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豪
身份證號:410184198807250074
抗滑樁在公路路基邊坡加固中的技術應用
郭世豪
身份證號:410184198807250074
在公路施工中,路基邊坡加固是確保順利完工的前提條件,也是提升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道路邊坡治理中,將抗滑樁施工技術廣泛應用到施工中,不僅能夠提高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還能進一步加快施工進度。為此,本文主要對抗滑樁的加固機理、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抗滑樁;路基施工;邊坡加固
抗滑樁的作用就是將抗滑樁打入到滑坡體內,在滑坡體的里層里起到穩(wěn)定滑坡體的作用。將抗滑樁插入到滑坡體的穩(wěn)定層以后就可以對滑坡體的流動力起到阻礙作用,加強滑坡體的穩(wěn)固性。當遇到自然災害的山體滑坡時,滑坡體的土質在向下滑動。在滑坡體治理過程中應該充分意識到滑坡體的抗滑樁控制的重要性。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有些施工單位對滑坡體抗滑樁運用還沒有足夠的認識,沒有及時準確的對滑坡體實施抗滑樁做出有效地措施,以致造成一些重大的滑坡體事故。這樣造成的滑坡事故就會對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損失,給人們的心理形成一種負面影響。在對滑坡體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該將抗滑樁的各個措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控制好,并且時時刻刻都要嚴格控制抗滑樁的質量,以達到減少或者避免因為抗滑樁的設計和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1、開挖孔樁
平整樁位場地后,需將截水溝設置到邊坡坡頂,利用防水布將邊坡坡面進行整體覆蓋,避免被因雨水沖洗,再出現(xiàn)坍塌問題。隨后進行放樣定位,做好護樁施工作業(yè)。開挖以人工為主,先進行第一節(jié)混凝土護壁澆筑,與地面高度相比,護壁高度應多出30cm左右。
根據(jù)“隔一挖一”的規(guī)定合理開挖抗滑樁,開挖樁孔的方式為分節(jié)挖土方式,如由上向下通過人工手持風鎬的方式一層一層地進行開挖,向提升吊桶內裝鏟除的土,提升工具為提升架,向地面提升后,通過手推車向指定堆放位置進行運送。開挖孔樁時,需從淺到深連續(xù)循環(huán)施工,直到其與設計樁深相符。通常情況下,需在0.6到1m之間控制單節(jié)開挖深度,在開挖環(huán)節(jié)做好適當調整,且控制在1m以下。
2、擋土板土石方開挖
澆筑完成孔樁混凝土作業(yè)后,需開挖最頂部1m擋土板土方,如開挖后土方密實度下降,需做好支撐工作,一般選取型鋼等方式。完成最頂部1m擋土板澆筑施工后,可按照從上向下一層一層地開挖土方,按照土質實際情況確定開挖高度,如土質質量不佳需做好支撐工作。
3、鋼筋施工
按照現(xiàn)場施工的具體情況,選取孔外集中下料的方式制作鋼筋籠,且安裝于孔內。利用切斷機進行鋼筋切割,嚴格按照孔深、垂直運輸能力將鋼筋下料長度進行分割,要求錯開設置豎向鋼筋接頭,相同截面內,與鋼筋整體截面面積相比,受拉區(qū)接頭截面積應控制在其一半以下。鋼筋加工制作后,通過吊車向孔內放入,由下到上一段一段地在孔內進行鋼筋籠安裝。禁止在土石分界位置、滑動面位置設置搭接位置。
在鋼筋焊接施工中,通過機械聯(lián)結的方式用于豎向鋼筋接頭,由于吊裝必須進行分節(jié)的可選取幫條焊。通過電弧焊對定位環(huán)、加強箍進行點焊,綁扎連接交叉鋼筋。
選取鋼管作為抗滑樁樁基檢測用聲測管,其內徑在50mm以上,2.5mm為其壁厚。通過螺紋連接鋼管,確保具有光滑的管壁。聲測管不允許出現(xiàn)破損現(xiàn)象,要求密封下端與接頭位置,通過鋼板對聲測管底口位置進行穩(wěn)固焊接,在檢測前應做好管頂加蓋工作,防止雜物落入,對管道造成堵塞,與抗滑樁頂相比,管頂高度應多出30cm。
4、模板施工
(1)護壁模板施工。選取定型組合方法進行護壁模板鋼制模板拼裝,并將脫模劑涂刷到模面上。為安裝、拆卸模板提供便利,可根據(jù)圓弧倒角進行鋼模邊肋施工,選取“U”型卡進行2塊模板邊肋位置相連。
為確保模板具有良好剛度,通過角鋼焊接口壁、內側,支模過程中選取木枋支撐于其內側,防止護壁混凝土澆筑時,導致模板變形問題出現(xiàn)。模板制作形狀為小上、大下口,也就是說八字階梯形為各節(jié)護壁接頭位置。選取井內吊線定位安裝各個模板,完成安裝工作后需做好復測工作,保證斷面形狀、大小等與設計規(guī)定相符。
(2)樁間板模板施工。根據(jù)設計規(guī)定及施工圖紙等進行模板施工。模板施工需與安裝工程相互配合,進行各類孔洞、套管等預留設置,在主筋、箍筋等位置固定焊接預埋鐵件、插筋等。垂直運輸施工模板,也可選取人工的方式。安裝前需對模板的質量、平整度等進行詳細檢查,且進行隔離劑的涂抹。
5、混凝土澆筑
將鋼筋放置到滑動面位置的護壁上,如護壁、孔口承受較大推力,需根據(jù)設計規(guī)定在混凝土內增加鋼筋放置量。澆筑護壁混凝土前,需將巖壁松動石塊、浮土清理干凈,且認真對模板位置進行核對,確保其樁徑、垂直度滿足施工規(guī)定。當存在滑動面時,需將臨時橫撐加強支護設置到護壁內滑坡一致方向,且對其受力狀況進行觀測,做好加固作業(yè)。如變形、損壞等問題出現(xiàn)在橫撐內,則必須及時撤走井下施工者。
6、終孔封底
當其開挖深度與設計深度相符后,需將孔內積水清理干凈,且將沉渣清理干凈。通過檢查確定其質量符合施工規(guī)定后,可完成終孔驗收工作。
1、為方便進行井架安裝及鋪設碴便道等,必須嚴格遵循施工現(xiàn)場的地形地貌進行相應場地的清理。在開挖樁身時,必須遵循樁身井口段的土質,當開挖深度達到2米時,就可以進行護壁混凝土的灌注,一般厚度控制在0.3米,并按照1.5米分節(jié),并逐漸進行開挖,杜絕分節(jié)情況出現(xiàn)在滑動面和土石分界位置。
2、在樁身混凝土灌注階段,除了做好鋪底、鋪軌及鋼筋籠綁扎等工作外,關鍵是進行錨索孔導管的預埋,根據(jù)滑坡的坡度及抗滑樁受力特點,設定錨索孔的位置和錨索傾角,同時牢固地將導管固定鋼筋籠上,防止在灌注混凝土時發(fā)生偏移,影響最終抗滑效果。在灌注混凝土時要連續(xù)地灌注,并且每層厚度達到50cm進行搗固,反復進行至灌注完成。
綜上所述,隨著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只有根據(jù)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新技術,才能更好地提升工程的質量,這也是施工的重點內容。將抗滑樁技術應用到公路工程施工中,不僅可以縮短施工工期,還可以提高工程質量,為工程經(jīng)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實現(xiàn)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 王祺.抗滑樁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