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濤
運動干預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關 濤
為探討不同鍛煉項目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設計對照實驗,以五禽戲和廣場舞為鍛煉手段,對48名老年人進行為期3個月的實驗干預,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幸福感量表(MUNSH)對老年人參加鍛煉前后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水平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五禽戲和廣場舞鍛煉均能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總體水平;在心理健康方面,軀體化、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其他等因子改善明顯;在主觀幸福感方面,負性情感和負性體驗等因子改善明顯;五禽戲和廣場舞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總體水平的影響基本相同,在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焦慮等因子上五禽戲鍛煉效益優(yōu)于廣場舞;在正性體驗因子上五禽戲鍛煉效益優(yōu)于廣場舞。
老年人;五禽戲;廣場舞;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
2016年8月,《中國養(yǎng)老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5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占到總人口的16.1%,[1]我國迎來了老年人口增長的高峰期。老年人是整個社會人群結構中最需要照顧和關愛的群體,他們的健康和幸福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茖W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同時還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個體主觀幸福感。老年人有著更多的余暇時間,也喜歡在余暇時間里選擇相應的體育活動進行身體鍛煉,然而在“哪些體育活動老年人能夠參加?哪些體育鍛煉項目最適合自己參加?”等問題上往往會困擾眾多的老年人。本研究選擇在社會上最為流行,參與人群較多的五禽戲和廣場舞作為老年人進行身體鍛煉的內容,設計干預實驗,通過對心理健康指標和主觀幸福感指標的橫向對比,以深度挖掘不同鍛煉項目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增強效益,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選擇適宜個體需求的鍛煉項目提供有效的實踐支持和理論參考。
1.1 實驗對象
根據(jù)研究需要,在新鄉(xiāng)市某區(qū)征集志愿者,選取符合以下條件的老年人:1.年齡60-70歲,無體育鍛煉的基礎,具有一般體育活動能力;2.無重大疾病,無明顯身體缺陷,精神、智力正常。在了解基本健康狀況的基礎上,最終在2個社區(qū)選取了48人作為實驗對象。
1.2 實驗設計
采用對照實驗設計,結合老年人個人意愿和研究的需要對實驗對象進行分組,16人為廣場舞組,16人為五禽戲組,16人為對照組,對照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變,實驗干預過程中并未告知實驗對象研究的目的。實驗組的老年人分別以廣場舞和五禽戲為鍛煉內容,分別由專業(yè)人員傳授廣場舞和五禽戲,鍛煉地點為社區(qū)晨晚練習站。實驗周期3個月,實驗組運動頻次:每周進行3-4次體育鍛煉,運動時間:每次鍛煉不低于50min,中間適當安排休息。運動強度:采用心率遙測儀控制運動強度,以(220-年齡)為最大心率,運動強度應在個人最大心率的50%-60%之間,通過調整動作幅度和間歇時間來調整運動強度。
1.3 測量工具
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分別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感量表(MUNSH)進行測量?!栋Y狀自評量表-SCL90》共有90個項目,包含有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10個方面的反映心理癥狀。[2]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感量表(MUNSH)由 24 個條目組成,其中反映正性和負性情感的條目各10條,反映正性和負性體驗的條目各14條,主觀幸福感總分=正性情感-負性情感+正性體驗-負性體驗。[3]實驗前后分別對實驗對象進行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進行測量,利用spss16.0對所測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前實驗組、對照組老年人在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總得分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2.1 干預后實驗組、對照組老年人心理健康測試指標各因子對比結果
3個月的實驗結束后,采用SCL-90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人進行心理健康測試,其結果如表1。
表1 干預后實驗組、對照組老年人心理健康各項因子對比結果表
注:*為P<0.05,**為P<0.01,其中t1、t2 、t3分別為對照組和廣場舞組、對照組和五禽戲組以及廣場舞組和五禽戲組之間的對比。
由表1可知,實驗后廣場舞組、五禽戲組心理健康總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實驗后實驗組老年人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經檢驗實驗組和對照組老年人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通過廣場舞和五禽戲鍛煉能夠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整體水平。實驗組老年人SCL-90各項因子得分和對照組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軀體化因子和人際關系敏感因子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抑郁、焦慮和其他因子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敵對、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無顯著性差異,P>0.05。通過廣場舞和五禽戲的鍛煉能夠有效地改善老年人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因子,分析其原因是實驗組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以群體形式進行的有氧運動,有規(guī)律的有氧鍛煉使老年人身體機能增強,提高了對身體的自我概念,增強了自信心,有效的避免老年人不良情緒和焦慮狀態(tài)的產生,以及緩解人際關系緊張。[4]鍛煉過程中鍛煉者之間進行了較多的交流,從而避免了孤獨、自閉和人際關系緊張的發(fā)生。在其他因子上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是進行了有規(guī)律的身體鍛煉,促進了身體生理機能的改善,從而改善了睡眠、飲食狀況。
