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祝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雅魯河齊齊哈爾段洪水特征分析
張國祝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以雅魯河齊齊哈爾段為研究背景,通過對建國以來雅魯河流域內發(fā)生的大洪水進行研究分析,從洪水特性、防洪特征水位和設計洪水等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修訂了雅魯河齊齊哈爾段防洪特征水位成果表和設計洪水成果表。
雅魯河;洪水特性;防洪特征水位;設計洪水
雅魯河[1]為嫩江右岸的支流,發(fā)源于大興安嶺東麓濱洲鐵路博克圖西南溝興安站附近的雅魯伯圖山,流域北部以大興安嶺山脊與呼倫貝爾高原相隔,東部與音河相鄰,西部和南部與綽爾河相連,源頭海拔1002 m,河流全長398 km,流域面積19 798 km2。河床寬60~270 m,河口海拔140 m,總高差862 m,平均比降達2.2‰。
流域內土地資源、森林資源、草地資源比較豐富,總面積175.6萬hm2。雅魯河齊齊哈爾市區(qū)段全部在碾子山區(qū)內,流程約35 km。
碾子山(二)水文站位于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qū),系嫩江右岸一級支流雅魯河中下游控制站,集水面積13 567 km2,河長268 km。該站于1934年2月設立為水位站,1945—1948年停測,1949年8月恢復,1953年改為水文站,1954年6月測流斷面下遷7 km,1963年1月測流斷面上遷550 m,1965年1月基本水尺斷面上遷550 m,為基本水尺斷面兼測流斷面。水位測驗年份為1934—1944年,1949年至今;流量測驗年份1953年至今。
測驗河段順直不足200 m,主槽靠左岸。左岸為碾子山區(qū),距左岸1000 m有雅魯河大堤,堤頂高程219.16 m(大連基面),距右岸300 m是南山控制。水位在216.00 m時開始漫灘,最大水面寬度約1600 m?;舅邤嗝嫔? km有支流濟沁河自右岸匯入,基本水尺斷面下80 m有碾李公路橋一座,橋長344 m,為17孔立柱平板鋼混橋,設計過水流量2940 m3/s。本站斷面控制條件較好,水位~流量關系為單一曲線。
2.1 洪水特性
洪水集中出現的季節(jié)時段稱之為汛期。各個水系每年汛期來臨的時間有一定規(guī)律,它主要決定于春夏雨帶南北位移和秋季頻繁的臺風暴雨[2]。一般年份4月初—6月初為凌汛期,6—9月底進入主汛期。各地汛期發(fā)生的時間有規(guī)律地自南向北移動。北方地區(qū)的洪峰時間一般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
本站洪水為典型的暴雨洪水,年最大洪峰集中出現在汛期6—9月,尤以7、8月份最為集中,據資料統計,7、8月份出現年最大洪峰的概率為76%。洪水過程體現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特點,大多為單一式洪峰,復式洪峰較少。洪水漲洪歷時2~7 d,洪峰停留時間一般在2 h左右,洪水總歷時25~50 d,漲水歷時比落水歷時短,峰型尖瘦,較大洪水大多由幾次連續(xù)降雨而形成。洪水主要來源為雅魯河干流和支流濟沁河來水,以干流來水為主,一般情況下濟沁河來水量約占斷面流量的20%。
據文獻記載,1932年7月雅魯縣陰雨不斷,山洪暴發(fā),江河泛濫,平地水深三尺,房屋、田禾多被淹沒。根據實測資料記載,碾子山站大洪水主要有1957年8月7日洪峰水位216.80 m,流量2570 m3/s;1960年7月10日洪峰水位216.39 m,流量2170 m3/s;1993年7月30日洪峰水位216.37 m,流量2150 m3/s;1998年8月10日洪峰水位217.64 m,流量6840 m3/s。該次洪峰主要來源于干流洪水,其干流峰量占48%,濟沁河來量占12%,而區(qū)間入流量占40%。
2.2 防汛特征水位的確定
特征水位不僅代表河道一條線,還代表區(qū)域一個面;不僅要反映工程防洪能力、河道防汛形勢,還要反映代表區(qū)域的防汛形勢以及航運安全需要、綜合影響等。
雅魯河碾子山(二)水文站原警戒水位為215.40 m,相應流量760 m3/s,相當于3~4 a一遇的洪水,保證水位215.80 m,相應流量1000 m3/s,相當于4~5 a一遇的洪水。由于1998年大水以后,各段堤防進行了加固,防御洪水能力有所提高,原特征水位偏低,需要進行修訂,修訂結果詳見表1。
