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表達獨特的方式是“不說”
又是一年父親節(jié),每年的這天,我都會發(fā)短信:“爸爸,我好愛你。”父親是那樣沉默又羞澀的人,小心翼翼地在對話前面冠上“你媽問你什么時候回家”“你媽說想你了”“你媽問你錢夠不夠”——愛的正面是柔軟的呵護,愛的背面是“不說”。你不說,于是我也沉默。可“我好愛你”這句話,他多想每天都聽到。
前不久看一檔綜藝節(jié)目,節(jié)目的結(jié)尾很煽情,每個嘉賓都收到親人的一封信和一道菜。主持人引導每個明星,講一講成長路上和親人之間最深情的往事。每個人都特別動情地回憶了過去艱難的跋涉和美好的時光。我也一度眼泛淚光。
但是節(jié)目錄到最后,我發(fā)現(xiàn),在眾多的親人中,很少有人提起自己的父親,即使有一位明星講起他的父親,也是用慣常的嚴厲、沉默、忍辱負重等詞來描述。主持人進一步挖掘還有什么動人的故事可以分享,那位明星一臉茫然地說,父親很辛苦,為這個家四處奔波。大家都附和著,大多還是那些雷同的說辭。
有那么一刻莫名有一絲失落,作為父親的兒子和兒子的父親,我發(fā)現(xiàn)“父親”這個稱謂,那么熟悉卻又那么遙遠,那么親切卻又那么模糊。
父親是親人中最親近的陌生人,是溫情中最沉默的見證者。他們常常忙碌到忽略了兒女的成長,以粗獷的名義不屑于表達,以剛強和高大忽略了細膩和傳遞,于是,父親們親手把自己鑄造成一座冰冷的大山、寂靜的港灣和遠去的背影。
那晚我想起我的父親,也想到我作為父親的缺失。小時候?qū)Ω赣H的印象就是他一直體弱多病,家里一有困難,就會去找別人商量。父親有一些才華,能講很多故事,也算心氣比較高的人。他有一些創(chuàng)新和獨特的想法,在那個比較封閉的地方,算是有文化的人。他也幽默風趣,會分析問題,調(diào)解矛盾,始終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等。當然,這些表現(xiàn)僅限于在外面,回家后的父親是沉默的,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老實說,小時候的我不太愛和父親單獨相處,那個在外面清高有才華的男人,在他的子女面前特別無趣和沉悶。他教育我們的時候,多半是用鄰居家的優(yōu)秀小孩來貶損我們,他也從來不當面表揚我們。他嚴格遵守“父不夸子”的古訓,這讓我特別有挫敗感。
好在我很小就以讀書的名義離開了父親。在沒有父親的日子,我是一個莽撞的少年,自由散漫,活在自己的世界,很少去關(guān)注別人的感受。以至于我在外面遇到多么艱難的處境或者取得多么驕人的成績,也從來不和家人分享,更不會和父親多說。
有一次父親偶遇我以前的一位老師,大概那老師講起我以前的很多表現(xiàn),他才知道,我體育成績超級好,但是也曾遭受了那么多的苦。那次父親回家,一進門就急切地說:“今天見到某某啦,說了你的很多事?!北M管他也沒有過分表揚我,但我看出他的眼神里有一種說不上來的驚喜和欣慰。
一直以為父親是懦弱的,但是我十幾歲的時候,有一次訓練受傷,很嚴重,按照學校的要求必須通知家里來人商量。最初以為父親依然會唯唯諾諾,想不到,父親看到我的傷情,眼里含著淚水,他第一次像媽媽一樣細心地敷著我的傷口,心疼地定定地看著我出神。他打算把草場賣了,讓我去普通學校讀書,他甚至勸我不要遭這個罪啦,全世界當牧民的人多得是,不行回去放羊也好。