五禽戲組和廣場舞組老年人心理健康總得分大致相同,經檢驗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焦慮因子得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各個因子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廣場舞鍛煉動作相對簡單易學,練習者鍛煉過程中運動負荷可根據(jù)自身條件自由把握;五禽戲鍛煉動作以意念為導引,配合有規(guī)律的呼吸吐納,使練習者的四肢形體動作和意念達到高度協(xié)調統(tǒng)一,要求練習者排除雜念意守丹田,使調心、調息、調形三者合一[5]。五禽戲鍛煉更能使鍛煉者思想集中于鍛煉活動上,通過練習使自己放松身心,每一戲的練習動作,輔以有規(guī)律的呼吸吐納,配以徐緩、優(yōu)美背景音樂,達到鍛煉身體,凈化心靈的雙重功效,從而達到修身養(yǎng)性,身心俱健的目的。五禽戲組在鍛煉過程中實驗對象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多,能夠有效的緩解壓力,排除不良情緒,這使五禽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增益效果更為明顯。
2.2 實驗后實驗組、對照組老年人幸福感各維度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后采用MUNSH量表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進行測量,其統(tǒng)計結果如表2。
表2 干預后實驗組、對照組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各維度對比結果
注:同表1。
由表2可知,實驗后實驗組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總分、正性情感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廣場舞和五禽戲鍛煉能夠較為有效的提高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和正性情感。負性情感、負性體驗和負性因子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廣場舞和五禽戲鍛煉能夠有效的改善老年人負面情緒。正性體驗和正性因子得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經檢驗,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3個月廣場舞和五禽戲的鍛煉,改善和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內臟器官的功能和機體適應能力,有效的延緩或預防老年人認知功能的衰退。[6]體育鍛煉中,老年人加強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交往,起到了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改善人際關系的作用。所以,實驗組老年人的正性情感和正性體驗不斷加強,負性情感和負性體驗不斷削弱,在整體上表現(xiàn)出主觀幸福感的增強,正性因子得分提高和負性因子得分降低。
實驗后廣場舞組負性因子得分高于五禽戲組,正性體驗低于五禽戲組,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各維度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在提高老年人主觀幸福感上兩種鍛煉方式沒有區(qū)別;同廣場舞相比五禽戲鍛煉能夠較為有效的促進負性因子的改善。五禽戲鍛煉要求練習者心無雜念,以意念為導引,深入每一戲的意境,使身體練習動作和意境完全融為一體,達到“忘我”的境界;五禽戲鍛煉的每一戲,意念都會通過意會五種動物的神韻而得到內在轉化[7]。采用五禽戲進行長期鍛煉可以幫助人的情感體驗得到調節(jié)和轉換,能夠緩解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形成良好的心境狀態(tài),保持心理健康。而廣場舞則沒有對動作、意念和呼吸做出特別的要求。因此,在鍛煉過程中五禽戲練習者的心理過程的復雜程度高于廣場舞,使鍛煉者容易產生良好的心境狀態(tài),誘發(fā)積極正性情感的產生、減少消極負面情緒的產生。
3.1 不同鍛煉項目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的探討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不同鍛煉方式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促進效益。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廣場舞和五禽戲鍛煉能夠有效的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同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在軀體化因子、人際關系敏感因子上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在抑郁因子、焦慮因子上具有顯著性差異。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關系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長期的身體鍛煉對心理健康具有促進作用,對心身疾病具有治療作用[8],本研究結果驗證了上述觀點。體育鍛煉促進心理健康的相關理論解釋了鍛煉促進心理健康的可能機制,認知行為假設理論認為,當不鍛煉者開始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體時,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自我效能得到提高。自我效能的增強有助于打破因抑郁、焦慮和其他消極情緒狀態(tài)引起的惡性循環(huán)。[3]因此在抑郁因子、焦慮因子上具有顯著性差異,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有氧練習能夠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生理機能,促進身體健康,在本研究中實驗組軀體化因子和對照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證實了這一觀點。
不同的鍛煉項目產生的心理健康效益也不盡相同。鍛煉的方式不同,對老年人心理方面的影響效果也有所不同,中國傳統(tǒng)的氣功、太極拳項目的鍛煉方式對調節(jié)老年人的情緒狀態(tài)效果更佳。[9]本研究中五禽戲組鍛煉的心理健康效益優(yōu)于廣場舞組,在軀體化因子、人際關系敏感因子、抑郁和焦慮因子上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進一步驗證了這一觀點。
3.2 不同鍛煉項目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影響的探討
主觀幸福感受個體的身體狀況,自我效能、社會和家庭等眾多因素的影響。研究中實驗組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總分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動力平衡理論認為: 每個人都有一套平衡生活事件水平和平衡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它們都建立在穩(wěn)定的個人特點之上。任何事件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都有三種可能:使主觀幸福感提高、降低或保持平衡水平。當生活事件處于平衡水平時,主觀幸福感不變;當生活事件偏離正常水平,如變好或變壞,主觀幸福感就會升高或降低。[10]五禽戲組和廣場舞組把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納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使原有的生活方式偏離正常水平,打破了原有主觀幸福感的平衡水平,體育鍛煉給老年人帶來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良好效益,從而提高了主觀幸福感。
