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朋英
歐陽修“錯點”狀元
●惠朋英
劉幾是大宋朝仁宗年間國子監(jiān)的高材生,他才學出眾,文章標新立異,多次在國子監(jiān)考試中得第一名。他屢屢寫出的行文以生僻辭藻、詭譎險怪之語引人入目,轟動一時,并引起很多讀書人效仿。那時,他們以用語險怪、內容空虛怪誕為時尚,形成了一股險怪文風,號稱“太學體”。
當時,歐陽修在朝廷當主考官。他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有意繼承唐代韓愈、柳宗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主張文章首先要有充實的內容,要積極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且在表現(xiàn)形式上必須力求生動流暢,真切自然。他用了三年時間剛把那種堆砌辭藻、內容空泛、粉飾太平的“西昆體”清掃出文壇,現(xiàn)在突然又冒出這一股以劉幾為代表的追求險怪文體的逆流。歐陽修以端正文風為己任,絕不容忍和遷就。他多次對國子監(jiān)及各地偏向“太學體”的文章進行批評和指導,但是收效甚微。他下決心要狠狠地懲治一番。于是向所有考生發(fā)出通告:“凡是寫這種艱澀險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p>
嘉祐二年(1057年)省考,劉幾也在這次的考生之列。考場上,劉幾看著考題堅持自己的觀點:“寫文章就是要追求時尚,有新意,用詞要怪癖才能吸引人?!庇谑撬诳季砩厦嬉廊粚懴铝恕疤斓剀?,萬物茁,圣人發(fā)……”
在閱卷過程中,當歐陽修看到這怪模怪樣的語言:“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fā)……”他嚴肅地說:“這一定是劉幾的杰作!”說罷,在后面批示了兩句:“秀才剌,試官刷?!彼钟靡恢Т筇柤t筆從頭至尾一氣抹了下來,在空白處批了一個大大的“謬”字,并命人把這份卷子張貼在試院的墻上,以示懲戒。事后一查,這份被歐陽修刷掉的卷子,果然是劉幾的。
劉幾看到自己的考卷被當作警示牌貼在墻上。眼看今年中舉無望,他很傷心、無奈,對歐陽修心生怨恨,也深為自己一意孤行造成的后果后悔。他知道自己的名聲已壞,難以通過會試和殿試兩關。于是他心里暗暗地想好了對策。
嘉祜四年(1059年),劉幾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他已通過了會試,取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作為殿試主考官的歐陽修對助手們說:“諸位一定要嚴格把關,狠狠打擊那些輕薄小人,以掃除文章之害!”
考完試,卷子收上來后,歐陽修十分認真地一份又一份審查考卷,當他看到一份卷子中有“太上收精藏也下冕旒之下”這樣生澀別扭的語句,高興地對旁邊的人說:“我又逮住劉幾了!”便毫不猶豫地刷了下去。但事后一查,被刷下去的卻不是劉幾,而是蘇州人蕭稷。
歐陽修只有繼續(xù)往下看,臨到最后,有一份卷子中有這樣的話:“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刑為四罪之誅?!辈粌H平實自然,而且跟試題《堯舜之性賦》扣得很緊,不禁擊節(jié)贊賞,并將它定為第一。
等到唱名時,大家才得知這個被歐陽修定為狀元的人叫劉輝。然而令歐陽修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劉輝就是他要懲戒的劉幾!因為助手告訴他:“劉幾在考試之前才改了名字。”歐陽修聽罷,驚詫得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劉幾不愧為狀元,他有才亦有識,且善于應變。他知道自己的名聲已壞,難以通過會試、殿試兩關,就果斷地改了名字。光改名還不行,險怪的文章也不能再寫,于是又迅速地拋棄了以前的錯誤做法,徹底改變了文風,以至于歐陽修這樣的衡文高手竟也絲毫沒有察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