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宋國珍
為了最美好的事業(yè)—記淶源縣第三中學教師付玉明
本刊記者 宋國珍
在“河北省第七屆中小學幼兒園師德論壇暨教師風采演講活動”的講臺上,來自淶源縣第三中學的付玉明老師一出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中等身材,黝黑的臉堂,樸實而略顯緊張的神情給在場的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緊張,演講過程中他有幾次忘詞。但是,仍然不影響人們對這位54歲基層老教師的那份尊重與敬重。
付玉明,是一名普通中學英語教師。從教38年,1985年擔任班主任至今,整整32個年頭了,從初一到初三,送走一屆,迎來一批,身邊一直充滿著勃勃生機,而這生生不息的青春活力,正是他兢兢業(yè)業(yè)努力工作的無窮動力。
淶源三中是寄宿制學校,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或來自單親家庭。十二、三歲的孩子,年幼無知,父母不在身邊,父母的責任必須由班主任來承擔。在這里,班主任工作不但繁重,而且責任重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和為人處事方式以及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都需要班主任去培養(yǎng)和引導。付玉明堅持每天學生起床前到校,學生休息后離校,不管寒冬酷暑,從不間斷,幾十年如一日。他時時告誡自己,要用心做好教學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處理班里的每一個問題,關(guān)心孩子們的衣、行、住、食,讓孩子們感到父母就在身邊。
一年冬天,一場大雪過后氣溫驟降,學生凍得無法正常上課。付玉明就把自家孩子穿的防寒服、棉衣、棉鞋拿到班里,送給離家遠的學生。并且動員全體走讀生每人幫助一名住宿生,引導學生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愛護。就在那周周會前,住宿學生在黑板上激動地寫下了“溫暖大家庭”五個大字。于是,付玉明以“溫暖大家庭”為主題開了一次生動而有意義的主題班會,把關(guān)愛與感恩之源注入學生心靈。
學生小樂由于家庭比較困難,自己學習較差,于是產(chǎn)生輟學回家減輕家庭負擔的想法。付玉明知道后非常著急,及時地與她在外地打工的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幾天后,在外地打工的父親帶小樂重返學校,見到付老師后,小樂父親萬分感動并誠懇地說:“我把孩子交給你,我在外地打工也就放心了?!辈ε畠赫f:“老師就像父親一樣,聽老師的話,就是聽父親的話?!贝撕?,小樂的成績直線上升,所有科任老師也都說她像變了個人似的,懂得了刻苦學習、懂得了感恩父母。
幾年前,付玉明班上的一名學生在遭遇家庭重大變故——父親進了監(jiān)獄,母親得了重癥精神分裂癥,父母離異,自己難以繼續(xù)學業(yè)。作為班主任,付玉明不忍心讓這樣一個貧困山村的學生輟學,就親自去學生家里了解情況。付玉明看到孩子母親發(fā)病時把家里砸得亂七八糟,看到了年邁的爺爺、奶奶和一個傻哥哥時,心里特別難受。爺爺拉著付玉明的手哭著說:“請老師幫幫她,把初中讀完,我死也就放心了?!睜敔?shù)脑捵尭队衩餍耐矗钌罡械阶鳛橐幻處煹呢熑魏图缟系闹負?。在付玉明和其他愛心教師的幫助、鼓勵下,這名學生沒有放棄學業(yè),而是更加刻苦學習,最終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高中。之后,付玉明又幫她聯(lián)系了高中三年資助。她果然不辜負眾望,又以出色的成績考上了大學。面對大學昂貴的學費,付玉明仍然操著心,想方設(shè)法幫助她徹底解決了后顧之憂。現(xiàn)在這名學生已大學畢業(yè),并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教師。她說:“感恩付老師和所有幫助我的人,我要把這份感恩的心回饋給我的學生,讓他們把感恩、奉獻社會的優(yōu)良品德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為了讓初一新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付玉明首先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以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作為班主任,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行為涵養(yǎng)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打掃教室、衛(wèi)生區(qū)和整理宿舍,付玉明都要親自示范,手把手地教給學生怎樣去做,怎樣才能做好。初一新生小銘(單親),軍訓時不會疊被子,付玉明就在每天學生起床后來教小銘疊被子,一直堅持了20多天。最后,小銘終于能疊出像樣的軍被了。付玉明的這種精神得到了領(lǐng)導和同事的贊揚。校長對所有班主任說:“只要像付老師這樣有耐心、恒心,何愁我們的宿舍管理上不了臺階?!?/p>
