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心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才氣橫溢、人才輩出的時代。
放眼望去,我們身邊天才云集:一項又一項科研成果橫空出世,一個又一個創(chuàng)新產(chǎn)品見諸報端,一批又一批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專利……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被上天賦予了某種特別的能力,但卻只有在我們眼中富有才情者的身上顯現(xiàn)出來,于是,我們羨慕他們的才氣;或許,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能力變得才華橫溢,但可憐的意志讓我們丟失了一次次機會,于是,我們驚嘆成功者的才情。不得不說,這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悲哀:我們只看到了他們才氣橫溢的表象,而忽略了成功者背后艱辛的汗水。
所以,我們需要明白這樣一個真理:才氣還需苦力抬。
不可否認,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滄海一粟,所有生命都顯得那么渺小,那么普通。然而,如果我們能帶著一點天賜的才氣艱難前行,努力付出,那么,這微微的光亮在汗水與意志的交織中必將逐漸變亮,直至耀眼。
只靠聰明、才氣只是云煙,有了苦力相抬,才氣方成才華。眾只云梵·高的成功源于才情,卻不見那個終日于阿爾小鎮(zhèn)擁抱陽光并付出身心的青年;眾只知體操王子童非的成功是因為名師指點,卻不知年少時的他在老師門前為求一見而不停地翻跟斗;眾只道周杰倫因才華出眾而成為華語音樂天王,卻忘記當年他日夜寫歌,將夢積累成厚厚的歌詞卷……
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才情,讓我想起了冰心老人的詩句:“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p>
只是,也許,每個人也都嘗試努力過,然而在艱難與坎坷面前大多數(shù)人還是選擇了低頭。星星之火也就此熄滅,那一點點天賜的才氣仍然會跟隨他們一生,但卻再構(gòu)不成燎原的可能。
幸好,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乏一路走來付出了汗水與艱辛的人,他們正在發(fā)光發(fā)熱,用他們以苦力抬出的才華去改變著世界,也影響著更多的人。這正如門捷列夫所言:終生努力,便成天才。
近兩年很火的一檔節(jié)目《最強大腦》便是一個精英薈萃的平臺。其中站到臺上六次而且無一次挑戰(zhàn)失敗的李威可謂是記憶神人,他在武漢大學時曾被當作神話。眾人道他是天才,可誰知他也普通過。高中時代的他也常被背書困擾,因此他刻苦訓練。他整日與同桌較量記憶,去背誦大量的材料,并用足夠長的時間在學習與工作之余打破尋常的二位編碼記憶法,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三位編碼記憶法,在同樣的時間里,能更高效更高量地記憶。
蒲豐言,天才就是毅力;歌德云,天才就是勤奮;叔本華語,天才就是忘我。而我要說,才氣還需苦力抬。我們生活的這個才華橫溢的時代,無數(shù)成功者的經(jīng)歷也正告訴我們:才氣還需苦力抬。
【評點】
議論文的寫作貴在說理。本文就是一篇說理明晰、透徹、深刻的文章。文章從才華橫溢的時代開端,通過說理分析引出“才氣還需苦力抬”的中心觀點后,又進一步剖析了“苦力支持下的才氣才能成為才華”的觀點,繼而羅列了梵·高、童非、周杰倫、李威等事例,詳略結(jié)合,闡釋了對中心觀點的理解。綜觀全文,思想深刻,論證嚴密。同時,長短句的結(jié)合和名言的恰當引用無疑也為文章增添了光彩。 袁慶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