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國圣
楊文安是個下棋的好手,這在方圓幾百里無人不曉。楊文安自鳴得意,在棋室的門楣上掛一塊匾額,赫然寫著三個大字:將不動。將不動就牛了,揚文安棋盤上的將是用釘子釘著的,意為沒人能將到他的軍!
一日,一男童跨進門來,要與楊文安對弈一盤,楊文安不屑:小毛孩到外面玩泥巴去,男童不依不饒,楊文安便在棋盤前坐下,幾個回合下來,男童突然起身不告而別。楊文安背后罵道: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東西。
翌日,男孩又跨進門來,擺開架勢要與楊文安再弈一局,楊文安滿心不快:去去去……沒料男孩已抓起炮擺了個炮二平五,楊文安看男孩倔強,便有心戲弄他一下,出了個卒五進一,下著下著,楊文安突然大汗淋漓,男童卻不緊不慢地從褲兜里掏出一把小鐵鉗,口稱先生莫急,我來幫你把那釘子拔了。
后來楊文安對男童作揖:為何昨日不贏我?男童憨憨一笑,昨天忘帶鐵鉗了。
(選自《百花園——小小說原創(chuàng)版》)
文章通過小男孩第一次下棋中途“突然起身不告而別”這一情節(jié),既留下了懸念,又為下文埋下伏筆,可謂一個情節(jié)兩個用處。作者用筆之妙,妙在從容不迫,不露痕跡。
真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能夠“將得動”他的“釘住的將”的人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孩童。在立意時,作者通過豐富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深化文本的中心,體現(xiàn)出作者的感情的方法來使立意新穎。結(jié)尾處,更顯深意,諷刺意味更深,真正讓“好手”難堪的其實是自己的傲慢心理。