不同鍛煉項目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不同的。本研究中五禽戲組的正性體驗高于廣場舞組,負性因子等分低于廣場舞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目標理論認為,主觀幸福感產生于需要是否滿足和目標是否實現(xiàn)。正性情感的產生與目標的出現(xiàn)和維持有關,也與目標的接近和實現(xiàn)有關,[10]成功的情感體驗能夠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最終提高主觀幸福感。與廣場舞相比五禽戲的動作結構相對較為復雜,并且要求動作在個體情感和意念引導下表現(xiàn)出動物形體的神韻。老年人在鍛煉過程中經歷了“動作掌握-呼吸配合-意念導引”不同階段相融合過程,在這過程中不僅滿足了老年人積極追求的強身健體的需要,還實現(xiàn)了階段目標;每一個階段目標的實現(xiàn)都是對練習者信心的莫大的鼓舞,這就給個體提供了更多的成功體驗,因此產生的正性情感體驗更多,而負性情感體驗就會減弱,增強了自信心,進一步提高了自我效能,促進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提高。
4.1 五禽戲和廣場舞鍛煉均能有效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總體水平的提高,其中軀體化、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和其他等因子改善明顯;五禽戲和廣場舞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總體水平的影響基本相同,在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焦慮等因子上五禽戲鍛煉效益優(yōu)于廣場舞。
4.2 五禽戲和廣場舞鍛煉均能有效的促進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整體水平的提高,其中負性情感、負性體驗和負性因子改善明顯;五禽戲和廣場舞鍛煉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總體水平的影響基本相同,在正性體驗因子上五禽戲鍛煉效益優(yōu)于廣場舞。
4.3 五禽戲和廣場舞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增強效益不盡相同。因此建議老年人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要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
[1] 中國經營報.《中國養(yǎng)老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發(fā)布[EB/OL].http://www.cmw-gov.cn.2015 .
[2]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 [ M].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78-180.
[3] 肖存利,李碩,謝朝輝等.心理干預對社區(qū)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4(34):1923-1924.
[4] [美]理查德·H.考克斯.運動心理學[M].王樹明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11.
[5] 尹海立.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2-83.
[6] 季瀏,殷恒嬋,顏軍.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第三版):101.
[7] 崔永勝,虞定海.“健身氣功·五禽戲”鍛煉對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1):1504-1506.
[8] 張力為,任未多.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43.
[9] 陳作松,徐霞.鍛煉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6.
[10] 高晶.老年人主觀幸福感(SWB)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05,20(2):147-149.
TheImpactofExerciseInterventiononElderlyPeople’sMentalHealthandSubjectiveWell-being
Guan Tao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xercises on elderly people’s health and the sens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paper designs the controlled experiment, in which 48 elderly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Wuqinxi and square dance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ree-month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The experiment employs SCL-90 and MUNSH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old people’s mental heal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uqinxi and square dan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old people’s mental heal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erms of mental health,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pression, anxiety and other factors have obviously been improved; in term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negative emotion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factors have also been obviously improved.The impact of the both exercised is similar.In the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uqinxi is superior to square dance, while on the positive experience factor Wuqinxi is better than square dance.
elderly people; Wuqinxi; square dance; mental health; subjective well-being
河南科技學院青年教師攀登計劃(項目編號:214010714003)
關濤(1979-),男,河南漯河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河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Sport Schoo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Henan, China.
G812.48
:A
:1005-0256(2017)09-0067-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