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總監(jiān)可謂是一項比賽的靈魂人物,
對于FRD LMP3極速先鋒系列賽這一中國首個原型車賽事而言,
由曾經(jīng)擔(dān)任過車手、工程師與賽事干事的Jürgen Barth來出任賽事總監(jiān)一職,
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因
為父親是一名F1車手的緣故,Jürgen Barth從小就與賽車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不過與現(xiàn)在賽場上的很多“車二代”不同,這位德國人不僅活躍在“臺前”,同時也參與著諸多“幕后”工作。他從賽車工程師做起,21歲時第一次作為車手參賽,1977年贏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并在三年后贏下了紐博格林1000公里賽。
現(xiàn)在,Barth越來越多地退居幕后工作,此次出任FRD LMP3極速先鋒系列賽的賽事總監(jiān),他的豐富經(jīng)驗將為這項賽事帶來更加專業(yè)化的運作。在賽道下,sportauto有幸采訪到了他,聆聽他對于這項賽事的種種看法。
你怎么看待目前FRD LMP3極速先鋒系列賽的參賽賽車和陣容?
這是一項很不錯的賽事,比賽非常精彩,賽車之間有很多的纏斗。這項賽事的著眼點是勒芒24小時耐力賽,它非常重要,而且包含著各種新技術(shù),比如電動和混動。對于中國市場而言,這項賽事將為車手提供一個參加勒芒、獲得成功的好途徑。
對于這項賽事未來的潛力和發(fā)展,你有什么想法嗎?
能夠在中國打造一個真正的原型車賽事是一件很棒的事。這項賽事的參賽費用不貴,但是對車手和工程師的要求很高,是一個讓工程師和車手,尤其是年輕車手參與到高水平賽車運動中的絕佳機會。
你之前提到了電動和混動技術(shù),這項賽事將來可能引進這些技術(shù)嗎?
在未來可能吧?,F(xiàn)在勒芒的LMP1賽車已經(jīng)開始采用混動技術(shù),豐田和保時捷都在進行研發(fā),未來標(biāo)致也可能加入這一行列。但是研發(fā)過程也需要車手的參與,而車手是需要訓(xùn)練的,最好的訓(xùn)練方式就是讓車手駕駛同樣的賽車,為將來做好準(zhǔn)備。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中國車隊在勒芒贏得過組別冠軍,你認(rèn)為這項賽事將如何幫助更多中國車隊進軍勒芒并取得成功?
這項賽事可以說是通往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第一步,它不僅鍛煉了車手,同樣也在鍛煉技師,教他們?nèi)绾胃玫卣{(diào)校賽車。然后他們可以沿著LMP3、LMP2、LMP1這樣的“臺階”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像今年的保時捷一樣贏下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