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搶占正能量報道制高點 打造城市美德新名片

        2017-08-15 19:51:05
        記者搖籃 2017年8期
        關鍵詞:晚報助學愛心

        “大連晚報,好人好報”,經常性地舉辦公益活動,堅持正能量新聞宣傳,這是創(chuàng)刊于1988年的大連晚報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也是大連人對晚報認可的重要原因之一。眼下是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能夠讓一件事情迅速傳播,也能夠讓細小的聲音無數(shù)倍地放大。如何借助現(xiàn)代傳播手段,搶占正能量報道的制高點,在傳統(tǒng)媒體和網路上同時發(fā)出主流聲音,成為大連晚報探討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無論是堅持了17年的“特困生檔案特別行動——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還是近幾年重點推出的“最美家鄉(xiāng)人”評選、關愛志愿者行動,大連晚報始終堅持正面發(fā)聲,打造城市美德名片,建設媒體公益品牌。

        責任媒體,搭建融匯大愛的橋梁

        一座文明城市,一個責任媒體,搭建一座融匯市民大愛的橋梁——2016年8月1日,大連晚報第17年“特困生檔案特別行動——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正式啟動,僅僅用了4天時間,活動便募集善款72萬余元,除去當年資助129名貧困學子的64.55萬元,剩余7.45萬元,轉入下一年的“愛心助學基金”。2015年的活動中,還有結余6.5萬余元,一并轉入下一年的“愛心助學基金”,這樣,2017年的“愛心助學基金”已有13萬余元。

        說到大連晚報最早的助學活動,起源自1997年,當時瞄準的幫助對象是在校的貧困大學生,“特困生檔案”專欄也就是這個時候誕生的。連續(xù)兩年,先后有200多名在連上大學的貧困生,每月至少有了300元的生活費,其中有的學生四年的學費、生活費全由資助者捐助。進入新千年,因學費上漲及救助措施不健全等原因,貧困大學新生入學難問題開始大量涌現(xiàn)。2000年,大連晚報社編委會經過幾番探討和研究決定:“特困生檔案”以全新的方式再上路——關注焦點從高校大學生轉向了大連本地的大學新生。誰也沒想到,這一年的8月21日,大連晚報一篇《考上大學,我依舊笑不起來》的報道,在大連掀起了一場全民助學的行動,而《別怕,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的報道可以說是這一行動的號角。該策劃報道的名稱也由此定為“‘特困生檔案特別行動——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并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第一年,收到捐款25萬余元,幫助49個孩子讀上了大學。當時的大連市領導親自到晚報參加資助者與受助者對接活動,高度評價市民的愛心善舉,評價大連晚報有責任、有擔當。參與報道的記者回憶說,當年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卓越集團包下了所有考入清華北大的貧困生,一共是6人,每人資助1萬元,之后每一年,卓越集團都派人到北京給6名孩子送學費和生活費,直到他們畢業(yè)。當年卓越集團還出了一臺大巴車,專程送學子們去北京, “意外”扣上了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的主題。

        在已經過去的17年里,“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累計募集助學款近千萬元,已資助1800多名貧困生圓夢大學,再加上此前“渴望讀書的孩子們”等晚報社開展的其他助學活動,已資助了2500余名貧困學子讀書。

        愛心集結,大連人的愛不斷涌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環(huán)境和報社經營狀況雖然有所變化,但是“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助學活動的初心一直沒有變化。每年高考季剛剛結束,報社編委會就會召開專門會議,探討當年的助學活動該怎樣搞,大調子定下來之后,由??烤唧w負責牽頭,聯(lián)系教育局再安排給各地教育部門,把當年家庭困難的高考生名單報上來,然后??坎删幦藛T再逐個家庭進行電話核實和溝通,再抽出一部分家庭進行實地探訪核查,確保貧困學生的信息準確,沒有虛報的情況,以保證公平和公正。每年,都有個別學生因不符合條件而被刷掉,由更貧困的學子增補上來。

