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晏
摘要 貴港市是我國玉米種植的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北回歸線橫穿貴港中部。本文總結了桂單0810玉米在貴港市的種植表現(xiàn),并介紹了其高產(chǎn)配套栽培技術,主要包括精耕整地、密植與適期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推廣桂單0810玉米新品種提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桂單0810;種植表現(xiàn);高產(chǎn);配套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4-0015-01
貴港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全年平均氣溫21.5 ℃,年降雨量1 600 mm,冬季偏暖,降雨較少。因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貴港市全年總降雨量多,適宜開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此外,該市地勢平坦,在種植水稻及玉米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桂單0810是廣西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培育出的一個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種植適應性較強的玉米新品種。該玉米品種耐干旱,適宜在貧瘠及惡劣的土壤環(huán)境中生長。近幾年來,其在廣西偏遠山區(qū)農(nóng)業(yè)種植史上取得了突出的種植成效。因此,引進玉米新品種桂單0801,開展精細化高產(chǎn)配套栽培管理實踐活動,對于當?shù)丶Z食高產(chǎn)、增產(chǎn)及穩(wěn)產(chǎn)具有重要意義。
1 種植表現(xiàn)
1.1 綜合表現(xiàn)好
桂單0810品種玉米的籽粒呈硬粒型,玉米穗為筒型,穗粒為黃色,玉米軸為白色,玉米穗穗長約為18 cm,玉米果穗外表表現(xiàn)好,玉米穗行數(shù)、百粒重分別為13.5行、31.8 g,出籽率高達83.9%[1]。
1.2 產(chǎn)量高
桂單0810產(chǎn)量高,且隨種植栽培技術不斷成熟,產(chǎn)量逐年上增。
1.3 品質(zhì)好
桂單0810品種玉米籽粒呈橘黃色,粒腐病較少,籽粒顏色深。
1.4 抗病能力強
桂單0810對大斑病、小斑病抗病等級均為1.3級,對銹病的抗病等級為1.5級,抗病力強[2]。
2 栽培技術
2.1 種植前精耕細作
桂單0810品種適宜在不同土壤中栽培生長,但種植前需做好精細耕地工作。選擇質(zhì)地柔軟、疏松且地形平坦的地塊種植最為適宜。為了實現(xià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要保證地塊排灌條件與透氣性良好,選好種植地塊后,進行深翻地及灌水操作,深翻深度>25 cm。對于綠肥和秸稈還田的地塊,種植前要除茬。
2.2 把握密植與播種有利時機
密植是提高玉米種植產(chǎn)量的前提。若土壤肥力一般,桂單0810的留苗密度應在5.25萬~5.70萬株/hm2之間;若地塊肥力高,則增大種植密度;春播時須確保玉米種植地塊溫度和濕度分別保持在10 ℃和60%左右。在立春前后春播,播種后均勻覆蓋厚度約為5 cm的土壤。如果種植地塊水分不足,播種前應先澆水,一般在玉米播種時可采用等行距種植法與寬窄行種植法播種,前者要結合玉米實際種植密度,將其行距控制在65~70 cm之間;后者在播種后要覆蓋薄地膜,寬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40 cm。
2.3 精細化田間管理
3葉1心疏苗,5葉1心定苗,確保玉米快速生長。合理施肥,施肥時堅持“追肥、種肥分用;鉀肥、氮肥配施”原則。在桂單0810播種時,要施用腐熟農(nóng)家肥7.5~9.0 t/hm2或氮磷鉀復合肥375 kg/hm2。種子與肥料間距>10 cm,避免施肥時燒苗,導致缺苗。玉米3葉、4葉時,施鉀肥90 kg/hm2和尿素140 kg/hm2及復合肥80 kg/hm2;玉米大喇叭口期開溝深施尿素375 kg/hm2。若地塊玉米產(chǎn)量較高,則在玉米開花吐絲期施尿素90 kg/hm2 [3]。在此過程中,為了促進玉米根系生長,要在玉米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別進行中耕處理。此外,還要結合玉米生長情況,為其補充水分,在夏季要做好排澇工作。
2.4 適時防治病蟲草害
常見玉米病蟲害主要包括紋枯病、銹病、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等,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進行防治??刹捎?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殺蟲,預防紋枯??;也可將5%辛硫磷顆粒劑直接放入玉米喇叭口中,預防玉米螟危害;而在防治小地老虎時,可混合細砂與5%辛硫磷顆粒劑進行條施。除此之外,在防治銹病時,可選用25%粉銹寧可濕粉劑1 5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懸浮劑800倍液噴霧,當玉米黑層出現(xiàn)或生理成熟時立即收獲[4]。
播種后為了防止雜草叢生,可選用72%都爾乳油1.5 kg/hm2兌水750 kg/hm2進行噴施,也可選用50%乙草胺乳油兌水進行噴施,確保壯苗齊苗[5-6]。
3 參考文獻
[1] 何靜丹,文仁來,蘇月貴,等.花粉直感效應對桂單0810百粒重的影響[J].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15,46(2):199-203.
[2] 唐艾金,楊為芳,韋月白,等.玉米品種桂單0810不同施肥水平試驗對比[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5,44(8):67-70.
[3] 劉露,秦劍.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3,19(4):46-47.
[4] 張瑞芳,馬保芳.華北地區(qū)夏玉米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3(13):55.
[5] 李存鋒.淺談玉米栽培技術[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3(24):139.
[6] 吳利興,于忠河,包振順.吉林省玉米的幾項高產(chǎn)栽培技術[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08(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