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升
為『紅軍井』立碑
徐東升
“85年前,毛澤東率領紅軍攻克漳州后,駐點我們的祖厝,紅軍生活使用過祖厝邊的古井,我們今天在為紅軍井立碑?!?月10日,在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軍進漳戰(zhàn)役總指揮部舊址”,南靖縣豐田鎮(zhèn)鳳安村巷頭43號下店伙祖厝主人、今年65歲的陳炳坤如是說。
當日,陳炳坤請來建筑工人在祖厝左側古井邊安裝一塊花崗巖鐫刻著“紅軍井”的豎碑,其地面高度99厘米、寬度28厘米。井外直徑66厘米、內直徑40厘米。
具有閩南地方特色古建筑風范的下店伙祖厝,始建于元末明初,占地面積830平方米,600多年來井水從不枯竭,生活使用過該井水者都稱贊其清醇甘甜,號稱“鳳安第一井”。
據史料記載,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當年4月16日,毛澤東率總部和紅四軍從汀漳(長汀至漳州)古道進駐鳳安村??偛考凹t四軍在下店伙祖厝設立指揮部,毛澤東等主要領導人居住于該祖厝。當年,紅軍隊伍由該祖厝等居民帶路到龍山鎮(zhèn)南坪村奔赴戰(zhàn)場,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光輝一頁。那時,下店伙祖厝也成為紅色游擊隊聯(lián)絡點。
“我父親受到革命思想影響,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組織,開展游擊戰(zhàn)爭至南靖解放后,被分配到縣公安局工作?!标惐ふf,20年前,他父親陳金耳臨終前,對5個兒子(陳炳坤、陳炳發(fā)、陳炳財、陳炳旺、陳炳勇)和2個女兒(陳素玉、陳瑞玉)交代,要好好保護祖厝和紅軍井,使后人緬懷毛澤東率領紅軍攻克漳州駐點祖厝播下革命種子的豐功偉績。
新中國成立之后,下店伙祖厝曾作為南安移民暫置點、備戰(zhàn)備荒時期的隨軍家屬安置點、鳳安小學臨時教室、越南歸僑安置點辦食堂及接待處。
1983年,下店伙祖厝因墻壁保存著當年紅軍書寫的標語與南靖縣境內的其他紅軍標語一并被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下店伙祖厝“紅軍進漳戰(zhàn)役總指揮部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上面石碑記載著:1932年4月16日—19日,由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總部及紅四軍指揮部設此,毛澤東亦居此,指揮了攻克漳州的十字嶺、風霜嶺等關鍵戰(zhàn)役。舊址又稱下店伙大厝,坐西朝東,由前廳、廂房、主堂和北護厝等組成,占地面積830平方米。前廳和主堂均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墻體承檀懸山頂。山墻上保留有“農民起來實行土地革命”“打倒拉夫的張貞”等紅軍標語。
“我在祖厝已經居住40多年了?!标惐さ艿荜惐f,他與母親王倭倫等親人一直居住下店伙祖厝,守護這個紅色根據地,“我們要將祖厝與紅軍井永遠保護好?!?/p>
(作者:南靖縣山城鎮(zhèn)雁塔村黨支部組織委員)
祖厝主人為“紅軍井”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