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紅平
(永仁縣林業(yè)局,云南 楚雄 651499)
永仁縣紅提倒插促生根技術(shù)初探
封紅平
(永仁縣林業(yè)局,云南 楚雄 651499)
紅提自1998年引入永仁縣種植后,通過10余年適宜本地種植技術(shù)的探索總結(jié),快速成為永仁經(jīng)濟效益最好的果樹品種之一,年產(chǎn)值高達2萬余元/667m2。本文詳細闡述了永仁縣紅提倒插促生根技術(shù)。
紅提;倒插;生根
在格瑞圃園藝公司的帶動下,果農(nóng)種植紅提的熱情空前高漲,此時低成本優(yōu)質(zhì)苗木的供給已成為成功種植紅提的關(guān)鍵之一,在外調(diào)苗木成本高,品種混雜,直插育苗管理成本高,遇極端氣候成活率低,電熱毯加溫摧根育苗成本高的情況下,分析永仁縣1月份雨水少,光照充足的氣候特征,我們做了紅提倒插促生根育苗技術(shù)探索。紅提倒插促生根育苗技術(shù),操作簡單實用,成本低,育出的苗木質(zhì)量好,根芽同時發(fā)出,成活率高?,F(xiàn)將永仁縣紅提倒插促生根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
南北向開挖倒插溝,深度30cm,寬度1.5m,長度按2500株/m2的育苗量來計算。
選擇品種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本地豐產(chǎn)紅提園,結(jié)合紅提冬季修剪,收集木質(zhì)化程度好、芽眼飽滿、生長健壯、無病蟲害一年生健康枝條。
2.1 插條處理
選擇采集好的枝條中段,剪切成大約20cm長、含3個飽滿芽的小段,上部飽滿芽上端1cm處平剪,下部剪口靠芽下0.5cm處剪,剪口呈馬耳狀,上平剪口用90%石蠟+10%蜂蠟封蠟處理,整齊下馬耳狀剪口,20條1捆捆后,迅速放入兌好的生根液中,低濃度長時間浸泡2~3小時,在用150倍液石硫合劑浸泡5分鐘。
2.2 插條排放
把處理好的插條緊密整齊地擺放在倒插溝內(nèi),擺放時上部平剪口向下,下部馬耳狀剪口向上擺放,即倒插。覆土10cm左右,整平土面,把浸泡過的石硫合劑藥液均勻地澆在覆蓋的土面上,澆透水。
表1 不同的覆土厚度、不同土壤質(zhì)地對愈傷組織形成的影響
2.3 覆膜
覆蓋雙層膜,第1層,拱最高處離覆土面10cm,覆蓋薄膜,第2層,拱最高處離覆土面40cm。
觀察水分、溫度及愈傷組織形成情況,及時移栽。觀察覆土水分,過多揭膜晾曬;水分不足,及時補水,以表土手捏成團輕觸即散為宜,溫度以馬耳狀剪口部地溫為28~30℃為宜。插條排下25天,馬耳狀剪口處已有星星點點的愈傷組織形成;30天,80%的插條馬耳狀剪口處已形成較好的愈傷組織,僅能看到新根的白色突起圓點,芽未萌發(fā),此時倒插促生根苗木已育成,是移栽的最佳時期,應及時移栽。延后,新根長長,移栽時易弄斷新根,造成苗木損傷。
倒插促生根育出的紅提苗木,移栽后2個月的生長狀況,苗木整齊,生長良好,苗木生長高度大約35cm(見圖1)。
圖1 倒插促生根育出的紅提苗木
(責任編輯 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