        這部分工作完成后,報社有關領導會專門與團市委希望辦溝通,在款項收放上,由希望辦直接介入,保證款項收發(fā)的合法程序和公平監(jiān)督。在2015年,為了進一步保證活動的公正性,報社趙振江還親自與大連市文明辦溝通協(xié)調,引入大連市文明辦全程監(jiān)督指導,確保我們活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因此,這一項活動由最早的大連晚報社一家媒體的“單位”活動,到今天“演變”成由大連市文明辦全程指導、大連晚報社主辦、大連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一處和大連團市委希望辦協(xié)辦的“全市”大活!每年的七八月份,活動正式啟動,貧困生的信息和資助的倡議一經見報,就像是在濱城吹響了愛心的集結號。涓涓愛心不斷涌來:90多歲的老紅軍拿拐杖逼70多歲的兒子頂著大雨送捐款;癌癥晚期的女教師從別人捐給她治病的善款中挪出一部分助學;每月收入微薄的環(huán)衛(wèi)工舍不得吃頓好的省出錢來捐款……在眾多的捐助者中,不少人甚至不留姓名放下捐款就走。

        每年,走進晚報社捐款辦公室的捐助者,每一位都值得敬佩,他們的愛心不論多少,都是無價的,之于貧困學生都是一種大愛。而很多捐助者的貧困勵志故事,也讓貧困學子們和工作人員多了另外一種感動。

        有著“北方明珠”之稱的大連,2005年以來,已連續(xù)四屆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它的“文明”表現(xiàn)在市民有序排隊乘車,表現(xiàn)在關注弱勢群體,表現(xiàn)在困難面前所有大連人擰成一股繩……作為大連的一分子,大連晚報承載著這座城市的大愛精神——全國文明單位、“希望工程25年杰出貢獻獎”單位、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這些光環(huán)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大連晚報人,榮譽所給予我們的是更多的責任和使命,敦促我們每一年都把這個活動做得更好更公平。

        愛心接力,受助學生回報社會

        對于受資助的學生,資助者們從來是不求回報的。但這些貧困的孩子知道,眼前的幫助來之不易,也意義非凡,有些善款甚至是跟他們相似的弱勢群體捐出來的。為此,受助學生們心存感激,也在默默把這份愛心“接力”下去……

        2011年,考上北大醫(yī)學部的王淼抱著感恩的信念,踏上了家鄉(xiāng)父老為他鋪就的求學之路:“將來學有所成,我一定要回報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將這份大愛傳遞下去?!?012年,放暑假的王淼回到家鄉(xiāng),和另一名受助學生王守財一起,為“特困生檔案”特別行動做義工,在捐款辦公室里,他們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而此后的每一年,王淼都會利用假期來到晚報社看望曾經報道過他的記者們,問問“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而每逢節(jié)假日,他都會給資助者發(fā)信息問候,匯報自己的近況,有時還會給他們捎些家鄉(xiāng)的土特產。

        2015年的活動中,晚報迎來了一位報恩的學子——10年前大連家鄉(xiāng)父老資助過的一個痛失母親和姐姐,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女學生,在吉林大學讀完本科,又攻讀了碩士研究生,工作后省吃儉用, 終于還完了大學期間申請的國家助學金后,將最近幾個月剛剛積攢下來的錢送來了。她留下了一個化名“曾沐恩”——“我曾經沐浴過家鄉(xiāng)父老的恩澤?!彼缡钦f。

        2016年的活動中,晚報又迎來了一位于2012年曾受過資助的學子母親,大學應屆畢業(yè)生小朱委托母親把第一個月的工資和之前的實習費共5000元捐出來,資助一名貧困學生。這位媽媽從包里掏出當年女兒受資助時,用來裝資助款的信封,她說:“女兒現(xiàn)在挺優(yōu)秀的,我很欣慰,我們打心眼兒里感謝晚報和捐款的愛心人士,是你們托起了我女兒實現(xiàn)夢想的希望,謝謝你們!”

        過去的17年里,1800多名貧困學子,在“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中,獲得了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護航,不僅順利進入了大學,而且走上了回報社會的奮斗之路,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第一批受助學生岳峰,清華本科畢業(yè)后,保送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讀研究生,現(xiàn)在環(huán)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從事核應急管理工作;還有早期受助學生張萬蛟,清華畢業(yè)后,在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

        說實話,做這項活動并不容易,每一屆編委會和每一代晚報人,延續(xù)公益初心,傳承公益宗旨,都為此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特別是在最近幾年,紙媒經營出現(xiàn)困難,如何做好這項公益活動,是擺在現(xiàn)在這屆編委會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與活動多年的一位本報記者,現(xiàn)如今已經是報社編委會成員,她表示:“每年的‘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之初,我們都有很大的壓力,擔心捐款數(shù)額不足以資助既定的貧困生數(shù)?!比欢?,每次活動結束,捐款的數(shù)額都證明:我們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在大連晚報這個有責任感、有公信力的媒體的感召下,在新一代編委會的決策下,在新一代采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濱城市民一呼百應,涓涓愛心是不可估量的。沒有什么能比這更讓人欣慰!

