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立波
“低壓”偏低 要服降壓藥嗎?
文/曹立波
一般情況下,收縮壓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而舒張壓卻呈降低的趨勢。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yī)師曾智桓表示,對于年齡大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脈壓差增大會越來越明顯。
“老年人動脈存在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動脈僵硬度增加,大動脈彈性減弱,會導致脈壓增大、血壓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血壓波動較大等變化。其次,如果主動脈瓣膜出問題,也會導致收縮壓高、舒張壓過低的情況?!痹腔阜Q,當脈壓差大于60mmHg,很容易引發(fā)心腦血管事件,如心絞痛、心梗、腦梗等。
那么,當舒張壓過低時,到底該不該用藥呢?對此,曾智桓表示,對于年齡大于65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出現(xiàn)脈壓差增大的問題,降壓要分三步走。
對于收縮壓小于150mmHg,舒張壓低于90mmHg,可以先不吃降壓藥,以改善生活方式為主,如要戒煙,一周五次有氧運動,低鹽飲食等。
如果收縮壓在150~170mmHg之間,舒張壓在50~90mmHg之間,可以使用小劑量降壓藥物來降壓。
如果收縮壓大于170mmHg,就要使用正常劑量的降壓藥來降壓。
至于降壓藥的選擇方面,目前并沒有一種降壓藥是專門針對降低收縮壓的,因此,只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常規(guī)的降壓藥都可以使用。另外,血壓值要降到什么程度,也要看患者的耐受情況而決定?!叭绻颊咴诔运幍那闆r下能耐受,收縮壓可降到140mmHg,舒張壓控制在90mmHg左右最為理想。
如果降太低,有些患者會精神狀態(tài)不好?!痹腔刚J為,如果服降壓藥后出現(xiàn)不適,就不要強行降壓,收縮壓降到150mmHg左右即可。此外,在服降壓藥的同時,要注意監(jiān)測血壓,以防脈壓差相差過大而誘發(fā)心腦血管事件。
曾智桓提醒,在藥物治療方面,除了服用降壓藥外,要改善脈壓差過大的問題,還要兼顧服用改善動脈硬化的藥物,只有改善動脈彈性,才能有效地解決脈壓差的情況。如果同時伴隨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建議加用調血脂的藥物,如他汀類藥物,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改善血管彈性。
此外,還有一些中藥,對改善血管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幫助,如川芎、天麻、女貞子、銀杏等,有脈壓差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日常可用以上中藥入膳服用。這類藥物可以活血,改善血管的彈性,幫助血壓平穩(wěn),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
如果血壓過低出現(xiàn)頭暈等不適,患者應該要先停用降壓藥。其次,在不適期間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還要注意體位的改變而導致頭暈等不適。此外,在出現(xiàn)低血壓的情況,可以含服一兩片參片,如紅參、高麗參等,有助于幫助血壓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