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兵
今天的中小學非常重視考試,教師重視,學生重視,但大多重視考試之前的復習迎考,很少研究如何做好考試之后的工作,尤其缺少對考試之后教師價值觀的研究,而教師的教育價值思想直接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首先是試卷評判。如何評判學生的試卷,反映出教師的基本價值思想。
南開中學1941年畢業(yè)的謝邦敏富有文學才華,但數(shù)理化成績不佳,畢業(yè)考他的物理交了白卷,即興在卷上填了一首詞。物理老師魏榮爵評卷時也在卷上賦詩一首:“卷雖白卷,詞卻好詞。人各有志,給分六十?!敝x邦敏順利畢業(yè),考入西南聯(lián)大法律系。
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為魏榮爵所感動。按照常規(guī),學生交白卷那肯定是判他0分,這完全說得過去,實事求是!理直氣壯!甚至可以找該同學談話,找家長告狀,讓學生端正考試態(tài)度,端正學習態(tài)度,進而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對該同學進行嚴肅批評。在魏老師心中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物理分數(shù)高低無關大局,學生人各有志,教師寬容為本,助學生一臂之力,讓學生順利升學!這就是教師的人文情懷。
無獨有偶,另外一則案例也深深地打動了我,那是來自一位小學校長對童年一次考試分數(shù)難忘的記憶。
由于中途轉學,功課落下了不少。一次數(shù)學考試后發(fā)卷子,我提心吊膽地接過來一看,非常意外,老師沒有打分,只寫了兩個字:“哎呀!”此刻,我領會了老師的心意,老師不相信我會這樣,老師在給我機會,老師在期待著我,老師在用這樣一個善意玩笑似的方式等待著我的努力。我決心把落下的功課補上。果然,又一次考試我得了滿分。許多年過去了,我又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考試,見到過成百上千張試卷,但只有那份沒有分數(shù)、寫著“哎呀!”的試卷,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珍藏。
這么多年的教師培訓,我們一再強調教師要目中有人,“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但是在現(xiàn)實的教育教學之中,不少教師卻是以考試為本,以分數(shù)為本,批卷過程中眼里只有試題,只注視答卷對錯,心中沒有學生成長,不關心學生的心理感受,不是從促進學生成長出發(fā),結果評卷這一原本具有人文價值的工作變成了純粹的技術活。上述案例中的教師心中真的裝有學生,是真的為學生考慮,不是為分數(shù)考慮,批上一個“哎呀!”包含多少關懷,包含多少期待!給學生多少激勵,給學生多少信任!
其次是試卷講評??荚囍罄蠋煻己茏匀坏匾v評試卷,但是怎樣講評就很有差異。我們有些老師的試卷講評就是面向全班的答案宣講,偶爾也會讓學生回答一兩個問題,但基本上是以老師宣講為主,這種宣講存在兩種問題。
一種問題是只講不評。講評試卷重在評,所謂評就是要評出學生的問題所在、原因所在、規(guī)律所在、方法所在。教師只講答案,不講問題,這樣就把考試的意義抹殺了。一次考試,本身就是一次學習,學習肯定要暴露問題,如果學生不知道問題所在,那考試的意義也就沒有了。有的老師好一點,講評過程中也會點到學生問題,但只講問題,不講原因,教師不去分析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也不去引導學生自己思考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這樣下去,同樣的問題仍然會再一次出現(xiàn)。有的老師也會分析原因,但只講原因,不講規(guī)律,也就是不去分析這些問題、這些現(xiàn)象的規(guī)律所在,學生只知道具體個別現(xiàn)象,不能掌握一般規(guī)律,不會舉一反三,這樣一來,學生的收效也不會太大。有的老師也會講一些一般性的規(guī)律,也能帶著學生舉一反三,但是只講規(guī)律,不講方法,也就是不去進一步地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去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的思維問題不能得以解決,這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促進學生成長的講評試卷就是要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共同分析原因,共同舉一反三,讓學生掌握規(guī)律,掌握方法,實現(xiàn)有效的進步。
還有一種問題是有面無點。也就是教師試卷講評只講全班同學相同的情況,不講個別學生具體的問題。一個班級的學生肯定有相同的問題,但一定也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具體情況,因此從學生出發(fā),幫助每一個學生發(fā)展,就要有個別面談??荚囍笈c每個學生的面批面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針對這個學生的問題,做具體的分析,做具體的指導,真正做到面向每個學生;針對每個問題,為學生明天的成長發(fā)展負責。英國里丁肯德里克中學在新生入學后,每一個學生要和老師一對一地討論制定個體長期目標;每個學期都設有成績分析日,老師都會和每一個學生單獨討論學生的目標達成情況并提出指導意見。這也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最后是考后獎懲。考試之后老師評卷,評卷之后試卷講評,講評之后許多老師會搞一些獎懲措施,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但怎么做卻很值得商榷。
中國廣播網(wǎng)報道:云南昆明某中學有家長投訴,反映孩子班上月評成績倒數(shù)后三名的學生要送禮給前三名的學生。而副校長稱,“學生是自愿買一些東西送給成績好的同學的,老師尊重學生的意愿”。
上述這個案例就十分荒唐,我估計這所學校的老師采取這種做法還是頗為得意的,可能還覺得這種方法是一舉兩得,獎懲并用,既獎勵了成績好的學生,又懲罰了成績不好的學生。但他們唯獨沒有想到這樣做給學生以極大的負面影響,且侵犯了孩子的正當權利,學校無權主張學生送禮,教師更無權逼著學生送禮,無論這禮物是給誰!副校長的辯稱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成績倒數(shù)后三名的學生要送禮給前三名的學生”,這范圍的規(guī)定本身就是強迫的體現(xiàn)。這種做法對成績好的同學不是鼓勵,而是一種腐蝕,因為成績好就可以不勞而獲,就可以白白享受別人的“進貢”;這種做法對成績差的學生是一種人格扭曲,因為成績差就要向別人進貢。這是學校反倫理的教育,這是教師反道德的行為。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教師麗貝卡·米沃基獲得了2012年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獎,這種獎勵在美國320萬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中是歷史最悠久的全國最高榮譽。 有著15年教齡的麗貝卡說:“上好每一節(jié)課,留好每一次作業(yè),把握住每一個教育契機,這些素質是任何一個優(yōu)秀教師都應該具備的?!苯處煂W生的教育不僅體現(xiàn)在說教上,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具體教學行為之中,每一次上課,每一次考試,都蘊藏了教育,都體現(xiàn)了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都體現(xiàn)了教師的學生觀。麗貝卡說:“當好老師,除了付出,沒有捷徑。對工作的無限熱情,對學生潛力的無限信任,對每天工作取得一點進步的強烈渴望,還有對每天來到教室中這些具有特殊才能和天賦的孩子們的欣賞,這些正是全美國乃至全世界優(yōu)秀教師身上表現(xiàn)出的共同特點。”對學生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了教師的倫理素質,如果是基于對學生的無限信任、對學生的充分欣賞、對學生未來發(fā)展負責,那么教師的教學行為一定會充滿人文性,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人文關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