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自然開始重新接管它們的時候,它們的衰敗提醒著我一切都是短暫易逝的?!睌z影師克里斯蒂安·里希特(Christian Richter)談論起他眼中的廢墟建筑,“你可以看到脫落的天花板,水滴滲出會滋生青苔和地衣。如果關上窗戶,到了夏天房間里的溫暖足以讓植物生長。我喜歡這種大自然接管一切,建筑里萬物復蘇的地方,感覺就像到了世界盡頭?!?他述說著自己的所見,大自然會將這些建筑變回其原始狀態(tài),一切是令人驚嘆的,猶如蒂姆·波頓電影中那充滿哥特式風格的幻想世界。
現(xiàn)年38歲的攝影師里希特成長于東德,在這里他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柏林墻倒塌時,人們充滿了好奇,大量的人涌向西德。起初他也常過去看看,但是到了后來,他沒有隨著人群搬離,而是選擇留下來。在他的記憶里,生活的周遭遍布著搖搖欲墜的工廠、廢棄的房子和破敗的發(fā)電站。對他來說,這些建筑的顏色、紋理以及藏有的秘密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有時他和朋友一起去,有時只有自己,在探險中,他度過了整個青少年時期。后來,朋友送給他一臺小型數(shù)碼相機,這成為他攝影之路的開始,他試圖去捕捉這些舊建筑的魅力。
為了拍攝一張好的照片,里希特要常常旅行,不得不去很多不同的地方,但這仍是令他興奮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秘密得知一個老舊診所的信息,這激發(fā)了他少年時代渴望探險的心。當他到達時,看到遍布的蜘蛛網(wǎng),意識到自己也許是近十年或十五年第一個到那兒的人。在他看來,這些建筑如同時間膠囊,他會一個人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在房間里來回踱步,這有讓他回到過去的感覺。
在德國和歐洲別的國家里,遺留著很多無人居住的建筑。它們有的年代久遠,從工業(yè)革命時代就已經(jīng)存在,并且已經(jīng)被廢棄。在里希特眼中,它們具有著自己兒時似曾相識的記憶。還有一些私宅和衰敗的劇院,即使如今殘破且被人遺棄,但還是能依稀辨出它們曾經(jīng)華麗而獨特的造型。
尋找這些建筑并不是容易的事,這更像是一場博弈,一場關于運氣的游戲。有時他去了很遠的地方卻發(fā)現(xiàn)建筑早已被拆除或者難以進入,有時他耗費很多時間找到一棟建筑卻發(fā)現(xiàn)它并不如想象中美麗。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切是徒勞的,“這需要做很多幕后的工作,” 他說道。而在拍攝時,也常常充滿了困難與危險,他不得不進入下水道或是爬窗戶,有時候會遇到看守人,并被趕出來。和大多數(shù)廢墟攝影師一樣,這些建筑的具體位置,他并不愿意透露。
在拍攝前,里希特會尋找一個正確的方向?!拔也粫谧髌分斜磉_出悲傷或與之類似的感覺,”他接著說,“我相信這些建筑是有靈魂的。”他一直在試圖捕捉這些建筑的靈魂。在拍攝時,他會想象這個建筑昔日的榮光,通過建筑的幾何形狀和線條,去描繪明暗對比具有腐朽之美的真實畫面。他總是會尋找許多造型不同的樓梯去拍攝,只要有明與暗的對比,他認為這是廢棄建筑中最好的部分。而在拍攝上花費的時間,有時需要1個小時,有時只要5分鐘。
通常沒有人會去一棟廢墟,但是當你走入時,這些建筑斑駁的墻面和撲面而來的腐朽味道卻使人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說的美好。正如攝影師所說:“這些地方不是墳墓,它們是等待被閱讀的秘密歷史?!边@些建筑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中,見證著俗世的沉浮,低語訴說那些逝去的繁華。在這種地方,時間仿佛停滯,一切到了盡頭。在他看來,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感受不到的,他享受并希望能夠記錄這種美麗。
“我希望我的照片能讓人們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千言萬語?!?他說道,“它所彌漫的難以忘懷的氛圍,和舊建筑呈現(xiàn)的荒寂絕望最好留給你們自己去想象?!彼J為,這種建筑美以一種難以置信的方式在最簡單的地方找到,并以最吸引人的方式顯現(xiàn)。在旅行中,他看過很多建筑,其中有一些自己的困惑,他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建筑被廢棄,沒有人管理也沒有資金去維修,也許是維護這些建筑代價不菲。
在擁有自己的第一臺相機后,他通過自學漸漸掌握了攝影技術和照片后期處理技巧?,F(xiàn)在,他拿著一臺配備著16-35mm F2.8L鏡頭的佳能EOS 5D MarkIII相機,并使用三腳架采取多重曝光來拍攝照片。在后期處理上,他只用Lightroom軟件。
從2011年開始,他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自己的作品,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Facebook上非常受歡迎的攝影師。目前,他在歐洲各地旅行,并尋找合適的拍攝點,繼續(xù)著廢墟建筑的攝影工作。在表達自己觀點、享受工作的同時,他期待能夠出售一些作品?!皵z影師一職對我而言是一種激情?!彼又f,“攝影藝術是我生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部分,永遠都是?!彼⒉淮蛩闩臄z其他題材,現(xiàn)在只想專注于自然和藝術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