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凱
摘 要:由于煤礦的井下供電網絡線路長度較大,導致電網的負荷量較大,用電設備將長期處于低功率運行的狀態(tài)下,從而導致電能受到極大的浪費和損耗。這種情況在中央變電所的供電系統(tǒng)中尤為常見。無功功率補償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供電系統(tǒng)中的功率因數,從而降低電網的負荷和電能的損耗,改善供電的條件,提高供電的質量。因此,無功功率補償技術在供電系統(tǒng)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煤礦的井下供電系統(tǒng)中具有良好的節(jié)能作用。
關鍵詞: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無功功率補償技術
一、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的特點
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的運行條件較為惡劣,井下的環(huán)境陰暗潮濕,經常會引起電纜等設備受潮的現(xiàn)象。井下供電系統(tǒng)通常是使用電纜來連接各個用電設備,用電線路中的負荷變化性較大,容易對線路造成較大的損壞。此外,井下的電纜巷道相對較窄,當巷道中出現(xiàn)礦車傾倒或巖石掉落的問題,將會引起電纜的極大破壞,從而影響井下的正常供電。在井下采礦的過程中,所需的用電設備較多,電氣設備長期處于過載運行的狀態(tài)中。而一些大功率的用電設備采用的都是全壓直接啟動的方式,在啟動的瞬間,急速增加的電流會導致線路中的電流達到額定電流的10倍以上。在這種情況下,線路中的電壓會急速下降,若電網的安全保護裝置設置不合理,將極有可能導致電網出現(xiàn)大面積的停電故障。
我國的煤礦井下供電網絡主要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系統(tǒng)。在這種系統(tǒng)中,一旦出現(xiàn)金屬相接地的現(xiàn)象,用電器仍然能夠正常的運行,但未接地的兩端電壓會出現(xiàn)相對升高,這很容易引起用電事故。因此,當出現(xiàn)一相接地的現(xiàn)象時,用電系統(tǒng)是不能長期運行的,必須在2小時之內切斷電源,只有這樣才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二、煤礦井下無功功率存在的危害
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中存在的大量感性負荷會消耗大量的無功功率,從而導致電路中電壓的損耗和電能的損耗增加。一些無功負荷還會造成電壓的劇烈波動,導致電網的供電穩(wěn)定性遭到破壞,一些設備出現(xiàn)開機困難的問題,甚至被燒毀。這種作用在一些大功率的用電設備上表現(xiàn)更為明顯。
三、井下使用無功補償的意義
煤礦井下用電系統(tǒng)采用無功補償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
首先,補償無功功率可以降低無功損耗,從而起到節(jié)約電能的作用。井下供電系統(tǒng)采用無功功率進行補償后,可以提高電能的利用率,其實質就是節(jié)約了能源。其次,無功功率能夠提高電網中的功率因數。按照就近原則,無功功率可以抵消電網中的感性無功電流,從而起到提高功率因數的作用,使其達到國家對電網的標準。再次,無功功率可以提高變壓器的利用率和電網的負載能力。無功功率在電網中起到了承載容量的作用。這有效地分擔了電網線路中的負載,使得變壓器的容量使用率也有所下降。在進行無功補償后,變壓器的無功功率輸出減少,實際的工作功率近似于有功功率,這就提高了功率的利用率,降低了電路中的無功電流,提高了線路的承載力。最后,無功功率補償還可以穩(wěn)定電網中的電壓。當井下電網中存在較多的無功功率時,電網中電壓的波動較大。在補償了無功功率后,電網電壓的穩(wěn)定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二次電壓波動的現(xiàn)象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四、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裝置的工作原理
無功補償技術的原理就是通過能量之間的轉換來實現(xiàn)容性設備無功功率的補償。井下電網在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感性負荷,這些感性負荷的存在會導致無功功率受到一定的損耗,從而導致電網中的電壓和電流出現(xiàn)不同的相位,產生的相位差被稱為功率因素角。在電路中將具有容性功率負載的裝置和感性負載裝置進行并聯(lián),就能使兩者相互吸收所釋放的能量,從而完成能量的轉換,低效率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從而提高了無功功率。
五、無功補償技術的主要類型
(一)就地無功補償
就地無功補償是指在用電設備的周圍直接并聯(lián)一個電容器,從而在電路中形成與電動機的回路并聯(lián)。這種補償方式在低壓電網中使用的較多。在這種補償方式中,主要采用的設備有晶閘管和機械開關。兩者都可以作為電路中的投切開關來使用。電容器的自動投切則由就地電壓傳感器來控制。在電網運行的過程中,電容器為電機提供無功負荷,這樣能夠減少能量交換的距離,將線路的電路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在電路不變的情況下,線路的損耗和電流呈正比,就地無功補償的方式能夠起到良好的節(jié)能效果。
(二)分散無功補償
分散無功補償是在變壓器的低壓端并聯(lián)一個電容器,以此來達到增強支路功率的作用。在此情況下,電路中的電流和電能損耗都能得到有效的降低。
(三)集中無功補償
集中無功補償的方式是將電容器并聯(lián)在變電站降壓母線的一段。這種補償方式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對電路電壓實現(xiàn)良好的控制,在自動投切的實現(xiàn)上也更加容易,能量的利用率高,電網更易維護,電網、變壓器和線路中的無功負荷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這種方式也有一個缺陷,就是不能降低電網支路中的無功負載和能量的損耗。
六、無功補償技術在煤礦供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
(一)降低供電線路的功率損耗
在三相供電網絡中,線路功率的損耗主要是以熱損耗的形式產生的。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的功率通常較低,采用無功補償的方式能夠將自然功率進行顯著提升。在電路負載穩(wěn)定的情況下,電路中的功率損耗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二)提高線路的供電能力
供電網絡在經過無功補償后,線路的負載電流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所需電纜的橫截面積也有相應的下降。因此,經過無功補償后的電路節(jié)電的效果十分顯著,供電能力也有了極大的提高。
(三)減少供電線路電壓的損失
在電路中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后,線路上只需要有較小的電流進行完成電能的正常傳輸,這樣能夠將線路中的電壓損失降到最低,并且提高電壓的穩(wěn)定性,對用電設備而言,工作的負荷也有了相應的降低。
七、結束語
無功補償技術在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降低電網中的電能損耗,提高供電的穩(wěn)定性和質量,能夠更好地確保煤礦企業(yè)的經濟效益,供電的安全性也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無功補償技術在煤礦產業(yè)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樊英,張麗,薛鐘兵,等.基于V2G的無功功率補償技術[J].電網技術,2013(2):67-68.
[2]查正勇.電力系統(tǒng)無功功率補償技術的相關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5(2):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