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 理
說法 / Remark
沒有來世,請與家人好好相處
◎ 艾 理
家是什么?社會學家說家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婚姻學家說家是風雨相依的二人世界,文學家說家是寶蓋底下一群豬。而家人是什么?家人是父母、伴侶、子女……他們生活在我們身邊,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但很多時候,因為朝夕相處,我們最不懂得如何相處的往往也是他們。在無意中,我們給他們造成了許多的傷害。學習與家人好好相處的方法,不斷改善生命中最重要的關(guān)系,于家人、于自己都有著重大意義。
測試: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你是否出現(xiàn)過這些想法?
1.我偏要氣氣他(她)。
2.我有時脾氣差點不可以嗎?
3.我已經(jīng)為家人付出不少了,就不能提出一點自己的要求嗎?
4.對外人態(tài)度要好,在家人面前則應(yīng)當無所顧忌,放下偽裝,展現(xiàn)最真實的一面。
5.家人對我的態(tài)度還不如外人對我的態(tài)度好。
6.別人不理解我也就罷了,怎么你也不理解?
7.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
8.家人不會真的對我生氣。
9.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長,以后可以慢慢彌補。
越是親近的家人,因為朝夕相處,越容易產(chǎn)生摩擦碰撞,有時積累的負面情緒可能也越多,好在我們可以通過內(nèi)省和交流的方式,慢慢看清其中的愛與傷害。隨著閱歷的增長、心智的成熟,我們每個人都會找到與家人相處的最佳方式,并使得人生圓滿。
年少時因為叛逆,袁杉杉和母親的關(guān)系一度達到高度緊張的狀況。在她的眼里,母親是一個脾氣差、控制欲強的人。她確信如果和母親長期相處,自己一定會被塑造成另一個母親。
成家前的那幾年,袁杉杉保持固定的一周打一個電話回家的頻律,并盡可能地不回家。她享受自己的人生,去實現(xiàn)被母親壓制多年的鋼琴夢……六年,她沒有沉浸在對母親的責怪中,和母親的關(guān)系卻奇跡般地緩解了,尤其是近兩年。原因除了她離開原生家庭、保持獨立、享受自己的生活外,還包括近幾年一直鼓勵母親去關(guān)注自己的生活。
袁杉杉教母親用微信、幫她報旅行團,就這樣堅持了六年,慢慢地,母親開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自己投資的小事業(yè),即使袁杉杉難得回一趟家,母親也不會整日在家看著她,而是跟朋友出去玩。同時,袁杉杉也嘗試融入她的圈子,跟她的朋友們聊護膚、聊旅行,跟她的朋友們的孩子成為伙伴?,F(xiàn)在,母女倆的關(guān)系不再緊繃,母親在袁杉杉眼中也慢慢變得溫和、寬容起來。
袁杉杉把自己和母親的相處模式復(fù)制到了婆家,公公和婆婆都對袁杉杉贊賞有加。
至今,袁杉杉仍非常喜歡賴佩霞說的一句話:“不管回家的路有多難走,你都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只有真的能夠跟父母和平相處時,你才有可能真正喜歡自己?;丶疫@條路沒有任何人能幫你走?!?/p>
婚后的第二個春節(jié),焦陽隨丈夫回老家走親戚。丈夫的二叔打小就疼他,聽說二叔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丈夫沒跟焦陽商量,直接給了二叔三千元錢。焦陽當時心里有些不悅,但忍著沒說什么。年后上班,焦陽和同事們說到此事,大家紛紛為她打抱不平?;丶液?,焦陽越想越委屈,忍不住跟丈夫狠狠地吵了一架,回了娘家。
