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夏令散文三題
■錢國宏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睙o由地,很喜歡站在夏季的深處,靜靜地聆聽雨的呢喃,那是夏的血液在季節(jié)的脈管里無畏地奔流。
北方的夏季時有雨水造訪。每逢雨天,必尋一個妥帖位置,關閉一切紅塵通道,激活全部聽覺,去感受雨的瀟灑,雨的狂驟,雨的沉思,雨的歡快。
喜歡在夏日的鄉(xiāng)村一隅,聽雨呢喃。進入夏季,我就立時變成了一株莊稼,在漫長的暑期里翹首盼望雨的到來??釤崾沟绵l(xiāng)間的一切聲響都枯萎了,包括蟬鳴和鳥鳴;唯有雨,是這個季節(jié)最執(zhí)著、最倔強的歌者,踏著雷的節(jié)拍,倏然而至。此時,或藏身于倭瓜架下,或隱匿于青稞壟間,或坐于村頭柳樹蔭里,閉上眼睛,關掉手機,聽雨跌落紅塵,聽雨劃過空氣,聽雨拍擊路面?!叭諝鈬姾烙辏脐幩腕@雷。”啪啪啪,是兩軍陣前的征鼓吧,擊蕩胸襟,催人奮進;嘩嘩嘩,是溪水的回聲吧,合轍入韻,讓人著迷;叮叮叮,是葉子的夢囈吧,清新悠然,如詩如幻。睜開眼,天地間又是一番景象:視野里雨柱如簾,密密斜織,近處星羅棋布的黃瓜架,遠處如蒼如黛的倭瓜秧,高處搖曳的葡萄葉,低處攀爬的露水豆,都迷蒙在一片云霧之中。那連綿起伏的菜園,那葉蔓青靈的瓜地,那柴草垛旁蜿蜒急流的小溪,那大門口外翠綠的麻葉,那柵欄里五彩繽紛的花朵,統(tǒng)統(tǒng)化作一個個躍動的音符,在天地間自由地舞蹈,彰顯出生命最初的本色。人與雨頓時忘情地同頻共振起來,仿佛天地間突然間有了靈犀,琴瑟和鳴,遙相呼應——心靈與大自然只有在如詩的雨天才能達到高度的和諧呢!
喜歡在夏日的一間斗室,聽雨呢喃。窗外,雨聲淅瀝;屋內,書聲瑯瑯。倦了,便倚著床角,酣然入夢。半夢半醒之間,聽到窗外的雨不時變換著頻率,時而滂沱傾盆,時而疏滴稀聲。雨滴打在窗欞上,濺起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圓潤輕滑,不絕如縷。細聽,那聲響中似有娓娓的低訴,一句三嘆,如陽關三疊;似梁祝雞窗之下展卷夜讀,情絲傾吐不盡,纏綿綿延不絕;似飽學圣哲娓娓講述種種人生況味,博大而深沉。
喜歡在夏日的深處,聽雨參禪。夏天的雨秉性不一,有爽快型的,如來去匆匆的雷陣雨;有拖拉型的,如淅淅瀝瀝的小雨。但不管哪種類型,均有一種“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性。尤其是叮叮咚咚的雨聲不絕于耳時,任誰都會放下紅塵的疲憊和世事的喧囂,靜下心來,去感受雨,感受夏,感受生命,感受自然,體味“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物我兩忘”的超然。傾聽夏季的雨,如同參禪悟道:浮躁的心境漸趨平靜,無波無瀾、寵辱不驚;前緣后塵,上譽下詬,坎坎坷坷,糾糾葛葛,一切都遠去了,剩下的只是一個無牽無掛的自我,獨自品嘗那份難得的清閑。生命不能承受太輕,也不能承受太重。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我們一路風塵,生命之舟幾近超容。而聽雨,則可以使我們在生活的間隙,停下匆匆的腳步,把生命重新過濾一遍,把生活中的種種不快和煩惱,統(tǒng)統(tǒng)隨雨沖刷而去,單單留下一個好心情,陪伴我們上路,踏上新的旅途。
聆聽雨的呢喃,感受生命的真諦。
