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環(huán)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內科護理?
康復護理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
曾玉環(huán)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康復護理對于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所接收的64例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這64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shù)共32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性護理,給予研究組患者康復護理,觀察兩種護理方式對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結果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之后,其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但是相比較之下,研究組患者的ADL評分明顯要低于對照組,且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結論 根據(jù)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于老年康復患者而言,使用康復護理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效果顯著。
康復護理;老年癡呆;生活自理;作用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為老年癡呆癥,是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該病起病較為隱匿。記憶障礙、失用、視空間技能損害等全面性癡呆均是老年癡呆的主要臨床癥狀[1]。老年癡呆癥這一疾病主要發(fā)生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當中。近幾年,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導致老年癡呆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老年癡呆癥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為此對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相關措施進行研究是具有臨床意義的[2]。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康復護理在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當中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共64例,均是從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所接收的老年癡呆患者當中隨機選出,將這64例患者隨機的分為研究組、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人數(shù)共34例,男性患者共19例,女性患者共15例,患者年齡區(qū)間為62~79歲,平均年齡為(70.5±4.5)歲,其中處于輕度癥狀的患者共11例,中度癥狀的患者共14例,重度癥狀的患者共9例;對照組患者人數(shù)共34例,男性患者共20例,女性患者共14例,患者年齡區(qū)間為60~80歲,平均年齡為(70±5.24)歲,其中處于輕度癥狀的患者共12例,中度癥狀的患者共15例,重度癥狀的患者共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程度上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因此兩組之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性護理措施,給予研究組康復護理措施。其中康復護理的主要護理內容有:第一方面,對老年癡呆患者的運動訓練。護理人員可以根據(jù)老年癡呆患者疾病癥狀的輕緩程度來為患者安排適當?shù)倪\動訓練,以此來幫助老年患者促進體內血液循環(huán),改善患者的血液流量,以此來減緩患者病情的惡化,運動方式可以采取上下樓梯、散步、打拳等等;第二方面,對老年癡呆患者認知方面的訓練[3]。認知功能快速退化是老年癡呆癥臨床癥狀之一,想要有效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對老年患者開展認知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讓老年患者進行簡單的認人、認字、看書、讀報等方式來對老年患者進行認知訓練;第三方面,對老年癡呆患者生活方面的訓練。為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幫助老年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護理人員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指導并幫助患者如何正確的穿衣服、整理床鋪等日常生活,在訓練過程當中,護理人員可以以帶領的方式來對患者進行生活上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一定要充滿耐心,千萬不可以斥責患者。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之后,其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但是相比較之下,研究組患者的ADL評分明顯要低于對照組,且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組、對照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ADL評分對比情況
老年癡呆疾病是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才發(fā)病的,通過對目前臨床上的研究統(tǒng)計來看,家族史、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病毒感染等30多種可能因素是老年癡呆疾病的致病因素,但臨床上目前還沒有提出該疾病的明確致病因素[4]。老年人一旦患上該種疾病,其生活自理能力將會出現(xiàn)嚴重的退化。
本次研究中,通過選取本院近年來所接收的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使用常規(guī)性護理,另一組使用康復護理。通過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老年癡呆患者在接受康復護理之后,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且疾病惡化進程變緩。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的老年患者來說,都是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而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對其自身或家屬而言都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所以,護理人員在對老年癡呆患者進行護理時,對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tǒng)的老年癡呆護理工作當中,其護理內容涉及較為廣泛,能夠滿足患者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在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卻是存在一定缺陷的。而康復護理則是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著重對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相關護理,在康復護理的措施下,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根據(jù)上述研究內容可知,老年人群在患上老年癡呆癥之后,其生活自理能力會隨著病情的惡化而下降,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而給予患者康復護理則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減緩患者疾病的進程,具有一定臨床意義,值得在老年癡呆疾病中推廣使用。
[1] 史美榮.康復護理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20):243-244.
[2] 王秀華,吳婉清,耿夢雅,等.康復訓練對老年癡呆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4(4):31-33.
[3] 張魯娜.康復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7):3435.
[4] 侯曉連,薛 艷.老年癡呆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對其自理能力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6).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3
B
ISSN.2096-2479.2017.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