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澤群
地處閩西上杭縣的古田小鎮(zhèn),因我黨我軍建設史上的一座光輝里程碑——古田會議,和毛澤東同志的一篇光輝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名垂青史。
在這里,我們黨開辟了思想建黨的成功之路,形成了黨的建設獨特的政治優(yōu)勢;在這里,我們黨開辟了新型人民軍隊政治建軍的成功之路,鑄造了人民軍隊的軍魂;在這里,毛澤東同志形成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理論。
一年一度秋風勁
要了解古田會議,不得不提中央“九月來信”;而提到“九月來信”,就要回溯紅四軍黨內一段時期內,在創(chuàng)建根據地、在紅軍中實行民主集中制等原則問題上存在的分歧和爭論。
歷史就是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篇讀罷頭飛雪。
1928年年底,紅四軍在軍長朱德、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政治部主任陳毅的領導下,打破了敵人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多次圍攻,并于1929年1月起向贛南、閩西進軍,開創(chuàng)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
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和革命隊伍的擴大,紅四軍及其黨組織內加入了大量農民、土匪、俘虜兵及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同志。在戰(zhàn)斗頻繁、生活艱苦的險惡環(huán)境下,部隊得不到及時教育和整訓,“均貧富”、單純軍事觀點、流寇思想和軍閥主義等非無產階級思想在紅四軍內滋長嚴重。政工干部講話時連長吹出操哨、政治部門被諷刺為“狗皮膏藥店”、軍事主官打兵罵兵等情況時有出現(xiàn)。
毛澤東力圖糾正這些錯誤的思想傾向。然而,他的正確主張沒有能夠為紅四軍領導層的大多數(shù)同志所接受。1929年5月底召開的中共紅四軍前委會議,6月8日召開的前委擴大會議,6月22日召開的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均否定了毛澤東提出的反對流寇思想、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領導原則等正確主張。在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上,原由中共中央指定的毛澤東沒能當選前委書記,目睹“兩個大國天天吵”、自認“哪邊都不好得罪”(陳毅語)的陳毅,意外地被選舉為前委書記。
1929年8月下旬,陳毅懷著復雜的感受和對中央的期待抵達上海,向黨中央如實匯報了紅四軍的工作。中央政治局決定由周恩來、李立三、陳毅3人組成專門委員會,深入研究討論紅四軍的問題。經過1個月的討論,形成了陳毅起草、周恩來審定的《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來信”。來信肯定了紅四軍建立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明確支持毛澤東的觀點,加強黨在紅軍的領導,明確指出毛澤東“應仍為前委書記”。陳毅在當時恐怕還未能預料,“九月來信”不僅對于朱、毛二人,對于朱毛紅軍,而且對于紅軍建設乃至后來百萬人民軍隊的建設,都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0月,險些被一場瘧疾奪去性命的毛澤東,在上杭縣臨江樓養(yǎng)病期間,連續(xù)填詞兩首:
清平樂·蔣桂戰(zhàn)爭
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zhàn)。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xiàn)。
紅旗越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在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政治生命都處于低谷的時刻,毛澤東仍然充滿了革命豪情和必勝信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月22日,陳毅攜帶中央“九月來信”回到紅四軍,立即向前委傳達了中央指示精神,并派人將“九月來信”送往上杭蘇家坡給毛澤東,還附信一封,請他回來主持工作。
11月26日,“身體正在恢復,約略可以隨軍”的毛澤東從上杭抵達長汀,與朱德、陳毅等會合。幾雙即將在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上掀起更高革命熱潮的大手緊緊握在一起。
在毛澤東的建議下,紅四軍進行了10天左右的政治和軍事整訓。其間,召開由支隊、大隊的干部和士兵代表參加的各種調查會,對紅四軍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及其表現(xiàn)進行調查。12月中旬,在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紅四軍各級黨代表聯(lián)席會議上,毛澤東指導各提案小組經過十多天的討論,研究各種錯誤傾向和錯誤思想的根源、危害以及糾正的方法,寫出各個提案的草案。同時,毛澤東根據中央“九月來信”指示精神和對紅四軍實際情況的深入調查研究,起草了長達3萬字的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八個決議案。
一次在黨和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會議,全部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12月28日,雪后的采眉嶺銀裝素裹,紅四軍各級黨代表、士兵代表和地方黨組織的代表、婦女代表等120多人迎風踏雪,走進古田廖氏宗祠參加會議。會場上燃起的幾堆篝火,照亮著代表們的臉,也照亮著黨和紅軍、中國革命的前程。
為期兩天的會議上,毛澤東作了政治報告,并作了多次講話;朱德作了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了中央“九月來信”,并作了反對槍斃逃兵的講話。會議根據中央“九月來信”精神,認真總結了紅四軍建軍以來的經驗,批判了各種錯誤思想,堅持以無產階級思想建設人民軍隊的原則。大會經過討論,一致通過了毛澤東代表前委起草的八個決議案。會議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等11人為中共紅四軍前委委員,毛澤東重新當選為書記。
古田會議決議的基本內容為:
——批判了不重視根據地建設的流寇思想和不愿做群眾工作的錯誤傾向,規(guī)定了紅軍的性質和任務,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zhí)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
——批判了極端民主化思想和非組織觀點等錯誤傾向,肯定黨對紅軍的領導原則,強調必須從思想上、政治上進行黨的建設,還必須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指出要在紅軍中健全黨的各級組織。
——批判了“軍事好,政治自然會好”和“司令部對外”以及把政治機關隸屬于軍事機關的單純軍事觀點,明確了軍事和政治的關系,指出“軍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務的工具之一”。
——指出紅軍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強調進行馬克思主義和黨的正確路線教育。
——重申紅軍必須遵守三大紀律和六項注意的規(guī)定,指出“官兵平等”,糾正打罵士兵等舊軍隊的管教方法,確立了紅軍處理軍內關系、軍民關系和瓦解敵軍的原則。
——規(guī)定了紅軍宣傳工作的任務,就是“擴大政治影響爭取廣大群眾”。
——論述紅軍政治工作的作風和方法,指出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代替主觀主義的分析和估量,注意對實際情況的調查研究。
古田會議決議,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如何建成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是新型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同時,古田會議決議為整個黨的建設確立了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也是黨的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由此確立。
我軍政治工作由此奠基。
新型人民軍隊由此定型。
幾天后的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在率部擊退國民黨劉和鼎部后,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光輝著作。文中一段充滿詩意和激情的話語,是對中國革命前景最有力的表述: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