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英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117000)
淺議磷礦浮選工藝研究
傅 英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117000)
闡述了目前幾種較為成熟的磷礦浮選工藝,主要為單一反浮選,正-反浮選,雙反浮選工藝。
磷礦;浮選工藝;反浮選;正-反浮選;雙反浮選
磷礦石是生產(chǎn)磷肥、黃磷及其磷化工產(chǎn)品的重要化工原料,在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磷礦是不可再生和替代資源,被國土資源部列入2010年后不能滿足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的二十個礦種之一。磷是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基本元素之一,磷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事關(guān)國家糧食戰(zhàn)略安全[1]。
中低品位沉積型磷塊巖(俗稱膠磷礦)具有“貧、細、雜”等特點?!柏殹笔侵噶椎V石P2O5品位一般在15%~22%,只有通過選礦富集才能得到工業(yè)應(yīng)用;"細"是指礦物嵌布粒度較磷灰石礦物小,致使磨礦費用增高;“雜”是指脈石礦物種類多、礦石礦物與脈石礦物嵌布關(guān)系復(fù)雜,為國內(nèi)外公認的難選磷礦[2]。長期以來云南磷礦的利用一直是“采富棄貧”,資源浪費較大,占資源總量90%的中低品位磷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中65%左右是低品位磷礦,因此,低品位磷礦資源需通過浮選富集的方式才能利用。
李軍旗等人[3]處理貴州織金某地區(qū)磷礦,采用反浮選工藝,原礦主要化學(xué)組分如表1。
表1 原礦主要化學(xué)組分表 %
選用H2SO4為抑制劑,采用我省某磷肥廠研發(fā)的WF-01作為浮選劑,試驗條件:WF-01:0.4kg/t,H2SO4:15kg/t,時間:15mi n,礦漿濃度:35%。結(jié)果可知:采用一次反浮選工藝,當(dāng)浮選藥劑用量為0.40 kg/t,硫酸15kg/t,礦漿濃度35%,浮選時間12mi n左右的條件下,原礦含量可從22.6 0%提高到30.31%,MgO含量由6.51%降至1.41%,達到選礦指標(biāo)要求(入礦品位P2O5%≥22.50%,精礦品位P2O5%>30%,MgO%≤1.5%)。
羅惠華等人[4]反浮選工藝主要用于磷礦物和白云石的分離,以無機酸(硫酸 或磷酸及其衍生物)作為礦漿pH值調(diào)整劑和磷酸礦物的抑制劑,在弱酸性介質(zhì)中用脂肪酸捕收劑浮出白云石,將磷礦物富集于槽產(chǎn)品內(nèi)。作者采用單一的反浮選處理??诹椎V,原礦品位P2O525.78%、MgO 3.29, 經(jīng)一粗一掃的單一反浮選,在磨礦細度為74.7% ~0.074 mm時,精礦含P2O530.32%、MgO 0.44%,精礦產(chǎn)率74.52、回收率為87.64。單一反浮選有一定的局限性,適應(yīng)處理含碳酸鹽礦物較高的磷礦,通過浮選剔除碳酸鹽礦物以提高精礦的品位。
葛英勇等人[5]利用遼寧某磷礦原礦P2O5品位19.41%,MgO 4.87%、嵌布粒度細。針對該礦石性質(zhì),采用正-反浮選工藝,以新型藥劑MG和SR分別作正、反浮選的捕收劑,取得了混合精礦P2O5,品位32. 07%、回收率89.63%的閉路試驗指標(biāo), 實現(xiàn)了目的礦物與脈石的有效分離。 工藝流程圖如圖1。
圖1 葛英勇等人正反工藝流程圖
圖2 李若蘭等人正反工藝流程圖
圖3 沈靜等人雙反工藝流程
圖4 葛英勇等人雙反工藝流程
李若蘭等人[6]采用常溫正-反浮選工藝流程處理該磷礦石。結(jié)果表明,當(dāng)原礦含P2O519.61%、MgO 5.31%、SiO219.89%時,經(jīng)過正浮選1次粗選反浮選1次粗選流程選別后,可得到磷精礦指標(biāo)為P2O530.02%,MgO 0.93%,P2O5回收率83.53%。工藝流程圖如圖2。
沈靜等人[7]對湖北某磷礦全層礦采用雙反浮選工藝進行選礦實驗,在原礦含 P2O524.69%、 MgO 3.173%,磨礦細度200目85%條件下,荻得精礦P2O532.48%、MgO 0.42%、精礦產(chǎn)率 65.28%、回收率 85.88%、脫鎂率 91.36%工藝指標(biāo)。
葛英勇等人[8]對湖北某地鎂硅含量較高的難選膠磷礦采用陰離子捕 收劑反浮鎂、陽離 子捕收劑反浮硅的雙反浮選工藝。取得了磷精礦P2O5品位32.51%、回收率 91.23%、MgO含量0.87%、R2O3含量2.37%的良好指標(biāo),實現(xiàn)了膠磷礦與 白云石、長石等雜質(zhì)礦物的有效分離。
[1] 朱建國,袁 浩. 磷礦伴生氟將是我國氟化工的重要原料[J].貴州化工, 2008, 33(2):1-2.
[2] 柏中能. 對云南中低品位磷礦選礦的認識和建議[J]. 云南化工, 2007, 34(5):23-24.
[3] 李軍旗, ,路坊海,毛小浩,等. 織金中低品位磷礦石反浮選工藝的探索[J]. 貴州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 2006,35(1):1-3.
[4] 羅惠華, 余愛萍. 宜昌中低品位膠磷礦的反浮選試驗研究[J]. 礦業(yè)快報, 2007,23(4):38-40.
[5] 葛英勇. 低品位難選膠磷礦的正-反浮選工藝研究[J]. 礦冶工程, 2007, 27(5):18-22.
[6] 李若蘭,宋慧林,張朝旺,等. 酸性廢水在膠磷礦反浮選工藝中的應(yīng)用[J]. 有色金屬, 2016(3):56-58
[7] 沈 靜,鄧 偉,余媛元,等. 湖北某磷礦全層礦雙反浮選工藝研究[J]. 化工礦物與加工, 2007,36(6):5-7.
[8] 葛英勇,甘順鵬,曾小波. 膠磷礦雙反浮選工藝研究[J]. 化工礦物與加工,2006,35(8):8-11.
(本文文獻格式:傅 英.淺議磷礦浮選工藝研究[J].山東化工,2017,46(04):105-106.)
2017-01-04
TD97
A
1008-021X(2017)04-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