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珍,55歲,1個兒子
一定要和志同道合的同齡人去旅游
李淑珍,55歲,1個兒子
盡管那種“陪著老人去旅游”的和諧出游畫面很誘人,“舉家去旅行”的天倫之樂也很讓人羨慕,但現(xiàn)實是這牽涉很多問題。我覺得,旅游還是應該跟志同道合的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去更合適。
在我身邊,老人獨自出游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有人將無子女隨行的老人旅游稱之為“老人孤獨游”,對于這個有點貶義的說法我是不贊同的。老年人有自己的作息和習慣,因此需要制定適宜自己的出游路線。
首先,跟團的那種走馬觀花的行程絕對不適合老人,頻繁變換落腳點會讓人疲憊不堪。而且老人的身體和作息與年輕人不同,老人乘飛機不怕起早但怕熬夜,因此要避開紅眼航班,若飛行時間較長,最好保證在當?shù)貢r間下午或晚上到達,既方便直接入住酒店休息,也有助于倒時差。其次,老人愛起早,年輕人起床晚,所以酒店周圍有沒有可供消遣的公園、市場也是考慮因素,這樣早起后可以自己溜達游玩又不至于迷路。
集中在一個城市旅行的時候,中午可以安排回酒店休息一下,養(yǎng)足精力。我和老伴很喜歡觀光巴士,因為觀光巴士的線路基本都是經(jīng)過挑選的經(jīng)典旅游線路,節(jié)省體力。
“飲食”常常也是我們跟年輕人差異較大的方面,我兒子和兒媳特別期待帶我和他爸品嘗當?shù)氐母魃朗?,比如披薩、牛排、海鮮飯等,但其實我們年紀大了,對陌生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遠不如他們,連續(xù)的西餐會讓我們難以適應,習慣的清粥小菜可能比牛羊排更加美味。所以我們在計劃旅行尤其是國外游時,一定會尋找當?shù)刂胁蛷d。
選擇的交通工具車型也很重要,座位比既定人數(shù)多出兩三個位置較為適合。長途坐車容易疲勞,我們老年人膝蓋長時間處于垂落狀態(tài)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空出的座椅能讓我們輪換在后排躺下休息,緩解久坐的疲勞。中間一排最好有商務座椅,走道可以放松腿腳。
所以,還是我們和老伙伴們?nèi)ヂ糜胃线m,沒有子女的陪伴,我們的旅程可能更愜意。
專家建議旅游產(chǎn)品要升級換代適應老年人
有問題的不是“老人旅游無子女隨行”,而是我們的旅游產(chǎn)品如何適應老人的旅程,為何會介意“老人旅游無子女隨行”?旅游公司擔心的其實是安全的問題,生怕自己承擔責任。這更是對旅游產(chǎn)品升級換代的倒逼。
具體來講,要做三個方面的事情。首先,規(guī)劃短線游。要整合適合老人出游的目的地,未必是遙遠的,可以是短線的,但必須是老人喜歡的。其次,景點要安全。出游的景區(qū)要充分考慮老人的健康和體力,安全最為重要,驚險、刺激、勞累的景區(qū)應該排除出去,以欣賞自然景觀為主。再次,旅程要有保障。對于沒有子女陪伴的老人,旅途要有健康醫(yī)生、心理導師全程參與。導游也不該是普通的導游,而應該更有責任心,對老人有著濃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