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堅
以弱勝強靠腦洞
◎劉志堅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英、法兩國達成協(xié)議,英國海軍負責在大西洋與德軍作戰(zhàn),法國海軍則負責在地中海與意大利較量。但是到了1940年,法國戰(zhàn)敗投降,因此英國海軍不得不兼顧兩個作戰(zhàn)方向,兵力捉襟見肘。
時任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的安德魯·坎寧安可支配的兵力遠遠少于意大利海軍,如何以弱勝強,成為擺在坎寧安面前的一道難題。
坎寧安是位資深的海軍軍官,對于現(xiàn)代海戰(zhàn)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意大利海軍雖然在數(shù)量上占優(yōu),但他們沒有航母和艦載機,從而喪失了海上制空權。而英方航母上的魚雷轟炸機完全可以借助航母平臺,抵近敵方港口,出其不意地發(fā)動突然襲擊,徹底搗毀敵方母港。于是,他腦洞大開地提出了用艦載機奇襲意大利海軍塔蘭托港的設想。
他的設想上報到英軍總參謀部之后,很多人認為他異想天開,意大利半島就是一艘不沉的航母,岸基航空兵的作戰(zhàn)半徑完全可以覆蓋整個地中海,一旦戰(zhàn)斗打響,完全可以迅速支援海軍,靠幾架魚雷轟炸機就想奇襲取勝,不啻為天方夜譚。
但坎寧安向總參謀部力陳:意大利海軍與空軍是兩個軍種,必然缺乏默契的協(xié)同,臨時請求空中支援,一定會出現(xiàn)混亂。而英國皇家海軍的軍艦和艦載機經(jīng)過了長期的協(xié)同訓練,配合默契,完全可以達成閃擊效果。即便意大利空軍出動,等他們到達的時候,奇襲行動早就結束了。最終,英國首相丘吉爾力排眾議,采納了坎寧安的設想,并將當時英國最先進的“光輝號”航母調(diào)歸地中海艦隊,以確保奇襲的順利進行。
一切準備就緒,奇襲塔蘭托港的行動于1940年11月6日展開。當天,英國海軍佯動群出發(fā),意大利海軍發(fā)現(xiàn)后,立即派出軍艦尾隨,并用空中偵察機進行了抵近偵察,但英軍“表演”逼真,很好地迷惑了意軍。11月8日,英國軍艦掩護群和突擊群向塔蘭托港發(fā)起海域挺進,意軍又先后派出三架偵察機飛臨英軍艦隊上空,但都被航母上的戰(zhàn)斗機逐離,依舊一無所獲。為了把戲做足,坎寧安命令艦隊在海上展開了多個艦艇編隊活動,使得對方始終摸不到英軍的真實意圖。
就這樣折騰了幾天,意大利海軍被弄得人困馬乏,紛紛回港。到了11月11日,坎寧安得到英軍偵察機的報告:意大利的所有軍艦都停泊在港內(nèi),沒有任何出海的跡象??矊幇擦⒓聪逻_了攻擊的命令。
1940年11月11日19時,“光輝號”航母上的21架“箭魚”魚雷機做好了最后的準備。20時35分,第一波攻擊機群起飛,22時50分,機群到達塔蘭托港上空,對錨泊的戰(zhàn)艦和基礎設施投下了魚雷,塔蘭托港頓時火光沖天。20分鐘后,第二波英軍艦載機也投入了戰(zhàn)斗,展開了輪番轟炸,然后安全返航。
坎寧安發(fā)動的奇襲,取得了振奮人心的效果。停泊在塔蘭托港的意軍軍艦一艘沉沒,一艘被重創(chuàng),其余的都被擊傷。港口內(nèi)的水上飛機機庫、油庫和造船廠均遭到嚴重破壞。而英軍僅僅損失了兩架戰(zhàn)機,創(chuàng)造了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奇跡。
此役之后,意大利海軍幾乎被打殘,再也沒有恢復元氣。英國海軍完全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法西斯軸心國的滅亡??矊幇材X洞大開的創(chuàng)舉,不僅使他成為英國海軍的頭號明星,也開啟了航母作戰(zhàn)的新時代。
編 輯 / 夕 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