與此同時,父親像一頭被激怒的雄獅,擲地有聲地斥責了隊里的領(lǐng)隊和我的教練。后來聽我教練講起父親的表現(xiàn),教練說:“你父親是見過世面的人,懂大道理的人,不像牧區(qū)出來的?!?/p>
我知道父親是愛我的,但他像中國大多數(shù)的父親一樣,以威嚴的形式展示他的父愛,生生地把我們隔在陌生的兩岸。
年老的父親更像母親,話多,對每一個子女的生活都要強行干涉。我懂,他是想通過這樣的參與證明他的存在和價值,特別是母親去世后的這幾年,父親努力想把這個家經(jīng)營成媽媽還在的樣子。
他偷偷給每一個兒女買一壺胡麻油送來,盡管我們發(fā)現(xiàn)他被騙了,他買回來的是地溝油,我們也裝成歡喜的樣子接納。他聽信江湖騙子算命說我今年不順,偷偷為我贖過,連續(xù)多天祈??念^忌口。他聽到姐夫去世,哭著說:“老天爺,你眼瞎了嗎?讓我這老的不死,怎么奪走了那么年輕的人??!”他聽到二哥度過低谷也會欣慰地說:“老天有眼,沒有難為我的兒女……”
我原以為父親不知道我會寫歌,以為他一個牧區(qū)的老人,對這些流行音樂也不太感興趣,也從來沒有和他說過。想不到,有一次我回去,不知他從哪里弄到我的專輯,給小區(qū)里的一群鄰居炫耀我,讓每個人聽一小段,還不住地問人家好不好聽。
父親努力要把家維護成媽媽還在的樣子,養(yǎng)著媽媽喜歡的花草,種著媽媽喜歡的蜜瓜。但是,媽媽還在的時候,每次回家,如果媽媽不在家,我們會下意識地開口問:“爸,我媽去哪兒了?”媽媽過世之后,我們回去更是待不了幾天,在家的日子不僅冷清,而且冗長。和父親待著的時候,也不知道說些什么,知道父親喜歡國家大事,就道聽途說地分析一下政治風向,除此之外,依然是沉默。
那時候沉默的父親一定無比失落,可我們終究找不出一個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那天回去,看見父親站在風里不語的樣子,我莫名感覺,這不就是我未來的樣子嗎?
父親身上有著無數(shù)中國式父親的縮影,不善表達,忽略自己,內(nèi)心柔軟,卻永遠沉默。每次和父親相處,我總會比照自己做父親的資格。我一次次發(fā)誓不要活成父親那般模樣,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是依然以忙碌和養(yǎng)家的借口成了一個奔波和威嚴的父親嗎?
這段時間,陪兒子集訓,沒事的時候找一些話題和兒子交流。兒子第一次知道我在體育方面那么專業(yè),第一次知道我是一個不錯的網(wǎng)絡(luò)寫手,也第一次知道我的很多經(jīng)歷,兒子一定以為我就是他媽媽眼里那個深夜歸來的酒鬼和沖動豪放的莽漢。
在兒子的心里,我開始有了威望,他甚至偷偷和他媽商量想用他的壓歲錢給我買一條褲子。他也會在下晚自習的時候給我打電話叮囑我少喝點酒。我第一次被一個小人兒柔軟地牽掛,突然覺得忙不是借口,有愛就大聲說出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當然我女兒還不太懂父親陪伴她成長的重要性,她依然會用她媽媽的口氣訓斥我:“臭死啦,洗腳去行不行?”但是她看見我站在校門口接她時,依然會興奮地跳著向每一個同學炫耀:“那是我爸!”
有人說,母親的教育就像陽光,沒有陽光我們會立刻感到生命的黑暗;而父親的教育就像是空氣,缺少空氣生命也會慢慢窒息。孩子渴望母愛,當然也一樣渴望父愛。那天看到一段采訪成龍之子的視頻,他說他的成長記憶里連父親的背影都沒有。我莫名驚出一身冷汗,我怕自己成了父親一樣的父親,以忙碌的名義成為最沉默的親人,最陌生的見證者!
