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極
我板起臉大聲說:“這樣是不行的,你知道原因,我們是不是講過很多次了?”以往只要如此,效果馬上顯現(xiàn)—她偷偷看著你,或者哭兩聲,然后事情就過去了。但現(xiàn)在,她僅僅想了幾秒鐘,就又開始嬉笑。她明顯知道我不能把她怎么樣。我只好在心里嘀嘀咕咕,看來這個撒手锏已經(jīng)失效了,下一次該怎么辦呢?
我總覺得皮耶羅·費魯奇的這本書就像是我寫的。但后來,我想也許每個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因為孩子的出生,我們都經(jīng)歷著相似的旅程。它要求我們必須去重新審視原來自以為做得很好的一切。
我們告訴孩子按我們說的去做。他們很快就學會了,開始展示大人傳授給他們的技巧,“歡呼雀躍、笑、熟睡、可愛”,但當你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成果時,他們開始“喊叫、發(fā)脾氣、扔東西、發(fā)狂”……你不喜歡嗎?可你就是這樣,憑什么不許我來?她讓你必須承認:這就是你的樣子。所有這一切與我們共生。
我們的自由意志受到阻擊,再也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我們打折扣的愛變得虛偽可憎。我們用來偽裝的各種各樣的面具,在他們面前,全然無用。她會直白地告訴你,別妄想了,我知道你就是那樣。我們不停地同他們戰(zhàn)斗,不停地疲于奔命,不停地體會生活的破裂與重整。他們是全然不同的生命,我們無法把控。這一點,讓我們所有的驕傲變得毫無用處。
站在他們的角度,我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都顛覆了。他們會對一切充滿好奇,可以把一件枯燥的事情反反復復做無數(shù)遍,可以把一本書翻來覆去讓你讀上七八次還不滿足。你厲聲說“夠了”,但這根本不管用。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體現(xiàn)在一切事情上,甚至一個小小的玩具,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整個世界。
他們敏感、脆弱,“比我們更深刻、更敏銳地感受著情緒的變化,因為他們沒有防護機制”。而我們就像看著一個蛋殼在滿是荊棘的世界里滾,時時提心吊膽,仿佛哪里都有血淚教訓。我看著她這樣,或者那樣,心里焦躁不安,不停地喊:“注意安全!不行,那樣不行!”
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的強大,他們不停地探索世界,不停地成長,甚至發(fā)現(xiàn)了很多寶物。他們是真實的,就像奇跡發(fā)生一樣,就像造物主讓我們重新生長一遍,把所有美好重新帶給你。
不,也許這樣說更準確:我們重啟了自己。因為一個孩子,整個世界都發(fā)生了改變。這是一種新的生命形式。從孩子對世界的專注中,我們學會活在當下,學會全身心地付出;從孩子執(zhí)著于自己的方式中,我們學會不帶偏見地與他人相處,不侵占他人的空間;從孩子的天真無邪和創(chuàng)造性中,我們學會擺脫過去和經(jīng)驗的牢籠;從與孩子的接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之前未曾意識到的自己的另一面;從孩子的負面情緒中,我們觀察到其中折射出的父母的潛在情緒;從童言無忌中,我們學會面對真實的生活和自己,拒絕謊言;從孩子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中,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對待伴侶的態(tài)度,從而回望已干涸的愛情之河;從孩子的正義感和對于死亡的最初思考中,我們體驗到對生命的感激之情;從孩子不厭其煩的重復游戲和探索中,我們學會耐心和等待;從孩子的好奇心和天馬行空的問題中,我們學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孩子的隨遇而安中,我們學會自主地生活;從孩子的純真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人際關系的美妙和相處之道;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我們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從陪伴、保護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體味到愛的無私和回饋。
費魯奇說:“我相信,愛的終極本質(zhì)就是我們都在尋找的‘圣杯—完整感、溫暖和幸福,以及完全滿足后的平靜。我們也許在各種偽裝下尋找它,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尋找它,但我們都在尋找最終的實現(xiàn)方式。為人父母,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愛無休無止,以生命連接。
走在路上,腰酸背痛。她在我的背上歡騰,而我每走一步都氣喘吁吁。這路太難走了。突然之間,就像電流一樣,我感到生命在不停地流逝。我在變老,我想。另一側(cè),一個旺盛的生命卻在蓬勃生長,充滿無盡的力量和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