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雨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边@句話從每個人的啟蒙時期就被告知過無數次。其實,人人都在規(guī)矩中成長。
規(guī)矩不是單單的法規(guī)。“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里,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作風良好的人;而家庭環(huán)境的形成,少不了一個良好的家風。
家風是什么?這應該是所有人心中的第一個疑問。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形成的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生活習慣和道德準則,就是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反映出來的修養(yǎng);家風影響著人的素質水平。
我們家的家風是熱情、誠實和言而有信。爸爸熱心的性格,讓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心生好感,而媽媽溫柔的性格也讓人感到溫暖。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也具有了待人熱情的性格。另外,父母從小就教導我要誠實,說出的承諾要盡量做到,不能食言。他們也以身作則,對他人許下的承諾從來做到。在這種正面的教導下,我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至于家訓,父母在我小時就告訴我:“立志,勤學,惜時,修身。”這八個字一直伴我成長。小時候,我還不能理解這八個字的意思,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地懂了。立志,指一個人要立下一個志向,有一個目標?!耙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人,要想走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必須先立一個目標,才能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勤學,指要樂于學習,多方面汲取知識的養(yǎng)料。學習是人進步的最直接的方法。學習,不是只指學校進行的學科考試,還有你會用到的生活技能,哪怕是看起來沒什么用處,也要嘗試去了解。有人說學多不如學精,但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社會,“技多不壓身”更適合我們。不要懶惰,勤學好學才能讓你立下的目標實現,才能讓你變得更好。惜時,顧名思義,是指珍惜時間?!肮怅幩萍赵氯缢?。”時間不能用金錢買回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有限的時間。修身,這是我一直不太明白的一點。爸爸跟我解釋,做人要講文明、懂禮貌,比如在家要尊敬父母,在學校里要尊敬師長,在長輩身邊要孝敬、感恩……這些都是修身。
從我懂事起,爸爸媽媽就開始教育我要孝順。我們家也是一個十分“講孝順”的家庭。爸爸媽媽十分孝順外公外婆,因為怕他們感到寂寞。小時候,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去外婆家,陪他們說話,吃晚飯。有一次,外公帶我出去玩,我們在公園里看到了賣棉花糖的。我一時嘴饞,非得讓外公買,可是……沒有吃到棉花糖,我自然不能善罷甘休。一邊哭鬧,一邊用小拳頭打外公,外公一臉苦笑,不知道該怎樣收場。這時,媽媽趕來了,看到我耍了,就哄我。我一時氣未消,也打了媽媽一下。這下,媽媽生氣了,拉著外公的手就往前走,把我丟在一旁不管。我一邊哭一邊往前追,跑了很長一段路,才看到他們停了下來。我哭沒勁了,知道是自己的錯,也就學乖了?;貋砗?,媽媽說:“小孩子要孝敬長輩,怎么能打人呢?”我低下頭,向外公認錯。
后來,我做了總結:家訓嚴厲并不一定是壞事,它往往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
家風伴我成長,督促我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懂禮儀、知進退”的文明人,給自己的家、給這個社會注入良好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