        而今,孜孜不倦走過17年,“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已經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助學活動,它飽含了太多的愛心、責任、希望,已然成為大連晚報乃至濱城的一個愛心助學品牌,一個傳遞愛的符號。

        2016年,大連晚報 “特困生檔案特別行動——家鄉(xiāng)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獲得全國報業(yè)社會活動評選一等獎;入選“中國網事 感動遼寧”2016網絡人物評選活動;獲得大連市希望工程2016年度貢獻獎……該活動曾先后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報道,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搜狐網等門戶網站多次轉摘,在網絡世界同樣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大愛大連,專版報道傳播正能量

        除了每年堅持的公益品牌活動,大連晚報的日常報道中,同樣堅持正能量宣傳的宗旨。早從2012年6月起,大連晚報便創(chuàng)辦了一塊新版面,版性定位為“大愛大連”。說起這一專版的創(chuàng)立,還要從當年5月末的一則新聞說起。

        那天,大連晚報記者偶然經過甘井子區(qū)凌水醫(yī)院時,發(fā)現(xiàn)有位老人在門口邊磨刀邊掉眼淚。記者上前詢問,竟問出了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老人65歲,山東臨沂人,在大連走街串巷20年磨刀為生。最近,他被發(fā)現(xiàn)身患肝癌且到了晚期??蓱z的老人擔心死了以后,遠在老家的體弱妻子和智障兒子無人依靠,一邊磨刀一邊落淚不止。

        記者聆聽老人的故事,更親眼看到,醫(yī)院里的醫(yī)生、附近的住戶、陌生路人得知老人的遭遇,送來吃的穿的,或磨刀支持他的生意……據(jù)此,記者寫成《快“走”了,還遇到這么多好心人》一稿。

        此稿一出,即引發(fā)了全城人的愛心,很多市民專程趕到凌水醫(yī)院門口,尋找磨刀老人。第二天,老人的30把菜刀賣出了9000元的“天價”。短短一周多時間,老人收到了近5萬元善款。之后,志愿者為老人買了回鄉(xiāng)的船票,山東當?shù)孛襟w接過了愛心接力棒,到碼頭接老人,帶他去醫(yī)院治療,直至護送回鄉(xiāng)下老家……大連晚報記者始終跟蹤報道此事,先后寫出了十篇稿件。

        這組報道如同一次愛心總動員,引發(fā)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大連市委主要領導給予了高度肯定,以至于“磨刀老李”在百度上成為一個詞匯。

        受此啟發(fā),大連晚報創(chuàng)辦“大愛大連”專版。集合生活中發(fā)生的平凡普通然而感人的新聞事件,進行放大式采訪,挖掘事件中人性的光輝。通過報道不斷地傳遞出這樣的信息:社會需要誠信、善良、奉獻和犧牲,這樣的人其實就在我們周圍,我們也可以是其中一員!

        從2012年6月中旬至2014年年末,“大愛大連”專版發(fā)稿百余篇,報道了各種類型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晚報還依托專版,在大連市普降大到暴雨,北三市遭遇災害損失較重的情況下,發(fā)起“大愛大連心向災區(qū)”特別救助行動,為期一周的時間里,每天一車,定向捐助災區(qū)衣物、食品、款項,在社會上影響較大,形成了熱點。

        最美家鄉(xiāng)人,兩屆活動聚焦凡人善舉

        2015、2016兩年,在“大愛大連”專版的基礎上,大連晚報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合作,連續(xù)推出兩屆“最美家鄉(xiāng)人”公益評選活動。與之前的報道相比,這一系列的活動和報道搭上了互聯(lián)網的快車,使得傳播效果最大化。

        從8月啟動至年底結束,兩屆活動中,晚報共計報道了24位普通大連人的正能量故事,這里面有有求必應的環(huán)衛(wèi)經理,有愛管閑事的退休大叔,有勇救溺水者的“最美新娘”,有義務修樓院路的熱心人、長年見義勇為的好醫(yī)生、撫養(yǎng)棄嬰15年的大愛義父等等。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并非“高大全”的英雄典型,而是普通人的凡人善舉。