中學時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總覺得那荷塘、那月色、那蛙聲于我“心有戚戚焉”——竟是那般的熟悉和親切,那般的依戀不舍和刻骨銘心,像早就糾結在心底的一個鄉(xiāng)思的結,只要輕輕一碰,釅釅的鄉(xiāng)思便會潑灑出滿懷意緒———故鄉(xiāng)的荷塘與此一般無二。
老家村口有條小河,河中有荷,夏天剛一探頭,塘內便被闊大的荷葉擠滿了,河面一時擁擠起來,“貼水初翻紫玉團,忽驚矗立傍闌干?,幊仄呷諄砬帏B,玉鏡孤奩舞翠鸞”。翠綠的家族汲取日精月華,拓展著生存的空間,彰顯著生命的頑強與綽約,微風掠過塘面,田田荷葉宛若芭蕾舞女,在詩一般的旋律中起舞弄清影……
仲夏時節(jié),河塘愈加熱鬧起來,水面上荷葉積疊,擁擁擠擠,密不透風。荷葉叢中,鑲嵌著一朵朵鮮艷奪目的荷花,粉的,白的,粉紅的,一朵朵妖艷多姿,競相綻蕊?;ㄩg蓮蓬掙脫出來,搖著胖胖的蓮盤,“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令人欣喜,讓人陶然!這時節(jié),下塘中隨意掐一朵荷花,回家插在水瓶里,那花就可以持續(xù)開放一周時間,屋里屋外便散溢著奇異的芳香。如果水性好,還可以下塘采蓮。將肥碩的蓮蓬連柄兒掐下,剝開翡翠玉卵似的蓮籽,便露出潔白的蓮米,放進口中,甘甜怡人。采蓮時,順著肥嫩的藕簪踩下去,還可采到蓮藕和河蚌,蓮藕如象牙似玉臂,生食熱炒均可;蚌肉焯熟切絲,炒食做餡均可,兩者均是無上的美味。
荷塘最賦富詩意之時當屬夏夜。白天的荷塘像集市一樣充滿了喧鬧,月上中天,槳聲燈影里,彌漫著神秘色彩:塘邊的垂柳窈窕多姿,似浣紗的仕女。月光柔柔地瀉在荷葉上,依稀薄霧浮在水面上。塘中,蛙聲漸次明亮,高亢而清越的旋律傳出好遠。荷葉靜靜的,如淑女的雙眸;不甘寂寞的螢火蟲兒在葉間呼朋喚友。溶溶月色中,送來了荷的幽幽清香,絲絲縷縷,宛若一首優(yōu)美的小提琴曲,讓人迷失陶醉;還似一首綺麗纏綿的情詩,讓人怦然心動;宛若一闕醍醐灌頂?shù)馁收Z,讓人頓然徹悟;還似一劑靈丹妙藥,讓人醒目清心。若是有幸,還會聽到村落里傳出的笛聲,曲折幽咽,為這寧靜的夏夜平添了一絲清幽的意象:皓月當空,荷塘迷離,笛音縹緲,人醉畫中……
時光荏苒,物事走遠,而離家多年后,唯有這片荷塘猶駐胸間。每當夜色降臨之際,腦海里便會浮現(xiàn)荷塘“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的水墨境界,那蒼翠如蓋的荷葉、香遠益清的荷花、潔白粗壯的蓮藕、青翠精巧的菱角、肥碩笨拙的河蚌……一股腦地向我走來,將胸中的暑氣一掃而空,人與夜俱變得澄澈起來,齒間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那膾炙人口、清香淡雅的千古絕唱:“一片秋云一片霞,十分荷葉五分花。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
“輕輕的/一種母語分娩的鄉(xiāng)音/從綠草的紋路里滲出/與月光下的花朵同沐清輝/純凈/有如泰戈爾的《飛鳥集》……”
每每吟誦朋友的這首《蛙鼓鏗鏘》詩,我的眼前便會浮現(xiàn)出一幅親切而熟悉的畫面:春夏兩季,傍晚時分,郊野蛙聲四起。田間溝渠,水塘河岸,數(shù)不清的歌手,搖其長舌,鼓其白腹,在鄉(xiāng)村偌大的舞臺上淋漓盡致地引吭高歌。柳絲拂搖,水蕩漣漪,銅質蛙鳴,響徹周天!也每每這時候,我就愈發(fā)地覺得生我養(yǎng)我的鄉(xiāng)村,恰是一朵“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的蓮花,搖曳在生動的蛙聲里,孵化著一個個甜美的夢。
