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管是之前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還是后來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袁騰飛的《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都讓普通人讀到了通俗輕松的歷史,實際上這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知識大普及。
《寡人很孤獨》的寫作風格與以上歷史類著作頗為相似。河伯解讀《資治通鑒》,并不是生搬硬套地翻譯原文,而是將原文的故事通過幽默風趣、淺顯易懂的語言敘述出來,憑借其深厚的歷史學功底,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加以分析,適度穿插歷史知識。
《資治通鑒》書名有“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之意,“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當年,司馬光愿景宏大,說是要以史為鑒,給皇帝治理國家寫本參考書,這本書后來還真成了政界官場的“秘籍”?!豆讶撕芄陋殹肪褪菍⑦@本官場秘籍庖丁解牛般地按招式分解開來,讓讀者能更好地看清歷史事件的真相,看見滄海橫流英雄本色,看到權力欲下的人心善惡。最可貴的是,作者并沒有拘泥于文本,而是發(fā)揮合理的聯(lián)想和引申,來評價歷史事件。
書中提到智宣子立繼承人的故事。智宣子是晉國智氏家族的家長,智氏是晉國六卿之首,在晉國乃至整個周朝都算有勢力的大家族。這個家族正面臨著一個頭疼的問題——確定繼承人。在家族會議上,智宣子提出在他的兩個兒子瑤和宵之間二選一。有人說,瑤武功好,才藝高,但是,他非常不仁厚。如果立瑤為繼承人,這個家族必定會滅亡的。智宣子卻堅決立瑤,結果智氏家族果然在瑤的領導下,被滅族了。
對于這件事,司馬光發(fā)表了一段在歷史上很有影響的評論,他說,瑤的失敗,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才能超過了他的品德。而作者認為,對于那時的智宣子來說,選擇瑤還是選擇宵不單單是選擇繼承人的問題,里面還包含了家族戰(zhàn)略的抉擇。智宣子已經(jīng)意識到晉國未來的結局——要么被一家取而代之,要么被幾家瓜分,所以他決定賭一賭,至少瑤具備那種謀略?,帥]有投機成功,不是才德不配,而是根本不夠聰明,才能還不夠。如果他能意識到圍攻趙氏可能會引起韓氏魏氏對自己家族未來命運的擔憂的話,他或許就不會那么輕慢地對待這些已經(jīng)名存實亡的家族了。
在那個時代,高尚的品德很寶貴,可是沒有實力和謀略的幫助,恐怕最后也只能得到一個悲情的結局。
作者以其獨到的眼光把握住了《資治通鑒》的精髓,人物眾多卻并不顯龐雜,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同時帶來了新鮮的閱讀感受。
有人發(fā)問,古代宮廷的爭斗、官場的政治博弈,關我們現(xiàn)在普通人什么事?歷史的規(guī)律亙古長存,古代的君臣之道、官場之道,與現(xiàn)在的官場、職場、商場的生存法則一脈相通。
正所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我們沒有必要去學宮廷斗爭中的心狠手辣、爾虞我詐,但是,還是能學到一點點做人處事的原則和智慧,也是好的。
而且,認知先人的歷史,本來就是圓滿自身修養(yǎng)與學識的途徑。正如河伯所言,作為一個“中國人”,民族性是我們?nèi)烁裰泻苤匾慕M成部分,“因此,閱讀《資治通鑒》,也是在直面‘我之所以為‘我的問題”。
《寡人很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