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游記
傳說中在南太平洋有個遺世獨立的小島國瓦奴阿圖,是全球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國家。曾經有個阿加斯加的攀冰向導向我們描繪了他居住在瓦奴阿圖兩年的美好生活,那里時間走得很慢,沒有電,沒有水,渴了摘水果,餓了打條魚,無須工作,不需要用錢,沒有壓力,人民唱歌跳舞,知足常樂。在這個物欲橫梳的世界上,還真有這樣的世外桃源嗎?帶著好奇、疑問和憧憬,我們坐上了飛往瓦奴阿圖的飛機。
我們的重要目的地是塔納島(Tanna island), 這個小島上有世界上最容易接近的亞蘇爾火山(Mt Yasur),有沿襲著傳統(tǒng)生活方式、民風淳樸的原住民村落,有枝繁葉茂、層層疊疊的熱帶雨林和咖啡莊園,有蔚藍的海岸、清透的海水,還有大片大片五彩斑斕的珊瑚。聽上去是個如此多彩多姿的小島,怎不令人心向往之?
剛出塔納島機場,導游Tom 已經來接我們了。為了盡可能接近火山,我們選擇了住在離火山入口最近一家民宿的樹屋,Tom 正是民宿的主人。只見眼前皮膚黝黑的和善壯漢, 穿著格子襯衫和牛仔褲, 一邊 說著流利的英語,一邊微笑著把我們的背包裝上卡車。我們心想,瓦奴阿圖人的打扮倒也和別處沒什么兩樣?!皬臋C場到火山要有兩個小時的土路, 一路會很顛簸,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哦?!薄皼]事兒,沒事兒”。我們左顧右盼著,覺得這樣的路況并不讓人驚訝,我們曾經駛過更崎嶇的山路。倒是路邊常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在走路, 不少手里提著砍刀,把我們嚇了一跳。不是都說瓦奴阿圖人民友善么,這算是什么節(jié)奏呢?一路上不斷有人搭車坐在和面車斗里,同時捎帶各種水果, 非常熱鬧。
海拔漸漸爬升,回頭看到天際蔚藍的海,兩邊都是高大的樹蕨和椰子樹。原來我們是在橫穿塔納島,由西向東,過了頂點后便能眺望到遠方的亞蘇爾火山。地貌不斷在變化,有時穿過雨林中,有時開在河床上,一路跋山涉水,坑坑洼洼,突然我們的卡車就從雨林里穿越到火山腳下開闊的荒漠上。
Tom 指給我們看成龍拍電影《十二生肖》的地方,并停車讓我們拍照。眼前的景象怎么說呢?蒼涼,枯寂, 荒蕪,好像幾百年不曾有人煙。我們在其他地方看到過類似的荒原,比如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比如美國的猶他州,只是想象不到,自己現(xiàn)在身處一個郁郁蔥蔥的熱帶小島。
瓦奴阿圖緯度很低又開始進入冬季,每天下午5 點多便日落了,我們要趕在日落之前登上火山。在火山售票處買了一人3350VT(223 元人民幣) 的天價門票,到火山停車場又是一段彎彎曲曲的山路,緊趕慢趕,終于在太陽落山前到了火山腳下。這里曾有個世界唯一的火山郵局,但當時這個郵箱因為修理,被取走了。
Tom 告訴我們,火山爆發(fā)有5 個等級,一般都是2 ~ 3 級,到了4 級公園就關門了,5 級的話別說進公園, 附近的村子都可能有危險。“那火山已經持續(xù)噴發(fā)了多久了呢?”這個問題好像有些難度,Tom 想了想笑說他也不清楚,“太久了,也許有1000 年了吧。”也許這真的是一座永不沉睡的活火山,吞云吐霧,咆哮陣陣,奔騰不息。我們順著棧道向山頂攀爬, 抬頭望去天邊的晚霞和火山的濃煙交織,難分彼此,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硫磺味,伴隨著火山口傳來隆隆的巨響,腳下的大地時不時劇烈地震動。在蒼茫的天地間,人類渺小如塵埃。
這座海拔只有361 米的火山,只需要十來分鐘便能登頂。Tom 帶領我們沿著窄窄的山脊,走向最佳觀景點。左邊是陡坡,右邊是深不見底的火山口,兩邊沒有圍欄毫無保護,掉下去后果不堪設想。此處常有大風,在風中走山脊不是件有趣的事,幸得我們到達的當天是個寧靜的黃昏,大家走得很輕松,Tom 甚至只穿著拖鞋。
壯觀的亞蘇爾火山
在我們之前已經有一對情侶坐在懸崖邊看夕陽了,隨著天邊瑰麗的晚霞漸漸黯淡,火山坑里的色彩越發(fā)紅艷起來。
幾乎每一分鐘,火山坑內都在翻漿倒海,只是大部分都是小小的,溫和的,而每隔十來分鐘,會有一次激烈的噴涌,像巨大熔爐里的鋼水四濺, 又像萬千煙花劃過夜空,猛烈綻放后又恢復平靜,迎接下一次的恣意噴射。大約在一個小時內,我們目擊了四五次巖漿四射的大爆發(fā),每一次都地動山搖,驚心動魄,在一輪又一輪震耳欲聾的轟鳴中,懸崖邊的每一個人, 從一開始的驚喜贊嘆,到目瞪口呆, 最后只剩下敬畏的寂靜。
“我們也回家吧?”不知過了多久,突然聽到Tom 輕聲問我們,才發(fā)現(xiàn)夜色漸深,周圍已經一個人都沒有了。我們最后欣賞了一次火山爆發(fā), 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山頂。這座1774 年被庫克船長發(fā)現(xiàn)的火山,千百年來一直被當?shù)卦【用癯缇粗?,“yasur” 在當?shù)卣Z言里意思是老人,它也真像一位睿智的長者護佑著塔納島,令小島美麗富饒,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