青蛙的一生都沉浸在歌唱的夢幻中,它是鄉(xiāng)村中最出色的大眾歌手。從蝌蚪開始,它就游弋于鄉(xiāng)間的水域里,就像一尾尾逗號涉行在諸子百家之中。待長成青蛙了,具備歌手的潛質了,便開始放喉歌唱了——這便是蛙鼓。聽吧,雨前,艷陽高照,歌手們通宵達旦向天而歌,抒發(fā)著內心對雨的渴望;雨來了,空氣清新涼爽如紗,歌手們鼓噪而歌,暢快淋漓地傳遞著內心的歡愉;雨過天晴,彩虹當空,歌手們群聚而歌,徹夜不息,吟誦著生命的美好。不管哪個時段,響亮的蛙鼓每一槌都底氣厚重、韻味十足,歌手們把心靈深處最堅硬的聲音、最深情的呼喚,散作滿天的星斗,譜寫出滿壟的稻花、一季的豐盈!
聆聽蛙鼓,宜在夜晚的田壟之上?;蛳囟?,或仰面躺倒,摒棄雜念,放松身心,微閉兩眼,撐開雙耳,靜靜地聆聽,細細地感受。最初,是一兩聲,零零落落,若有若無,“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繼而便唧唧咯咯,此起彼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再而便是咚咚嗆嗆,鼓聲響徹,“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最后,鼓聲四起,震天撼地,不分上下,不辨東西,“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人心為之躁動,熱血為之沸騰,全身筋脈為之迸突!
聆聽蛙鼓,也可荷鍤畦間,誠如辛稼軒所說:“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甭牥?,此時的蛙鼓,像孩子們一只只調皮的小手,輕輕地搔著耳朵,極遠的又是極近的,如深山古寺老僧擊磬,如錢塘泛潮洶涌澎湃!天宇如蓋,沉寂無聲,唯有天籟四起,錚然齊鳴,那一刻,真使人胸生浩氣,壯懷激烈;那一刻,真使人怒發(fā)沖冠,氣沖斗牛!
成長,有時也是一種失落。大學畢業(yè)后,我就像蒲公英一樣飄落在城市的一隅。以鋼筋水泥為基調的城市自然沒有蛙鼓的一席之地,寂靜的夏夜,徜徉于燈紅酒綠、音樂嘈雜的城市街頭,我的內心深處總像丟失了某種快樂元素。感慨之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被蛙鼓滋潤的那些悄然流走的美好時光——直到此時,我才驀然認識到:在我生命的天宇中,已經風箏般地飄滿了鏗鏘的蛙鼓!我懷念聆聽蛙鼓的日子,敬畏那些鄉(xiāng)村歌手無拘無束、天然率真的歌唱。正是那些歌唱,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學會了對每一個撲面而來的飽滿日子充滿感恩和珍惜。
錢國宏,筆名快哉風,1969年生于遼寧省鞍山市。工余筆耕,迄今在全國600多家報刊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400多萬字,著有《忽然半生》等多部文集,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供職于某事業(yè)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