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宜
寫人類的文章,同學(xué)們習(xí)慣一開頭就介紹人物外貌、性格,繼而寫關(guān)于他的事跡。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讓主人公華麗登場,給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呢?梁老師給大家支幾招。
開門見山,干凈利落
【美文示范】
警官奧楚美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手里拿著個小包,穿過市集的廣場。他身后跟著個巡警,生著棕紅色頭發(fā),端著一個羅篩,上面盛著沒收來的醋栗,裝得滿滿的。(選自《變色龍》)
名師點評
這種方法比較常用,它不拐彎抹角,一開篇人物就出場了,質(zhì)樸、平實,初看似乎平淡無奇,其實優(yōu)點很多。它平穩(wěn),干凈利落,不易離題,就像一個忠實老成的人,做事穩(wěn)重。這種開頭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最易掌握。初學(xué)寫作者最好先從這種寫法入手。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美文示范】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選自《“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名師點評
林黛玉初進賈府,賈母及媳婦姑娘們皆以禮相見。正在這時,只聽見后院飄然而至一聲笑語:“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這是誰?讀者不禁產(chǎn)生了疑問。這話過后,小說才寫一個麗人出場:“身量苗條,體格風(fēng)騷”,原來是“鳳辣子”——王熙鳳。就這一聲,使得一個潑辣驕縱而又很能做戲的特殊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提前造勢,讓人物粉墨登場
【美文示范】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選自《少年閏土》)
名師點評
選段開頭即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豐富的畫面——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和碧綠的西瓜,當然還有一位英姿勃發(fā)的少年。這手法好比舞臺上的一盞追光燈,一開場就投射在主角身上,讓主角備受矚目。寫人類的文章也可以用這樣“吸睛”的開頭,讓你筆下的人物精彩亮相,收到過目不忘的效果。
序幕回憶,倒掛金鉤
【美文示范】
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shù)不清的挽聯(lián)掛滿了墻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挽聯(lián)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xué)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選自《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名師點評
文章一開頭先寫伯父的葬禮,再追述魯迅先生一生的事跡,揭示其深受人民愛戴的原因。為什么伯父的葬禮會有如此高的禮遇?吊唁的人為何這么傷心?開篇設(shè)疑,再追述往事,可避免行文的單調(diào)呆板。這種序幕回憶的方法往往先寫人物最終命運或結(jié)局,然后追述其經(jīng)過,能引人入勝,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