幾年來,付玉明堅持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身教勝于言傳”的格言,每天的早操、課間操他都與學生一起出操喊口號;每周值日大掃除,他自己也作為班級一員與學生一起勞動;只要學生在校,每天晚寢時,他必到學生宿舍查看,為學生排憂解難;在教室里,只要見到地上有紙屑他就會撿起來丟到垃圾箱內(nèi)……通過這些表率作用,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學習上,為了讓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有一個完美過度,他耐心教學生怎樣預習,怎樣聽課,怎樣做筆記,怎樣復習,怎樣做作業(yè),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付老師的行為規(guī)范、以身作則對學生是無聲的教育和有力影響,使學生感受到了師生平等。正是由于他這種“忠于職守,以身作則”的教育理念,在學生面前既不嚴苛,又不放縱,才讓他和學生成為了真正的朋友。
付玉明認為,一個班級德育好不好,關(guān)系到整個學校的德育水準。而班級德育,關(guān)鍵在師德。班主任就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積極傳播者,更是高尚思想品德的身體力行者。班主任既要以言傳道,更要以行垂范,身教重于言教。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jié)。付玉明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1年9月,有位“學困生”從其他學校轉(zhuǎn)到付玉明的班里,剛到班上時他顯得緊張、拘束而又自卑。為了讓他融入班集體,付玉明特意利用一次班會的機會,把他叫到講臺前,對全班同學說:“小兵同學雖說學習不是很突出,但是個守紀律的好孩子,他在音樂、美術(shù)方面有專長,由于就近上學來到我班,我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他一定會把學習搞上去,而且在他的幫助下,我們班在音樂、美術(shù)上也會提高,我希望大家做他的好朋友行不行?”全體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行。”付玉明的話并不多,也不激昂,但充滿了力量,寥寥數(shù)語,震撼了全班學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每當遇到學生有心理障礙時,付玉明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其啟發(fā)誘導;當學生身體不適時,他總是噓寒問暖,悉心照顧;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他不忘伸出援助之手,讓其感到師愛的溫暖。
2013年4月14號,美術(shù)特長生佳佳由于下樓不慎摔倒,造成左腳粉碎性骨折,不能到校正常上課。正是中考復習階段的緊要關(guān)頭,功課不能耽誤!于是,付玉明就把各科中考復習資料送到她家,去她家里進行輔導,并鼓勵她在家要安心復習。4月23號,佳佳到淶源一中參加美術(shù)特長生測試時,由于母親體弱多病,父親在外打工,付玉明從家里把她接出來,背她進考場,考完又把她背出考場送回了家。佳佳出了考場激動地對付老師說:“老師,我考得很好,我對得起你對我的幫助和關(guān)心”。后來得知,佳佳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了藝體生測試。
多年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付玉明收獲了豐碩的果實。在歷屆中考中,他所帶班級、年級考入省重點高中人數(shù)最多,而每一屆學生畢業(yè)后走向工作崗位或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反饋信息表明,付玉明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品德高尚,遵紀守法,誠實守信。
付玉明說:“因為孩子,我選擇了教育;因為孩子,我多次榮獲省、市、縣的表彰獎勵;同樣是因為孩子,我至今依然堅守在三尺講臺?!本烤故鞘裁戳α恐沃宦纷邅恚x無反顧?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不肯停步?是簡單的一個字:“愛”。
作為執(zhí)教30多年的教師,付玉明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學生,但無論碰到什么樣的孩子,他都不曾放棄、不曾嫌棄。小亮,15歲,連基本數(shù)字都數(shù)不過來,筆也拿不好。大家都對他失去了信心,付老師卻把這個智力發(fā)育比較遲緩的孩子每天叫到宿舍進行單獨輔導。一學期后,小亮就完全變了個樣!能做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還認識了1000多個字,能讀一些刊物,也學會了做飯、洗衣,還能招待客人。如果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那么,付玉明認為愛“各種各樣的學生”才是大愛。
付玉明把教育看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業(yè)。至今仍然擔任班主任和英語教學工作的他深知,今后的路還很長,而三尺講臺正延伸著他對教育事業(yè)的追求,延伸著他的人生夢想:“一生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