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梅花箋
◎王太生
梅花箋落筆,適宜寫些什么?在我看來,不必寫上大吉大利,空泛矯情的話,以及其他勵志語言。
紙箋上畫梅花,白梅、紅梅、粉梅、紫梅……花團簇簇,重重疊疊。梅花畫在信箋上,把整張紙都染香透了,然后再坐下來,屏聲靜氣,提筆寫畫點什么。
點一條魚,用淡墨勾,魚便游在梅花疏影中,嘴巴噏合,便是微涼春水中叼一瓣落紅梅花。魚樂,人也樂。
梅花箋上描一溜遠(yuǎn)山,人若站在一株梅樹叢中??瓷接忻窐渥鲆r托,遠(yuǎn)山不遠(yuǎn),就在北窗外,遠(yuǎn)山爬在梅樹之上。
畫一窩麻雀,會聽到麻雀在檐下啁啾。聽麻雀啁啾,人是閑的,便會想到麻雀一家子的事情,它們會為收入少而煩惱嗎?會爭吵嗎?這幾只雀,對生活會滿足嗎?
梅花箋上畫美人,美人住在梅花中。南北朝時,壽陽公主天生美貌,有一天她在宮里玩累了,躺臥于宮殿檐下,其時恰逢梅枝盛開,一陣風(fēng)吹過,幾瓣梅花落在公主額頭。梅花漬染,留下斑斑花痕,壽陽公主沒有去美容院設(shè)計妝容造型,卻得一奇妝,就像詩人偶得佳句,從此將“梅花妝”貼在前額,被襯得更加嫵媚。
著一葉楊柳船,船、柳雅致。垂柳是柔軟的,春水是柔軟的,船亦是柔軟的。在春天,一切都是柔軟的。柔軟的紙箋上,一葉扁舟,老柳細(xì)枝,絲線如簾,有一人斜倚船上,他這是要去哪兒?恍若是我?guī)啄昵?,站在岸上,想借一條船去遠(yuǎn)方。
畫美人太俗,畫神仙太雅,梅花箋上宜寫幾句真性情。
我若得一頁梅花箋,定不舍信手涂鴉,思量良久,大概會寫上這樣的句子:晚生居俗世,常聞酒氣、煙火氣、香水氣、汽車尾氣,久不聞梅花香,心存一愿,在地脈轉(zhuǎn)陽,氤氤升騰時,邀一二好友,去看南山梅花。
梅花箋應(yīng)記梅花事。南宋詩人楊萬里在他的《普明寺見梅》中寫道:“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見僧窗一兩枝。猶喜相看那恨晚,故應(yīng)更好半開時。今冬不雪何關(guān)事,做伴孤芳卻欠伊。月落山空正幽獨,慰存無酒且新詩。”楊大叔覺得梅花“半開時”最好,空山寂靜,我一個人正好觀梅花。詩人還喜食梅花,曾笑嘻嘻地對友人說,“老夫自要嚼梅花”。
梅花箋宜載交情。南朝詩人陸凱,自助游,行至嶺南橫浦驛梅嶺,忽憶長安好友范曄。老陸便折梅一枝,托驛使快遞送去,并附紙贈詩云:“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彪m是秀才人情,花錢少,浪漫大于實際,卻也脈脈溫情。
梅花箋上畫山野樵夫,一山一村一樵夫,人立風(fēng)中。天地間最大的是人,雖然一人如豆,做的事也渺小瑣碎,但人的內(nèi)力和張力,如一扇門,是向外開啟的,一聲吆喝能將一張畫紙撐滿。
信紙柔軟的年代,言簡意賅。紙箋寫著從前雅事,過去的老情分、老交情。
梅花箋不記田畝房產(chǎn),金銀珠寶,也不適合記賬、打白條,專記意境清新雋永的事,春天開始時,一些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