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敬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的關鍵,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的教育方法。興趣是一種較為廣泛的社會性的動機,是在社會生活條件及教育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能力,是學生好奇心及探究精神的集中體現,對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好所要學習的內容,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為此,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快樂地學好語文這門科目,供廣大師生參考。
小學語文興趣教學方法途徑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簿褪钦f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及快樂學習有著很高的重要性,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認可,并主動喜歡學習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只有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真正促進學習產生學習的動力,積極、主動將語文科目學習好。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由于受到小學生這一時期的年齡、心理特點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小學生都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為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這是真正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效果提升的關鍵,也是新課改下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為此,針對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出了幾點措施,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裨益。
一、加強教師自身修養(yǎng),用愛心感染學生
學生愛好某一個科目,除了來自科目的簡單、易學、易懂之外,還要就是喜歡這門科目的代課教師,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還要注意自身修養(yǎng),注意教學過程中的一言一行,用愛心去工作,去關愛和感染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科目學習的陽光性。具體來說,就是把學生真正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對待他們,不管學生學習好與壞都給予積極的關系、愛護,耐心的幫助每位小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得學生能夠體會到教師的深厚的愛戴之情。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一言一行的榜樣,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素質,學習更多與語文學科相關的知識和內容,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敬佩,使得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產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發(fā)現和擴大每位學生的閃光燈
每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都等著辛勤的教師去澆灌,而每朵花都各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既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每個人都有自身的閃光燈,都需要教師細心加以觀察、發(fā)現、表揚、肯定和加以保護,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及努力所帶來的肯定與收獲,體會努力的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好地激發(fā)繼續(xù)努力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更好地投入到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來。比如,在日常的考試、測驗中對于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表揚,除此之外在每堂課的背誦、朗讀、聽寫、練習等等過程中,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習都及時給予贊美和肯定,給學生積極地表揚,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努力學習所帶來的愉悅的快感,促進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積極的學好內容。比如,在書寫比賽中,一位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的學生,但是在書寫比賽中獲得獎勵,為此我給予了他積極的肯定和表揚,而以后他的字不僅寫的越來越好了,其語文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語文學習興趣更濃了,每當提問時也積極舉手、發(fā)言,作業(yè)完成的積極、認真、準確。
三、通過巧設疑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一切事物都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的疑問,讓學生懷著好奇及探究的心態(tài)去找尋問題的答案,自己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創(chuàng)造能力的養(yǎng)成和提高。例如,在學習《窮人》這一課時,可以如下提問:“文章以‘窮人為題,同學們有何看法?”有的學生回答:“因為桑娜是一位窮人,所以才將‘窮人作為文章的題目的?!庇悬c學生認為:“因為桑娜收養(yǎng)的全部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以‘窮人為題?!焙茱@然,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心中都有一定的疑問。然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桑娜,為什么不把‘桑娜作為題目呢,而以‘窮人為題呢?哪位同學可以結合文章人物和事件一起來考慮一下,找出答案?”通過這種提問時的學生主動探究這一疑點,加深對課外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主動的思索問題的所在,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四、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每個人發(fā)揮自我思維能力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探究、分析等活動,使得成員之間達成一定的共識,通過取長補短,相互交流和溝通,實現共同進步,發(fā)揮以優(yōu)帶后的相互促進的功能。而且,通過小組討論,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為更好的學好教學內容提供時間、機會和教學模式。如在學習《蒙蒙細雨》課外時,首先學習課文的生字詞,然后朗讀課文,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每組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提問,最后比一比哪一組的問題最多。這種小組學習及提問的方式積極的促進了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并提高了學習的興趣,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然后在將學生提問的內容進行分析、整理,大概形成的問題有:課文以“蒙蒙細雨”為題目是為什么?媽媽為什么不換衣服不帶傘?結尾是什么涵義?媽媽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冤枉路真的是冤枉路嗎?等等。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得課堂氣氛得到活躍,同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思考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利于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的養(yǎng)成,而且通過設疑,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提高了學習的自主能力,促進了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高。同時,通過小組學習,能夠調動學習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甚至是你追我趕的相互激勵的學習氛圍,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法設法的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和根本點,重視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發(fā)揮自我積極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好地配合教師將所要學習的內容掌握好,學好應用,從而更好地推動語文教學質量及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徐紅巖.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J].青少年日記,2016,(12).
[2]張學忠.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2016,(12).
[3]朱海平.小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青少年日記,2016,(12).
[4]王海娟.小學數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策略[J].青少年日記,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