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 名
最后一位總管太監(jiān)
◎ 佚 名
清末有兩個太監(jiān)最有權(quán)勢:一個是李蓮英,另一個是小德張。
小德張原名張祥齋,天津靜??h人,幼年家境貧寒,靠打短工為生。15歲那年,小德張受了一個富人的氣,急忙跑回家問母親怎樣才能發(fā)財。他母親信口回答說:“要發(fā)財,就得當(dāng)‘老公’。”“老公”是當(dāng)時人們對太監(jiān)的稱呼。
第二年,小德張就進了宮,當(dāng)了養(yǎng)雞鴨的小太監(jiān),算是初步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小德張了解到慈禧太后是一個大戲迷,當(dāng)戲子最容易得到她的賞識,于是走后門,投身宮廷的戲班子。
有一次,給慈禧太后演京劇時,有個演員動作過大,眼看就要把槍踢落在臺上了,說時遲那時快,跑龍?zhí)椎男〉聫堃粋€跟頭翻過去,在槍快要落地時抬起雙腳猛地把槍挑了起來,及時救了場。慈禧太后看后大為歡喜,對這個跑龍?zhí)椎馁澆唤^口。
為了討得老佛爺?shù)臍g心,小德張苦練三年基本功,每次演戲時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慈禧太后樂得合不攏嘴,于是賜名“小德張”。從此,“小德張”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進北京城。慈禧太后化裝成農(nóng)婦,坐上牛車狼狽西逃。很多王公大臣自顧逃命,就連很多太監(jiān)也置她于不顧,但小德張寸步不離,抓緊一切機會拍馬屁。據(jù)說,在逃往西安的路上,有一天大雨傾盆,道路泥濘,車不能行走,大家都無計可施,小德張當(dāng)即背上慈禧太后就走,累得半死卻毫無怨言。到了休息的地方,慈禧太后十分高興,隨口說:“如果我的兒子能這樣孝敬我,我就滿意了!”小德張聽到慈禧太后這么說,馬上跪在地上謝恩。從此,他就以慈禧太后的干兒子自居,成了慈禧太后的近侍太監(jiān)。這時候,小德張的地位已非同尋常。
1908年,光緒和慈禧太后相繼死去。李蓮英感到失去了靠山,加上年紀已大,就主動隱退,小德張便順理成章地被提升為太監(jiān)的總頭兒——總管太監(jiān)。
小德張的美夢終于實現(xiàn)了,可是1910年,辛亥革命的炮聲宣告了清朝的滅亡。小德張安排好退路,在天津的英租界建了一棟豪華的洋房,還開辦了德順興副食商店、泰昌利五香冬菜廠,并在香港和廣州設(shè)立分店,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資本家??墒怯捎谛〉聫堖^于揮霍,加上不善理財,20世紀30年代以后,家境便開始衰落了。
新中國成立時,小德張仍是一名地主兼資本家。20世紀50年代初,工廠和商店都改為公私合營,小德張身不由己地加入了社會主義改造的行列,以賣油炸果子為業(yè)。由于態(tài)度較好,小德張得到了人民政府的寬大處理,得以終年。
(摘自人民網(wǎng)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