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倘若能看上一場電影,可謂是享受一道“精神大餐”。這種享受,是那個年代的人的夢想。然而,張恩波不是一名看客,他卻成了光影系統(tǒng)里的佼佼者。
偽滿時期,年少的張恩波,一天放學回家,路遇一位日本婦女。那天,風很大,揚起漫天塵沙,打得人睜不開眼,匆匆趕路的張恩波,慌張中碰撞到日本婦女,刁蠻的日本婦女,隨即打了張恩波一巴掌,由于力量過猛,險些把張恩波打倒。一時間,張恩波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用手捂住臉頰,痛哭流涕。這時,那位刁蠻的日本婦女,仍然不依不饒,嘴里說著中國話:“不長眼的‘支那人,這么不懂禮貌,今后能有什么出息!”
在黑暗的舊中國,年少的張恩波被刁蠻的日本婦女欺負,哪有人敢管??!這時,路過這里的一位大媽,示意張恩波快跑。機靈的張恩波,趁那位日本女人不注意,麻溜地跑掉了。回到家中,張恩波氣得大哭起來,媽媽問其緣由,他訴說了被日本女人凌辱一事。媽媽啞語,只是“哎”了一聲。
夜晚,淡淡的月光灑下的清輝投向窗欞,使這個漫長的秋夜更加寒冷。張恩波躺在土炕上,久久不能入眠。聰慧的他,心想著日本女人罵他的惡語。那天夜晚,年少的他暗下決心:要發(fā)奮讀書,做一名不讓外人欺負的“強者”。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聰慧的張恩波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高小和初中。在學校就讀期間,張恩波像深扎在泥土中的種子,在一種耐力的孵化中,等待著生長的光芒。張恩波在上課期間,毫不懈怠,認真聽講,勤學苦讀。
有一次,在語文課上,教語文的先生,突然提問學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哪一部。一時間,被問蒙的同學們,沒有答出先生的提問。這時,胸有成竹的張恩波,突然站起身,他的舉動,令眾學生們愕然。張恩波向先生鞠個躬:“老師,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先生聽了張恩波的回答,微微地點下頭,笑了,笑得那么開心!
由于張恩波各科學習成績優(yōu)異,獲得初中畢業(yè)證。畢業(yè)后,他參加了工作。即使工作十分緊張,但他仍然堅持勤學。那個年代,能源匱乏,時不時就停電,這給張恩波的學習帶來困難。每次停電,他把家里生火的“松樹明子”點著后作為電燈,借著“松樹明子”的光亮看書?!八蓸涿髯印秉c著后,騰升的煙火,時間久了,十分嗆鼻,無奈,只好忍著!
1952年,機會來了。張恩波被選送到電影放映干部訓練班學習。文化部電影局提出“人民電影”,要服務鄉(xiāng)村、工廠、部隊,并在全國組建了700余個放映隊,屆時,提出培養(yǎng)電影放映事業(yè)業(yè)務骨干。在電影放映干部訓練班里,張恩波學習成績優(yōu)異,畢業(yè)時,留在學校做了一名教師。
第二年春天,張恩波再次被選送到北京電影學校放映師班學習。那個年代,進京學習,不亞于考上了“狀元”。張恩波家?guī)资椒矫椎目臻g,彌漫著酒香、菜香,那夜,張恩波被喜悅灌醉了,醉了那天的時辰,醉了他一生的記憶!
在北京電影學校高等學府學習,張恩波猶如挖掘到知識的礦藏,他十分珍惜這段學習時光。電影放映,是一項具備電工學基礎知識和放映技術(shù)專業(yè)知識,攻讀起來,有許多困難。盡管在校學習壓力很大,張恩波懷揣著“勤學”的理想,他像一個鏵犁,在放映知識的土壤上,犁出了自己的輝煌。
當秋天的落葉為這個季節(jié)做標點時,成熟的色彩里,融進了勤學者的感悟。張恩波在北京學習畢業(yè)后,分配到遼寧省電影放映干部學校任教。
作為一名光榮的教師,張恩波深知育人的責任。為了搞好教學,張恩波每天晚上認認真真?zhèn)湔n。一天,張恩波穿了一套嶄新的衣服給學生們上課。
十分簡樸的他一時間把同學們弄蒙了,幾名學生掩面“竊笑”,有教學經(jīng)驗的他,并沒有被學生的“笑場”而終止講課。事后,他把穿新衣服上課的插曲,真誠地講給學生們聽:那天是他“入黨紀念日”。
做一名教師,是張恩波多年的夢想。為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在教學方面,張恩波有著獨特的教學方法:他針對學員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利用業(yè)余時間,制作了大量教學掛圖、機械模型及演示教具。通過教具與理論相結(jié)合教學,使學員們的學習成績十分優(yōu)秀!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張恩波在電影放映教學生涯中,已度過他美好的青春年華。1957年4月,張恩波榮膺“全國電影放映先進工作者”。表彰會上,張恩波又穿上那件新衣服。在全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上,全體先進工作者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
在教書育人的園丁領(lǐng)域走過了光華歲月的張恩波,于1993年,從遼寧電影公司退休。目前,他成為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創(chuàng)造協(xié)會會員,家庭及個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家庭”、“科技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
張恩波從教師崗位退下來后,成為社區(qū)的志愿者。為了奉獻余熱,他多次在社區(qū)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先后為沈陽市20多個社區(qū)科普大學授課,自己還編寫了30項趣味科學實驗叢書。
多年來,勤學成為張恩波這個家庭的家風家訓。在他的培養(yǎng)和施教下,他的大女兒、二女兒已成為人民教師。同時,他與女兒共同編寫《讓孩子聰明的訣竅》一書,為社會奉獻了知識的寶庫。
每當春燕劃過晴空時,張恩波總會站在院落里,聆聽著喚醒春天的燕語,因為,他知道:在成長的季節(jié)里,那暖,那綠,那情,是靠辛勤勞動換來的!
編后感言
命運是一個天體,不在自己手中,命運又是一條繩索,它可以緊緊地攥在自己手中。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多,只要能做到審時度勢,命運是完全可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