不管怎樣,TI經(jīng)歷過的每一座場館都成為了刀塔粉絲心中的圣地。也許建筑大師貝聿銘評價人與城市的關系也可以用來形容賽事和場館:“賽事永遠是匆匆過客,永久存在的一直是場館?!?/p>
當然還有屬于TI的回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