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快拍
今年51歲的郭岳,是安徽太和縣郭廟鎮(zhèn)郭寨小學的一名盲人教師。
1966年,郭岳出生在太和縣郭寨的一戶農民家庭,初中畢業(yè)后考上了當時的蒙城師范學校。畢業(yè)后,他如愿進入了家鄉(xiāng)的一所中學任教,圓了自己的教師夢。1990年,時年24歲的郭岳被確診患上了“視網膜晶體狀變性”的眼病,這種病只能靠藥物延緩病情的發(fā)展,最終會導致完全失明。之后,郭岳的視力一年比一年模糊。1993年,他的雙目徹底失明了。
熱愛教師工作的郭岳,為了繼續(xù)從事教育事業(yè),申請從中學調到了郭寨小學教五年級語文。這一年,他教的班級語文成績,在當時的郭廟鄉(xiāng)名列前茅。就這樣,郭岳在郭寨小學堅持任教至今。
初見郭岳,很多人都看不出他是個盲人。他走路不需要用棍棒或者導盲犬,腰桿挺得筆直。但一個盲人要想留在講臺上,無疑要付出超過常人幾倍的努力。剛開始寫板書,他有時會把字寫歪,有時會把字寫重疊;他也沒有辦法拿著課本上課,沒辦法閱批學生作業(yè)。他說,別的老師是備課,而他是“背課”。
每次開學前,郭岳都請人把教科書上的課文及學習資料從電腦上拷貝下來,存放到手機里,只要有時間就會拿出來聽,并把課文背下來。每當夜深人靜時,他一遍遍聽錄音,然后背熟、吃透……這是近幾年的“背課”方法,在沒有智能手機之前,他都是用復讀機。
對于雙目失明的郭岳來說,“背課”還不算太難,最難是批改作業(yè)。對此,他自創(chuàng)了“面批法”。在批改學生作業(yè)時,他把學生請到身邊,然后請班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在旁邊朗讀,聽到不正確的地方就當面指出來,并讓學生及時糾正。有時,他也會寫下簡短的評語。
郭岳的聽覺很靈敏,在課堂上學生們舉手回答問題時,喊一聲“我”,他就可以通過聲音叫出學生的名字。
早些年,親友見郭岳那么辛苦,曾有人建議他病退。他說:“跟學生在一起我很開心,也很充實。能看到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我也很有價值感?!逼饺绽铮怂X和吃飯,都是在學校里和學生們在一起。多年來,他教過的學生,后來不少人考取了名牌大學。
如今,郭岳已經是小學高級教師,他的一雙兒女也很優(yōu)秀。女兒大學畢業(yè)后在北京有份不錯的工作,兒子目前在讀研究生。(據阜陽新聞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