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衣萍
對座頭鯨的最初印象,是從聽覺開始。
2011年夏天,我好像一塊木板靜靜地漂浮在南太平洋的海面,遙望那個離我20米遠的模糊影子,忽然一種奇怪的聲音傳入耳中:“咦啊——咦啊——嘎——格嘰格嘰……”有一點點像牛叫。
沒錯,我聽到的就是傳說中的鯨魚之歌。這是雄鯨給雌鯨發(fā)出的信號,表示這里有一位雄壯的boy在渴望一次浪漫邂逅?!懊利惖墓媚铮憧靵戆?!”
這聲音帶著極強的沖擊力,即使隔著如此遠的距離,我依然能感受到那聲浪的力量。聆聽鯨魚的歌聲,輕松地趴在海面,原來看鯨還有如此寧靜愜意的片刻。
我的觀鯨船船長pual來自美國,他與研究鯨魚的妻子在湯加已經生活了八年,有豐富的觀鯨經驗,對座頭鯨的生活習性有較為深入的了解。
每年8月至10月,座頭鯨會來到溫暖的湯加海域,這里是座頭鯨的交友俱樂部。在茫茫大海中憑借運氣邂逅另一半就像大海撈針,雄鯨需要一些自我宣傳的技巧——唱歌。
觀鯨船船長pual告訴我,只有雄鯨會唱歌。每年湯加的座頭鯨唱的都是同一首歌,那旋律如交響樂般分為三個樂章,先是激昂地呈示,再是抒情地展開,最后的副歌如聲聲呼喚,一聲響似一聲。它們還講究創(chuàng)新和傳承,第二年它們會在老歌中增加一些新的元素,創(chuàng)作出一首新的“流行樂”。
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早日抱得美人歸,雄鯨唱歌時都很賣力,我不能靠唱歌的雄鯨太近,因為分貝過高,會震破我的耳膜。
有沒有想過,若是一頭雄鯨唱歌跑調,會有怎樣的嚴重后果?
多年前,在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里,當海洋生物學家在分析美國海軍跟蹤潛艇的記錄時,意外捕獲到一段低沉、重復的鯨魚歌聲。
科學家開始追蹤這只唱歌的雄鯨。在追蹤它十二年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它平均每天旅行47公里,卻沒有目的地。它的行蹤毫無頭緒,或東或西,或南或北。它像個孤獨的行者,從不留戀某處,也從不長期駐足某地。這么多年來,它沒有家庭,沒有朋友,也不屬于任何家族,始終保持著完美的孤獨狀態(tài),獨自悶頭在海里游來游去。
后來,科學家終于找出了這頭鯨打光棍的原因。
很簡單,雖然它一直不停地在海中唱歌,但是它的歌聲嚴重跑調。鯨類相互聯(lián)系的頻率一般是15~20赫茲,而它的頻率是52赫茲(50~52赫茲的頻率類似男低音的最低聲部)。
這頭不幸的雄鯨發(fā)出的聲音不屬于人類已經記錄過的任何一群鯨,因此它的同伴們永遠也接收不到。在大海中,它就像是個啞巴,注定要上演一輩子的獨角戲。為此,某個樂團為這頭鯨魚寫下一首歌,名為《52赫茲》,獻給所有因為獨特而孤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