        2015年“最美家鄉(xiāng)人”——郭嫄嫄的事跡極具代表性。事發(fā)時,郭嫄嫄正在海邊拍婚紗照,聽到有人落水的呼救,不顧精致妝容,飛奔到海邊救人。整整20分鐘的按壓、人工呼吸,雖然沒把人救回來,準新娘的善舉卻借助網絡的力量迅速傳播開來,成為全國性正能量人物,網友稱她為“最美新娘”,點贊超過十萬。“最美新娘”從這件事中還發(fā)現(xiàn)了普遍性問題——人們對于急救知識的饋乏。為此,她所在的醫(yī)院組織并成立了心肺復蘇培訓團隊,進社區(qū)、進工廠、去學校,把急救知識教給更多人。

        經過晚報的發(fā)掘和跟蹤采訪,郭嫄嫄的事跡迅速傳播開來,在接下來的全國網絡評選中得票最高,獲評“全國最美”, 將大連的好人形象推向了全國。大連市文明辦評選其為“大連好人”。

        2016年的大連地區(qū)“最美家鄉(xiāng)人”評選活動中,再度誕生了一名“全國最美”——勇救車禍傷者的90后交警曲芳劍。小伙子是大連2600名交警的代表,他是在路面執(zhí)勤處理一起交通事故時做出了救人舉動的。雖然在他自己看來只是正常的工作,卻獲得了駕駛員、路人及網友們的交口稱贊,很好地樹立了交警的形象。

        兩屆活動在尋訪階段結束后,都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社會公示與網上投票,評出大連地區(qū)的十大“最美家鄉(xiāng)人”,并舉行頒獎儀式。頒獎儀式除大連晚報報道外,大連市的電視臺、廣播、網絡及紙媒也都進行報道,實現(xiàn)了正能量故事的二次傳播。

        2016年1月,大連晚報還舉行了一場志愿者關愛行動。晚報記者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以“新春走基層”的形式,兵分幾路,先后采訪報道了環(huán)保志愿者、公共文明引導志愿者、人防應急通訊志愿者、無償獻血志愿者等志愿者群體的優(yōu)秀代表。長達20天的連續(xù)報道后,100名優(yōu)秀志愿者名單出爐,晚報記者將100份新春禮包送到志愿者手中。

        市環(huán)保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唐在林告訴晚報記者,從事環(huán)保志愿工作已經16年了,還是第一次接受來自社會和媒體的“送禮”?!拔覀円呀浟晳T了付出,習慣了給予,這一次的社會關愛給我們極大溫暖,大家特別感動。”

        2016年春節(jié)過后,大連晚報邀請10位最佳志愿者座談,深情回憶他們參與志愿服務的心路歷程,對志愿服務過程中遭遇的問題提出看法,更寄望于政府、媒體加大宣傳扶持力度,進一步推進志愿服務的開展。

        “志愿者關愛行動”是大連晚報對全市優(yōu)秀志愿者個人及團體的一次系統(tǒng)梳理與展示,盤點了大連志愿服務工作的成績,深入探索了大愛之城精神之基的所在;另一方面也貫徹和體現(xiàn)了新聞戰(zhàn)線“走轉改”精神,對于所有參與記者來說,可謂一次心靈的洗禮。

        最美大連人,常態(tài)欄目打造美德名片

        在大連,“好人好報,晚報情懷”8個字家喻戶曉,這既是大連晚報的自我定位,也是幾百萬大連人對于大連晚報的評價與期許。2016年春節(jié)過后,作為“大愛大連”、“最美家鄉(xiāng)人”評選、“關愛志愿者行動”等專版專欄專題活動的日常版——“走基層·發(fā)現(xiàn)最美家鄉(xiāng)人”正式開欄。這是一個常態(tài)性欄目。一方面是為了繼續(xù)深入貫徹新聞戰(zhàn)線“走轉改”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長年堅持報道社會正能量新聞,打造文明城的美德名片。

        與專欄同時推出的,是一篇重磅報道——大連晚報首席攝影記者、遼寧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58歲的李傳報堅持多年除夕夜走基層,與公交人一起度過了20個大年夜。

        這是大連晚報首次以大版面報道自己的員工,李傳報承擔得起如此重磅報道——在大連的很多基層單位、街道里巷、工廠鄉(xiāng)村,他都是大家的熟人、朋友,人們親切地稱他“報哥”。

