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書軍
公主湖情思
◎胡書軍
我來自于北方缺水的城市,對水有一種天然的向往,所以來到館陶,聽說有公主湖后,很快便喜歡上了這一方水域。
公主湖位于濕地公園腹地,往公園以北走一段路程,才可以領略公主湖的美麗??墒俏覀兊谝惶俗哌^去,就“走”過了二千多年。
通往公主湖的大道,叫館陶歷史時光隧道。館陶縣建造濕地公園的時候,把建縣以來的大事記,簡明扼要地雕刻在棕色大理石上,依時間順序向北鋪排出上百米。從公元2年館陶置縣,至今已歷經(jīng)二千多年,我們走在大理石上,那種感覺真的像走過館陶縣悠久的歷史,如同經(jīng)歷了館陶漢唐時的興盛,宋金元時的風云和明清時的衰敗。
我們走過時光隧道,撲面而來的是“袖舞清風”四公主大型雕塑。時光隧道的大理石上已經(jīng)注明,四公主指四位食邑封地在館陶的皇帝兒女。她們是漢代的劉嫖、劉施施、劉紅福和唐代的李萬兒。四位公主姿態(tài)美麗,體態(tài)輕盈,她們舞動長袖,勢若振臂飛翔。那種極致的美麗,馬上讓人聯(lián)想到翩翩起舞、如同翔云飛鶴一樣的敦煌飛天。四位公主出身顯貴,榮寵至極,館陶縣人民以此為榮,所以建造了這一大型雕塑。雖然雕塑以女人為主題,但是由于氣勢很大,歷史久遠,卻給人李白筆下“月下飛天鏡”的壯闊之感和“日月雙飛天不老”的滄桑之感。
帶著對歷史的感嘆,我們終于走到公主湖身邊。公主湖之名應該源自于歷史上的這四位公主。放眼望去,湖面寬闊,漫無邊際,近處湖水平靜如鏡,波瀾不興,遠處清風徐徐,蕩起一層層漣漪。四周柳楊泛綠,密密匝匝,公主湖倒映著樹木的身影,更顯得湖水清澈、幽深。此時此刻,王冕的詩句“三月東風雪未銷,湖光山色翠如滴”閃入腦中,她雖然沒有西湖的至美,天池的神奇,但足以作為蘇軾筆下的“西子”,讓我們贊嘆、雀躍了。公主湖,名如其湖,她真的像歷史深處的公主一樣,風采動人。
有湖必有島。遠處的湖面上好像建有湖中島,劉禹錫曾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來形容小島的秀麗,但是如今商業(yè)氣息無處不在,島上一處正開發(fā)的樓盤,有點大煞風景。有湖必有橋,中國園林中的橋分為平橋、拱橋、亭橋等。公主湖雖然不是園林,但借鑒了園林的建造手法。順著公主湖南岸向西南蜿蜒而去,是一座美麗的白玉石拱橋。橋身呈玉帶狀,曲線簡約、優(yōu)美,圓潤富有動感。橋分三拱,遠看似月,橋邊垂柳依依,雜花肆意綻放,拱橋不僅是水面的通道,而且成為公主湖一道別致的景色。
橋邊是一處人文景點“駙馬渡”,相傳公主劉施施嫁給宰相于定國的兒子于永后,于永這個紈绔子弟不良習氣很多,但是在善良、正直的公主影響下,幡然悔悟,重新做人。二人相敬如賓,經(jīng)常在館陶縣城東的渡口下船,所以渡口后來稱之為“駙馬渡”。我想,附近這個玉石拱橋,正像一個渡口,大概為了喚回美麗的公主劉施施吧。另一處人文景點叫“黃花臺”,相傳公主劉紅福和駙馬都尉韓光經(jīng)常來館陶游玩,公主在河西岸筑起一座望河樓,作為自己的梳妝臺,后人稱之為“黃花臺”。后來公主因為聯(lián)絡其他封王謀反,駙馬一家被處死,而公主劉紅福對駙馬一往情深,最后自殺殉情,葬在了黃花臺附近。這二位公主的芳名傳播至今,其善良可嘉,其貞烈可嘆!美的東西總能流傳于后世的,公主湖,似乎可以象征劉施施包容的心,劉紅福凄婉的淚。公主湖的美,不僅來自于她們的容貌,更在于她們的仁者之心和美麗的心靈。
歷史上大運河從館陶縣匆匆流過,民國時稱衛(wèi)運河。館陶縣因河而興,它延續(xù)了大運河的文脈,也承續(xù)了大運河的文明。公主湖其實是衛(wèi)運河文化的一個縮影。如果說衛(wèi)運河是一條流動的絲帶,那么公主湖則是絲帶上被現(xiàn)代化了的一粒珍珠,閃耀著絢麗的光彩。
離開公主湖時,我再一次回眸凝視,我好像看見兩位公主的微笑,我深深懂得那是一種傳承歷史文化的暗示、一種弘揚歷史文化的鼓勵?,F(xiàn)在,公主湖濕地公園成為當?shù)厝罕姷男蓍e娛樂場所,并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來此參觀游覽,這恐怕是對公主們最好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