在娘家的第三天,晚飯桌上有道鱖魚,焦陽的爸爸媽媽都很愛吃。洗碗時,媽媽悄悄告訴焦陽:“你爸愛吃臭的,我愛吃甜的,雖然口味不同,但我們會交流,設(shè)法找到了‘屬于兩個人的美食’。唯有這樣,飯才吃得香。婚姻是兩個人的共舞,不是一群人的狂歡。你不能按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丈夫,更不能把別人灌輸給你的負面情緒帶到自己的婚姻里。”媽媽停頓了一下,接著說:“焦陽,你敢說你在對外‘傾訴’的時候沒有添油加醋嗎?夫妻二人找到契合點,內(nèi)部協(xié)商,一致對外,才能把日子過好?!?/p>
焦陽回到家,看見丈夫頹喪地坐在沙發(fā)上??吹浇龟?,丈夫立馬站了起來,說:“我錯了,我以為你嫁給我,就應(yīng)該毫無理由地接受我的一切,我受過的恩情理所應(yīng)當我們一起償還。我不應(yīng)該擅作主張,自始至終忽略你的感受和意見。”
焦陽笑了,其實她明白自己和丈夫早就是一條船上的搭檔。丈夫是性情中人,希望身邊的每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而她執(zhí)著于先過好夫妻倆的小日子。都是為了過好日子,但是方式不一樣,婚姻的船只能原地打轉(zhuǎn)。
妻子有妻子的原則,丈夫有丈夫的原則,造成夫妻關(guān)系裂痕的往往不是那些觸犯原則的大事,而是生活中的瑣碎小事。找到彼此一致的地方,做到婚姻內(nèi)外“區(qū)別對待”,夫妻才能好好相處。
一天,陳雨琪的先生下了班,去岳母家接兒子,進門正好看見岳母在教兒子用棉簽桿拼圖形。后來回家,晚上夫妻倆把兒子哄睡了,先生跟陳雨琪說,他站在門口看了很久,羨慕得胸口有點脹痛,因為從來沒有人肯花時間陪他做這些細小的事情,他爸爸常常不歸家,他媽媽又不太會跟小孩相處。他對陳雨琪說:“我一直覺得你身上有一些我沒有的素質(zhì),你比我自信、細心,原來是這樣來的。”
自從那一天,先生開始反省和改變。
以往,兒子常一個人玩iPad,因為陳雨琪和先生沒空陪他,或者常?!芭愣话椤?。
最近先生買來教育書籍,按照上面所說,把握陪孩子的“黃金時間”,即孩子起床時、孩子入睡前、孩子回家時。兒子每天睜開眼的那一刻,他會和兒子說“寶貝,早上好”,再播放一些歡快的音樂;如果是周末,他還會詢問兒子是否做了美夢,如果有,讓兒子畫下來展示給他看。
先生堅持了一段時間,陳雨琪慢慢發(fā)現(xiàn),她下班回到家時,兒子不再悶頭玩iPad了,家里多了先生和兒子的歡笑聲。陳雨琪慢慢也加入先生的“陪伴計劃”,那段時間,兒子快樂無比。
孩子會長大,有一天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在形成獨立思想的路上,有時他或許覺得跟父母無法溝通,但總會記得那些溫馨的陪伴。先生跟陳雨琪說,陪伴讓自己的孩子有被愛的人的特質(zhì),以后他即使遇到風雨,也能有恃無恐。
@董愛武:他的應(yīng)酬很多,經(jīng)常要陪客戶喝酒,此外,他還喜歡抽煙。這些都是我反感的地方。不過,抽煙、喝酒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我只好試著去理解。我從不對他要求太多,因為這些都是相對的,他也沒要求我全身心地撲在家里。夫妻之間應(yīng)該多些體諒,我能做的只是提醒他多注意身體。
@羅敷:每次來我們家,公公總是帶些祖母留下的成套的盤子、碟子,或者是繡著家族名字首字母的床單、枕套給我們。公公家是個大家庭,孩子們又都各有孩子,算下來公公有十多個孫子以及三五個重孫。公公總是樂呵呵地去帶幾天孩子,帶完就走,平時他有自己的生活規(guī)劃。雖然公公沒常和孫子們在一起,可孫子們見了他親熱得不得了。
@chp:每年春節(jié),我都會回老家和父母一起過大年,老人家為我們準備好多年貨,做了好多美味佳肴。歲月流逝,父母年歲已高,手腳不再麻利,子女們不忍心再讓二老辛勞。年前,兄弟姊妹合計并征得二老同意后,接他們來長沙過大年,兄弟姊妹輪流坐莊,使出拿手好戲(做一桌飯菜,帶二老出去游玩),一家人把酒言歡,其樂融融。
在修“與家人相處”這門課時,你有怎樣的體會?掃描二維碼,馬上表達你的心聲!你的精彩評論將出現(xiàn)在官方微信號“伊人說”上,與《愛你》的朋友們一起分享。我很看好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