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則林
小學時,我們搬到了上海。不久,我就成了孩子王,每天放學帶著鄰近幾個小區(qū)的一群孩子到處跑。我是總司令,還封了一個小胖子做副司令。
我們這支部隊存在的意義就是每天瞎逛,敵人基本上除了空氣就是地上的小昆蟲。我家旁邊有個社區(qū)幼兒園,周末我們常常爬進去玩。
某天,我和幾個小伙伴爬進幼兒園的草坪上玩放大鏡,用放大鏡對準了一堆草,不久,那堆草就冒煙了。后來,小胖掏出一盒火柴,我點燃了一根丟到草坪里,大喊了一聲“跑啊”。我們都以為這次也會像玩放大鏡一樣,過一會兒它自己就滅了。但是跑到草坪邊緣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火沒有滅,而是呼啦啦地越燒越旺。
我回到家,躺在床上,一整晚滿腦子都是那片焦黑的草坪。第二天我跟媽媽坦白了錯誤,于是我再也出不了門了。我整個人變得郁郁寡歡起來,覺得自己就要去坐牢了。
終于有一天,有人急促地敲打我房間的窗戶。我把早就給爸爸媽媽寫好的信放在桌子上,準備去坐牢的時候,打開窗戶發(fā)現(xiàn)是小胖。小胖一臉高興地告訴我,原來那些人本來就要燒草坪,這樣來年草才能長得好。
我如釋重負,覺得自己的人生又迎來了曙光。但是,之后每天放學我被要求準時回家,每個周末我只能傻坐在院子里發(fā)呆。爸爸覺得我可憐,就在院子里挖了一個水池,然后在水池里放了好多魚。
我漸漸就變得不再瘋野,每天放學狂奔回家去看我養(yǎng)的魚。那時我們正好學了一篇課文,講述一只蝌蚪怎么長尾巴又長腿,然后有一天它就會“呱呱呱”了。于是,我就撈了很多蝌蚪放進小水池里。
我每天對照著課本,觀察小蝌蚪們。直到有一天它們長成了青蛙,每天夜里成群結(jié)隊地叫喊一個通宵。后來整幢樓的人都受不了,對我說:“則林啊,求求你把它們放了吧?!?/p>
我把青蛙全部裝進桶里,帶到外面的草地上放生時,它們都傻待在原地不動,我感到很心酸。最后我猶豫了一下,又偷偷裝了兩只在褲兜里,帶回了院子。
媽媽后來給我買了只烏龜,說烏龜不吵,又好養(yǎng)。
我漸漸習慣了自己玩,小胖來找我,我說我現(xiàn)在是國王,不帶兵打仗了。
那只烏龜成了我的大將軍,兩只青蛙是我的參謀,水池里的魚是我的一艘艘軍艦。我的那些玩具賽車、機器人則是士兵和戰(zhàn)士。它們每天被迫打仗,被迫講和,被迫上演著一幕幕我自編自導的故事。兩只小青蛙總是被迫乘上四驅(qū)車到處晃,而烏龜則被我固定在水池邊,因為我覺得它要指揮那一艘艘軍艦……
在某個清晨,我爬上院子里的雜物房,趾高氣揚地俯瞰著整個院子。那一刻我斷定自己已經(jīng)擁有了一切。
林冬冬摘自《像狗一樣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