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英,初鳳艷,李寶玉,于春巖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yī)院,哈爾濱 150001)
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于出院后實施康復性護理的效果研究
張國英,初鳳艷,李寶玉,于春巖
(哈爾濱市第一??漆t(yī)院,哈爾濱 150001)
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為觀察對象,采取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采用康復性護理。經(jīng)臨床治療及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復發(fā)率與治療依從性等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并且其社會支持、日常生活能力與生活質(zhì)量等情況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康復性護理應用在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社會功能與臨床癥狀,提高其臨床治療依從性,減少臨床復發(fā)率,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出院后康復性護理;護理效果
隨著社會經(jīng)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促使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日趨加快,使得人們所承受的社會壓力以及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從而導致出現(xiàn)精神疾病的概率顯著增加。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發(fā)病原因相對比較復雜,對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以及身心健康等產(chǎn)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1]。為了探究康復性護理對于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康復情況產(chǎn)生的影響,隨機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現(xiàn)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全部患者都滿足《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第3版》中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斷與分型標準。依照護理方法的不同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8例。研究組女性27例,男性21例,年齡區(qū)間為22~60歲,平均年齡為(41.7±1.3)歲,患者病程為3個月~2年,平均病程(0.5±0.3)年。對照組女性26例,男性22例,年齡區(qū)間為23~62歲,平均年齡為(41.9±1.5)歲,患者病程為2個月~3年,平均病程(0.6±0.2)年。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納入標準為: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社會功能與生活質(zhì)量明顯下降已超過3個月。排除標準為:排除了乙醇或其他物質(zhì)依賴、智力障礙以及嚴重性軀體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設舒適住院環(huán)境與治療環(huán)境,盡可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做好教育宣傳等工作,從而有效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與認知態(tài)度并注意護患溝通,有效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研究組采用康復性護理:首先,干預方式。在患者出院后通過郵件、微信、電話隨訪以及入戶訪問等方式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每個月干預1次。其次,干預內(nèi)容[2]。第一,心理指導。通過支持性心理治療的相關技巧,對患者進行安慰、誘導、暗示、說服及啟發(fā)等。對患者目前生活事件的感情接受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進行分析,引導患者發(fā)覺自身的潛質(zhì)。依照患者興趣愛好獲得滿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方法,積極鼓勵患者敢于面對社會與疾病,從而有效增強自信心。第二,用藥指導。叮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詳細地對患者服藥情況進行了解,說明長期堅持服藥的必要性與關鍵性,切忌不要自動停藥、換藥及減藥等。耐心講解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名稱與服藥方法等,若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藥物反應則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措施[3]。第三,健康指導。第四,運動指導。指導患者進行慢跑、快步走、做操以及跳繩等形式的運動,需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告知患者應充分了解運動鍛煉強度,以不感覺疲勞為宜[4]。
1.3 觀察指標
通過生活質(zhì)量評定問卷、社會支持評定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等對2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支持能力以及復發(fā)率、治療依從性等情況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為了增加可信度,采用卡方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并采用x±s表示正態(tài)計量資料,文中全部實驗數(shù)據(jù)都是平均值,如果P<0.05,則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分析2組患者臨床復發(fā)率及治療依從性
對2組患者的復發(fā)率與治療依從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研究組患者的復發(fā)率與治療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分析2組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及臨床復發(fā)率[n,(%)]Tab.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linical recurrence rate[n, (%)]
2.2 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社會支持情況、生活質(zhì)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對2組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支持情況、生活質(zhì)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價,其中研究組患者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對比分析2組患者社會支持情況、生活質(zhì)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x±s,分)Tab.2 Comparison of two group patients with social support, quality of life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x±s,points)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中常見與多發(fā)的精神疾病,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發(fā)病原因相對比較復雜且具有著復發(fā)性與持續(xù)性的特點,對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以及身心健康等產(chǎn)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臨床中應盡早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并且迅速采用相關措施進行治療,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現(xiàn)階段,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需要通過終身服藥的方式維持治療,并結合康復訓練以及心理治療等,從而減少患者發(fā)生精神功能減退的癥狀,確?;颊叩男袨橐约吧鐣δ艿瓤梢栽谧畲蟪潭壬汐@得康復[5]。相關研究證實,康復性護理應用在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具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與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減少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復發(fā)率,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臨床治療及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復發(fā)率與治療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社會支持、日常生活能力與生活質(zhì)量等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1] 胡茂榮,陳晉東,李樂華,等.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利培酮治療前后認知功能的比較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20(15):105-107.
[2] 唐維英.精神分裂癥并發(fā)糖尿病患者的護理[C]//第10次全國精神病學術交流會暨《中國民康醫(yī)學》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2014.
[3] 曹九英,朱建忠,許律琴,等.認知行為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康復效果的追蹤調(diào)查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12(10):82-84.
[4] 龐禮娟,宋學勤,呂路線,等.在校學生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特征及療效分析[C]//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
[5] 袁梅,吳農(nóng)艷,王俊龍,等.老年精神分裂癥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療效及對血糖、血脂水平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12 (03): 52-54.
The effect of post-discharg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ZHANG Guo-ying, CHU Feng-yan, LI Bao-yu, YU Chun-yan
(Harbin First Specialized Hospital, Harbin 150001, China)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ir social support,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also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Rehabilitation ca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 its clinical treatment compliance, reduce the clinical recurrence rate, 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clinic.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Post-discharg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Nursing effect
2017-04-16
張國英(1970-),女,本科,主任護師。
R749.3
A
1674-8646(2017)12-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