        報哥眾多的朋友中,公交戰(zhàn)線上的兄弟最多,調度員、司機師傅,提起他,都能講上不少故事。事實上,從成為新聞記者那年起,除了中間有3年回山東老家過年,其余的20年除夕夜(算上2017年,已經是21個除夕夜了),報哥都是與公交職工一起度過的。他的相機記錄了無數(shù)除夕夜的末班車,定格了無數(shù)公交戰(zhàn)線普通職工的身影,也見證了大連百年公交史五分之一的光陰。所以,在“發(fā)現(xiàn)最美大連人”開欄之際,我們“發(fā)現(xiàn)”的首位“最美”,就是大連晚報記者。

        此欄開設的第二天,正好趕上一場堪比2007年正月十五“風暴潮”的惡劣天氣,雨雪大風突襲,城市啟動應急預案。一個細節(jié)引發(fā)網友接力轉發(fā)和一致點贊:一位交警一直在高新區(qū)路口幫忙推車,最后甚至累得跪在地上,網友看到之后拍攝下來發(fā)布到網絡上。有網友特別發(fā)起“接力轉發(fā),我見證,我傳遞,贊頌冰雪中的堅守者”的活動。大家紛紛為“可愛的人”點贊。

        晚報記者對這一正能量事件的報道發(fā)表在“發(fā)現(xiàn)最美家鄉(xiāng)人”欄目中,并在第二天進行了跟蹤采訪,把交警跪地推車的更多細節(jié)——3名交警推了70多輛車,累得跪在地上扒機關蓋和車轱轆下的冰雪等內容展示出來。同時還發(fā)掘了另一件感人故事:旅順一位執(zhí)勤交警工作中被大風吹得險些摔進路邊排水溝,在抱住樹木固定身體的同時還不忘疏導交通……風雪中正能量的場景讓全體大連人發(fā)現(xiàn)了“最美”,很好地樹立了警察的群體形象,在特殊惡劣天氣里傳播了溫暖和正能量。

        從2016年2月到現(xiàn)在,這一欄目已經“發(fā)現(xiàn)”了超過40位“最美”,多數(shù)為以前從未報道過的“新人”。其中包括六旬孝子悉心照料癱瘓父母十年,雷鋒日的優(yōu)秀志愿者群像、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守護大連“水碗”24年的環(huán)保志愿者、曾一人同時照顧40余老人16名孤兒的敬老院服務員、街道熱心專干服務社區(qū)百姓、在蘆山地震3周年時重返災區(qū)的熱心小伙等人物,他們的善舉平凡而又高尚,傳遞著溫暖,又體現(xiàn)了城市的精神內核。

        作為常態(tài)性欄目,“最美大連人”在大連晚報上的出場頻率較高,引導了積極向善、陽光向上的社會氛圍。

        大連是一座大愛之城,雖然城市體量并不大,卻具有善良包容、果敢仗義的氣質。大連是連續(xù)四屆的全國文明城,僅注冊義工就有67萬之眾,環(huán)保志愿者也有6萬余人,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公益精神極具普遍性。目前,“尋找最美大連人”已經成為全市各媒體均開設的常態(tài)性欄目,對于弘揚社會正氣,鼓勵見義勇為,褒獎凡人善舉,打造愛心城市的美德名片起到了重要的輿論引導、氣氛營造作用,也體現(xiàn)了媒體的責任擔當。

        猜你喜歡
        晚報助學愛心
        愛心樹(下)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報新聞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06
        為愛奔跑 愛心滿滿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5
        愛心
        晚報如何做到“主流、好看、有用”——以《江南晚報》為例
        新聞愛好者(2016年3期)2016-12-01 06:04:31
        關愛·幫扶·助學
        中國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愛心熊
        為助學一諾千金
        中國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
        郭萬里“三幫”助學子
        中國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0
        精耕本土新聞:地市晚報自強的法寶——《上饒晚報》探索與實踐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7:56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日韩自慰喷水白浆| 免费毛片性天堂| 天天中文字幕av天天爽| 精品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不| 人妻 偷拍 无码 中文字幕| 国产熟女高潮视频| 精品国产看高清国产毛片| 丰满人妻无套中出中文字幕 | 青青草久热手机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女优视频| 97久久综合区小说区图片区|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 日本丰满少妇高潮呻吟| 极品尤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人人爽亚洲aⅴ人人爽av人人片|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1|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色二av手机版在线| 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 性猛交ⅹxxx富婆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久久久久欧洲AV成人无码国产 | 国产欧美精品aaaaaa片|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国产chinese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最新AV在线播放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夜夜性无码| 色八区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美腿丝袜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