本區(qū)段的防洪工程主要為雅魯河左岸華安堤。華安堤起點位于七一防洪閘,終點位于七號屯,全長12 km,堤頂高程222.92 ~210.45 m,一般堤高2.3 ~2.8 m,堤頂平均寬度5.0 m;堤腳高程:起點迎水側220.30 m,背水側220.32 m,終點迎水側207.79 m,背水側207.57 m。堤身為Ⅳ級砂壤土質,堤基為砂壤土質。防洪標準為20 a一遇。該堤防主要保護碾子山區(qū)的安全,保護區(qū)面積9 km2,耕地面積0.255萬hm2,村屯7個,固定資產10 000萬元,人口5萬人,房屋3.33萬間。
根據堤防設計標準及歷史洪水情況,修訂后的警戒水位為216.00 m,相應流量為1240 m3/s,相當于5 a一遇的洪水,達到此水位時,河道灘地部分過水,右岸堤防堤腳開始臨水,左側灘地部分通流。此時應疏散和撤離漫灘工作人員,漁、牧民等,防汛部門應加強巡查和防守,及時進入防汛警戒狀態(tài)。
雅魯河堤防工程雖然經過加固消險,但是在雅魯河堤防華安堤段8~11 km處,有多處水沖溝,威脅大堤安全,而且受地形的影響,碾子山區(qū)為嚴重的山洪災害區(qū),所以本次修訂的保證水位為10 a一遇防洪標準,水位216.50 m,相應流量為2000 m3/s,雖然此時水位達到堤頂還有2~3 m距離,但達到此水位時,堤防已長時期浸水,處于飽和狀態(tài),隨時有決口、潰壩危險。要密切巡查,嚴防死守,確保堤防安全,注意上下游可能出現的山洪。
表1 雅魯河碾子山(二)水文站特征水位修訂成果表
2.3 設計洪水計算
圖1 雅魯河碾子山(二)水文站年最大流量
洪水頻率分析計算[3]采用碾子山(二)站歷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量值(如圖1所示),組成一個連續(xù)系列進行頻率計算。采用實測系列為1955—2005年,共51 a的資料進行頻率計算。歷史調查洪水系列1886—1998年。1998年為歷史第一位洪水,作為特大值處理進行設計洪水計算,結合專用頻率計算軟件來確定采用的統計參數和設計值,并求出設計洪水流量,由水位流量綜合關系曲線查讀相應頻率洪水流量的設計洪水位,設計結果詳見表2。
表2 雅魯河碾子山(二)水文站設計洪水成果表
表2是經過頻率分析計算得到,重現期分別為5 a、10 a、20 a、50 a和100 a,經Cs/Cv計算后,得到不同重現期的設計流量分別為1150 m3/s、2040 m3/s、3060 m3/s、4520 m3/s和5700 m3/s;分別得到大連基面和黃海基面的設計洪水位。
雅魯河齊齊哈爾段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成了復雜多變的暴雨、洪水分布規(guī)律。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水主要出現在6—9月,7、8月出現年最大洪水的比例是76%。大洪水的發(fā)生年份主要有1957年、1960年、1993年和1998年,尤其是1998年特大洪水,雅魯河扎蘭屯段洪峰流量3310 m3/s,受災人口39.76萬人,倒坍房屋6.49萬間,農作物受災19.53萬hm2,洪水沖毀公路17段、堤防13 km,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洪水的來源以干流來水為主。
在雅魯河流域已出現洪水的情況下,更需關注未來降雨系統的演變趨勢。由于雅魯河流域屬狹長形河流,流域匯流時間較長,在洪水向下游傳播過程中,如再遇高強度降雨,并且雨區(qū)的移動方向與洪水的傳播方向同步,類似1998年的情況,就會使洪水在量級上不斷加大。
[1] 馬寧. 關于雅魯河綜合治理的思考[J]. 內蒙古水利,2015(6):147-148.
[2] 王家祁,駱承政.中國暴雨和洪水特性的研究[J].水文,2006(3):33-36.
[3] 李英晶,李新,田長濤,等. 伊春市城區(qū)防汛特征水位修訂分析[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1,39(1):28-29.
張國祝(1983-),男,黑龍江明水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工作。E-mail:627291058@qq.com。
TV122
:A
:2096-0506(2017)08-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