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學府實驗小學 陳 思
譯林新版《英語》Cartoon time的教學研究
——以四年級下冊Unit 7 How much?為例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學府實驗小學 陳 思
《英語》(譯林版)教材修改之后新增了Cartoon time板塊,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生們通過對這個板塊的學習,不但復習鞏固了Story time中的單元重難點,同時在Cartoon time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規(guī)范地訓練了語音語調(diào)。
Cartoon time;復習;發(fā)音;文化
縱觀譯林新版《英語》教材,不難看出Cartoon time板塊的特點非常鮮明。一是貼近生活,易于讓學生在平時生活中運用。Cartoon time中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對好友:小老鼠Bobby和小貓Sam,故事內(nèi)容為小學生熟悉并且感興趣的日常生活,蘊藏在故事中的不僅有本單元的知識、技能,同時也涉及文化、情感、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二是幽默有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Cartoon time板塊中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變化,富有幽默感、機智感和戲劇性,特別是故事的結尾往往意想不到,讓人忍俊不禁。
但是,這樣一個全新的板塊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如何物盡其用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如何按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注重學生英語發(fā)音的引導和規(guī)范及英語國家文化的滲透”的理念且結合本單元的知識重難點來教學Cartoon time是我們一直在研究探索的。就讓我們以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為例來探討一下Cartoon time板塊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下圖為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的Cartoon time板塊。
從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的Cartoon time板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文本的知識重難點是:
(1)學生會運用:“Can I help you?”以及其回答“I’d like...”(這部分是對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句型運用的回顧);
(2)學生能夠掌握how many和how much的區(qū)別。
學生在Story time的學習之后已經(jīng)能夠熟練地使用How much來詢問價錢并且做出正確的回答,那么在Cartoon time的教學中教師在分析這篇故事的同時也要加入對前面知識的回顧。最理想的操練方法是利用Cartoon time中所給的情境來增設或者創(chuàng)編人物間的對話。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完全自主的嘗試創(chuàng)編新的對話比較困難,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來幫助孩子們建筑對話的框架,學生嘗試模仿。
就以Unit 7 How much?的Cartoon time來舉例,筆者認為教師在教授Cartoon time的時候,為了復習How much的使用及回答,可以運用下面這幅圖引導學生運用角色扮演進行對話。
教師讓學生關注這幅圖,然后告訴他們:小老鼠Bobby去禮物店給妹妹選禮物,它選中了蝴蝶結發(fā)夾,于是向售貨員豬先生購買,它們之間會說些什么呢?然后教師可以先給出人物之間對話的框架讓學生自己填空然后操練:
Mr. Pig: Can I help you?
Bobby: Yes. I'd like them, please. How much is it?
Mr. Pig: Two yuan. How many do you want?
Bobby: Ten please.
Mr. Pig: They are twenty yuan.
等學生熟悉人物之間對話后,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自由發(fā)揮。筆者上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時候他們不但不會弄錯how many和how much的區(qū)別,并且還會融合許多以前學習過的知識,豐富人物間的語言,比如:
Mr. Pig: May I help you?/Welcome to my shop.
Bobby: It's so beautiful. I'd like it. How much is it? Mr. Pig: Two yuan. How many would you like? Bobby: Ten please.
Mr. Pig: Twenty yuan together. Here you are.
教師合理的運用Cartoon time,不但能讓學生在寶貴的課堂四十分鐘里再次操練本單元的知識重難點,起到鞏固的作用;同時也能引導學生自主融合以前學習過的語言,在合理的情境中使用,激活腦海中許久不用的語句,豐富自己的表達方式。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語音語調(diào)的訓練、讀音的規(guī)范是至關重要的,Cartoon time板塊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重視這一點。Cartoon time的故事生動有趣,學生在學習時積極性強,朗讀和表演的欲望也強。教師在教學時要利用Cartoon time的這一特點,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激發(fā)他們朗讀和表演的欲望。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能在真實場景中使用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自然會對語言產(chǎn)生影響。就以學習漢語為例,眾所周知,漢語中包含了很多的成語,如果學習者對這些成語故事完全不了解,即使勉強記住了這些成語,使用的時候依然會笑料百出。
因此,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不僅要正確理解語言結構,能夠用語言進行交流,還要有意識地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英語學習,當然也離不開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文化學習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必要的。
教師如果能提前發(fā)現(xiàn)這些隱藏在Cartoon time中的英語俗語、社交禮儀、情感教育等文化內(nèi)容,就能在備課的時候多整理一些相關的文化常識或者文化衍生知識,上課的時候作為拓展小常識教授給學生。這樣做一來可以幫助學生開闊眼界、了解世界,還能讓學生進一步喜歡學習英語。比如:涉及數(shù)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延伸講解西方把“13”當作不吉利的數(shù)字以及原因;涉及顏色可以擴展顏色在英語短語中的不同意思:如“green hand”不表示“綠手”而是“新手”,“black sheep”不表示“黑色的羊”而是“害群之馬”;比如教授到有關送禮物的故事時,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們在中國你收到禮物一般表示感謝,然后等別人離開了再打開,而在西方國家應該當著送禮物人的面拆開禮物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及對禮物的喜歡,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們掌握知識技能,也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在熟悉有趣的情境中去實踐、練習語言,掌握語言運用的規(guī)范,感受、體驗語言的魅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若能立足文本,發(fā)揮Cartoon time的文本作用,采用有效的訓練途徑和方法,學生的語言能力必將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陸嫻. 2016. 譯林新版《英語》Story time教學問題及對策[J]. 華夏教師(S1):42.
王惠玉. 2010. 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 淄博師專學報(2):29-32.
趙雨生. 2016. 譯林新版《英語》四年級下冊Fun time板塊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 英語教師(3):127-12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