我不想讓兒女成為過去的自己,也不想讓自己成為未來的父親!我暗暗發(fā)誓,做一個有溫度的父親,善于表達的男人。因為,我不想站在風里沉默啊。(文/喇嘛哥)
2016年的暑假,我回到故鄉(xiāng),父親透析已經(jīng)五年,平日里的生活是家中、醫(yī)院,兩點一線。由于疾病所擾,他骨瘦如柴,且又經(jīng)常夜不能眠,身上伴有神經(jīng)性皮膚炎癥,耐不住抓癢。我讓弟弟幫他換了智能手機,可以看新聞,下載電影,也順便幫他下載了微信,便于聯(lián)系親朋好友。我教他如何發(fā)送語音、視頻,以及朋友圈一些簡易的功能。他戴著老花鏡,學得很快,我們父女倆在一個房間里語音通話了很久,直到他已熟練操作微信。
我沒能看過父親朋友圈的通訊錄,暑假結(jié)束之后就返回了工作地。在后來的日子里,聽母親說父親通過微信聯(lián)系到了年輕時的諸多朋友,吃飯睡眠都有好一些。
父親曾頻繁發(fā)一些網(wǎng)絡(luò)信息給我,大抵是一些社會新聞,警示我如何照顧好孩子,防盜防騙之類……父親發(fā)我的信息我并未一一閱覽,但是看標題也揣摩出大概,我發(fā)送語音給他,希望他每天能關(guān)注一些積極向上的社會新聞,收獲快樂,聽歌解悶,看些喜劇也是好的。到后來,父親不再向我轉(zhuǎn)發(fā)那些雜亂的信息。
他開始更新他的朋友圈,關(guān)注我的公眾號,評價我偶爾發(fā)出的某條信息。某一天,父親的朋友圈里發(fā)了一張魚塘的照片,文字深深地觸動了我,他說他約了一位年輕時的朋友,本想帶著朋友去吃魚,他看到魚在魚塘里想起年輕時在東湖打魚的場面就不想吃魚了。因為魚還在堅強地活著,就像他也在堅強地活著一樣。所以那天父親就不想帶朋友吃魚了……
我想起多年以前父親彷徨無措的時候,那些年他不止一次產(chǎn)生放棄治療的念頭。身為子女的我們明白他只是不想為我們增添負擔罷了,親友的勸解,孩子的鼓勵,我們的勤奮和努力讓他選擇了堅強地活著。
或許是因為父親在看著,我們總是比往年生活得更加努力些,父親樂于關(guān)注我的生活點滴,抑或是我筆下那些零零散散的文字記錄。
平日里家中一切由弟弟料理周全,寒暑兩季回到家中,母親煮飯料理家務(wù),弟弟會提醒他每日所需的藥品,出門前幫他打掃鞋底的灰塵,穿衣戴帽之類煩瑣的小事。
我陪伴他往返醫(yī)院病房,看到他能和醫(yī)生、護士,病友相處愉快,時不時開些玩笑,說些有趣的事倒也欣慰?;蛟S是因為父親經(jīng)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所以在他有限的生命中,能夠產(chǎn)生生命中積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念。我敬佩這樣的父親,堅強、樂觀、勇敢。
父親,就是這樣。我牽掛著他,他又何嘗不曾牽掛于我?他會時不時發(fā)個信息給我,問候我的生活。千里之外,他會告訴我家中的大事小情,讓我內(nèi)心安然,無多掛念。每年生日那天,他會第一個向我發(fā)來信息:今天是我女兒的生日,祝女兒生日快樂。
知道我丟失了重要的戒指,父親留下的評論是:身外之物,丟之無畏,有心在即好。看見我更新一篇文章,提及實現(xiàn)了最初的一個夢想,父親留下的信息是:我為女兒實現(xiàn)兒時的夢想而驕傲。
我寫下的文章,他會評論,我走過的路,他會欣賞。我的計劃,他會支持,我小有成績,他也會因我而自豪。即便我已成家立業(yè),他還是那個默默在身后支持我的人。
在我心中,農(nóng)民出身的父親其實更像是個文人,他用半生的智慧教育我如何成為一個樂觀、堅強、努力生活的人。(文/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